(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羊水破膜针。
(二)
背景技术:
人工破膜取羊水来观察清浊程度,目的是为了证明宫内是否缺氧。目前,产科临床在进行人工破膜时,尚无专用器械,需要用针头或血管钳进行,针头用于人工破膜时,需要夹持在食指和中指之间进入阴道,其稳定性较差,准确性不高,当宫口小于3cm时则无法进行操作。血管钳用于人工破膜时,因血管钳长度有限,钳顶较炖,需夹住胎膜撕破,这样无法控制破口大小,一次性成功率低。针对以上情况,我科设计了一种新型羊水破膜针。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方便实用、省时省力、破膜准确、安全高效、破口大小可控的羊水破膜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羊水破膜针,包括一圆柱形的中空设置的涡轮壳体,在涡轮壳体内部空腔中设有一涡轮,在涡轮的圆心处设有一与涡轮垂直设置的立柱,立柱的顶端穿过涡轮壳体设置,在立柱的顶端设有一水平设置的摇杆;在涡轮壳体的顶端设有一中空设置的两端开口的筒体,筒体与涡轮壳体的内部空腔相连通,在筒体的顶端中央设有一破膜针,破膜针的四周通过若干根连杆与筒体的内壁固连;在涡轮壳体的底端设有一中空设置的两端开口的管体,管体与涡轮壳体的内部空腔相连通,在管体的底端设有一中空设置的集液瓶,管体与集液瓶的内部空腔相连通。
所述涡轮壳体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
所述涡轮由塑料材料制成。
所述立柱由塑料材料制成,立柱的底端通过粘接剂粘接在涡轮的圆心处。
所述摇杆由塑料材料制成,摇杆的一端通过粘接剂与立柱的顶端粘接固连。
所述筒体由塑料材料制成,筒体的底端通过粘接剂粘接在涡轮壳体上。
所述破膜针由塑料材料制成。
所述连杆由塑料材料制成,连杆的一端通过粘接剂与破膜针粘接固连,另一端通过粘接剂与筒体的内壁粘接固连。
所述管体由塑料材料制成,管体的顶端通过粘剂与涡轮壳体粘接固连,底端通过粘接剂与集液瓶粘接固连。
所述集液瓶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羊水破膜针,结构合理,方便实用,省时省力,破膜准确,安全高效,破口大小可控,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a-a向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涡轮壳体,2涡轮,3立柱,4摇杆,5筒体,6破膜针,7连杆,8管体,9集液瓶。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图3中所示,该实施例包括一圆柱形的中空设置的涡轮壳体1,在涡轮壳体1内部空腔中设有一涡轮2,在涡轮2的圆心处设有一与涡轮2垂直设置的立柱3,立柱3的顶端穿过涡轮壳体1设置,在立柱3的顶端设有一水平设置的摇杆4;在涡轮壳体1的顶端设有一中空设置的两端开口的筒体5,筒体5与涡轮壳体1的内部空腔相连通,在筒体5的顶端中央设有一破膜针6,破膜针6的四周通过若干根连杆7与筒体5的内壁固连;在涡轮壳体1的底端设有一中空设置的两端开口的管体8,管体8与涡轮壳体1的内部空腔相连通,在管体8的底端设有一中空设置的集液瓶9,管体8与集液瓶9的内部空腔相连通。
所述涡轮壳体1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
所述涡轮2由塑料材料制成。
所述立柱3由塑料材料制成,立柱3的底端通过粘接剂粘接在涡轮2的圆心处。
所述摇杆4由塑料材料制成,摇杆4的一端通过粘接剂与立柱3的顶端粘接固连。
所述筒体5由塑料材料制成,筒体5的底端通过粘接剂粘接在涡轮壳体1上。
所述破膜针6由塑料材料制成。
所述连杆7由塑料材料制成,连杆7的一端通过粘接剂与破膜针6粘接固连,另一端通过粘接剂与筒体5的内壁粘接固连。
所述管体8由塑料材料制成,管体8的顶端通过粘剂与涡轮壳体1粘接固连,底端通过粘接剂与集液瓶9粘接固连。
所述集液瓶9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
使用时,对本发明进行消毒,孕妇取膀胱结石位,用扩阴棒进行阴道扩张,然后将本发明插入孕妇阴道内,医生用手握住涡轮壳体1,拇指放在摇杆4上,用破膜针6刺破胎膜后,用拇指转动摇杆4,摇杆4带动立柱3旋转,立柱3带动涡轮2旋转,羊水从连杆7之间的缝隙流入筒体5内,再沿着筒体5流入到涡轮壳体1内,最后从涡轮壳体1经管体8流入到集液瓶9中,医生将本发明拔出后可以观察集液瓶9内羊水的清浊程度。
该羊水破膜针6,结构合理,方便实用,省时省力,破膜准确,安全高效,破口大小可控,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