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肾虚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68708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肾虚的中药,还涉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肾虚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肾虚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肾阴虚,肾阳虚。肾虚的症状:肾阳虚的症状为腰酸、四肢发冷、畏寒,甚至还有水肿,为“寒”的症状,性功能不好也会导致肾阳虚;肾阴虚的症状为“热”,主要有腰酸、燥热、盗汗、虚汗、头晕、耳鸣等。现代科学证明,当人发生肾虚时,无论肾阴虚还是肾阳虚,都会导致人的免疫能力的降低,有更多的证据表明,肾虚发生时,肾脏的免疫能力降低,而肾脏的微循环系统亦会发生阻塞,肾络呈现不通。所以对于肾虚的治疗应防治结合。男性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劳;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重者夏天肾脏也凉)、身体发沉;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萎软;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易患前列腺炎等;小便清长、余沥不尽、尿少或夜尿频多;听力下降或耳鸣;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自汗;易患腰痛、关节痛等;易患骨质疏松症、颈椎病、腰椎病等;虚喘气短、咳喘痰鸣;五更腹泻,或者便秘;身浮肿,腰以下尤甚,下肢水肿;小腹牵引睾丸坠胀疼痛,或阴囊收缩,遇寒则甚,遇热则缓;须发易脱落、早白;形体虚胖或羸瘦;反映在面部则色青白无光或黧黑。中医认为,肾虚多为长期积累成疾,切不可以用急于求成而用大补之药进补,或者用成份不明的补肾壮阳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肾虚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肾虚的中药,由以下原料制备而得:金钟茵陈20-30克、川槿皮15-40克、熟地黄20-30克、白芨15-30克,白果10-30克、牛膝10-30克、丹参10-30克、黄药子10-30克、槐花10-30克、木贼10-30克、夜明砂10-30克。

其最佳重量配比为:金钟茵陈25克、川槿皮30克、熟地黄25克、白芨22克,白果25克、牛膝22克、丹参20克、黄药子30克、槐花25克、木贼25克、夜明砂20克。

金钟茵陈:味苦,性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祛瘀止痛。主湿热黄疸,肠炎痢疾,小便淋浊,痈疽丹毒,尿血,便血,外伤出血,痛经,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关节炎。

川槿皮:辛、苦、温。活血理气,祛风活络止痛。用于胃痛,腹痛,痛经,关节疼痛,跌扑损伤等。

熟地黄:味甘,性温。归肝,肾经。补血滋润,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不止,肝肾阴亏,潮热盗汗,遗精阳痿,不育不孕,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头目昏花,须发早白,消渴,便秘,肾虚喘促。

白芨:味苦、甘、涩,性寒,归肺、肝、胃经。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用于内外出血诸证及痈肿,烫伤,手足皲裂,肛裂等。

白果:味甘,微苦、涩,性温,有小毒。敛肺气,定痰喘,止带浊,止泻泄,解毒,缩小便,主治哮喘痰嗽,带下白浊,小便频数,遗尿等。

牛膝:苦、甘、酸,平。归肝、肾经。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用于经闭,痛经,腰膝酸痛,筋骨无力,淋证,水肿,头痛,眩晕,牙痛,日疮,吐血,衄血。

丹参:味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黄药子:味苦、辛,性凉。归肝、胃、心、肺经。解毒消肿,化痰散结,凉血止血。用于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咽喉肿痛,吐血,咯血,百日咳,癌肿,外用治疮疖。

槐花:苦,微寒。归肝、大肠经。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木贼:甘、苦,平。归肺、肝、胆经。疏风散热,解肌,退翳。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血痢,脱肝,疟疾,喉痛,痈肿。

夜明砂:味辛、微苦,性寒,归肝经。具有清热明目退翳,散瘀消积除疳的功效,主治目赤肿痛,雀目,内外翳障,小儿疳积,泻痢,积聚,瘰疠,痈肿,疟疾。

一种治疗肾虚的中药的制备方法:按配方称取药材,将称取的药材混合均匀,接着将药材洗净、切碎后烘干至含水量小于1%,然后进行研磨,采用80目的筛子进行过筛,将得到的混合物放入棉布袋中大火蒸煮40分钟后,再用小火蒸煮20分钟,用纱布过滤,得到滤液即可。

本发明以金钟茵陈、川槿皮、熟地黄、白芨、白果、牛膝、丹参、黄药子、槐花、木贼、夜明砂为主要成分,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行气止痛、补肝肾、滋五脏、益精血、润肠燥、温中降逆、补肾助阳、滋阴补血、益精填髓、补肾壮阳、生精益血、补髓健骨、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消肿化脓、散淤通络、通经下乳、活血镇痛、散瘀止血、消肿定痛、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肾虚的中药,包括以下原料制备得到:金钟茵陈25克、川槿皮30克、熟地黄25克、白芨22克,白果25克、牛膝22克、丹参20克、黄药子30克、槐花25克、木贼25克、夜明砂20克。

制备方法:按配方称取药材,将称取的药材混合均匀,接着将药材洗净、切碎后烘干至含水量小于1%,然后进行研磨,采用80目的筛子进行过筛,将得到的混合物放入棉布袋中大火蒸煮40分钟后,再用小火蒸煮20分钟,用纱布过滤,得到滤液即可。

实施例2:一种治疗肾虚的中药,包括以下原料制备得到:金钟茵陈22克、川槿皮25克、熟地黄20克、白芨15克,白果15克、牛膝20克、丹参22克、黄药子22克、槐花22克、木贼22克、夜明砂25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一种治疗肾虚的中药,包括以下原料制备得到:金钟茵陈20克、川槿皮20克、熟地黄25克、白芨20克,白果20克、牛膝20克、丹参15克、黄药子20克、槐花20克、木贼15克、夜明砂25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效果:上述药物的有效组合,互相协调,可以有效达到治疗肾虚之目的,且副作用较少。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肾虚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金钟茵陈25克、川槿皮30克、熟地黄25克、白芨22克,白果25克、牛膝22克、丹参20克、黄药子30克、槐花25克、木贼25克、夜明砂20克。按配方称取药材,将称取的药材混合均匀,接着将药材洗净、切碎后烘干至含水量小于1%,然后进行研磨,采用80目的筛子进行过筛,将得到的混合物放入棉布袋中大火蒸煮40分钟后,再用小火蒸煮20分钟,用纱布过滤,得到滤液即可,本发明公开的治疗中暑的中药具有温肺化饮、升阳止泻、行气止痛、补肝肾、滋五脏、益精血、润肠燥、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功效,对中暑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无复发。

技术研发人员:沈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丹
技术研发日:2017.06.24
技术公布日:2017.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