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祛火排毒功效的药剂及其药物配方和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25216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祛火排毒功效的药剂及其药物配方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火为阳邪,其性炎上,易伤津耗气,易生风动血,易发痈疡。“上火”是人体各器官不协调造成的,医学上称之为应激性疾病。人体在不能保持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生理机能失调而导致代谢毒素不能及时排出,长期积累成火毒,引发“上火”症状,主要表现为:风热感冒、发烧、口舌生疮、咽喉肿痛、中暑、失眠等。目前,失眠上针对多种因火毒引起的疾病的疗效较差。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祛火排毒功效的药物配方和药剂,该药物配方以四方藤、一支香和鱼腥草为君药,具有很好的祛火排毒、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治疗各种因火毒所致的疾病,起效快、副作用小。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祛火排毒功效的药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能够较大程度的避免药效成分被破坏。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祛火排毒功效的药物配方,该药物配方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四方藤35~45份、一支香30~38份、鱼腥草30~37份、笔草15~20份、灯笼草25~30份、猫须草25~30份、车前草25~30份、以及一点红15~20份。一种具有祛火排毒功效的药剂,该药剂由上述药物配方制得。一种具有祛火排毒功效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药物配方中的草药混合,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公开内容提供的这种具有祛火排毒功效的药物配方和药剂,以四方藤、一支香和鱼腥草为君药,发挥祛火解毒的功效;辅之以笔草、灯笼草、猫须草、车前草和一点红,相互制约、扶正祛邪、祛除火毒,调节患者五脏六腑的功能,纠正因阳气偏盛所致的病理状态,能够治疗各种因火毒所致的疾病,起效快、副作用小。本公开内容提供的这种药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能够较大程度的避免药效成分被破坏,保留了药剂中有效物质的含量,从而保证药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具有祛火排毒功效的药物配方,该药物配方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四方藤35~45份、一支香30~38份、鱼腥草30~37份、笔草15~20份、灯笼草25~30份、猫须草25~30份、车前草25~30份、以及一点红15~20份。进一步的,按重量份数计,四方藤37~43份、一支香32~37份、鱼腥草32~36份、笔草16~19份、灯笼草26~28份、猫须草26~28份、车前草26~29份、以及一点红16~19份。进一步的,按重量份数计,四方藤39~41份、一支香33~35份、鱼腥草32~35份、笔草16~18份、灯笼草26~28份、猫须草26~28份、车前草26~28份、以及一点红16~18份。更为具体的,按重量份数计,四方藤40份、一支香34份、鱼腥草34份、笔草17份、灯笼草27份、猫须草27份、车前草27份、以及一点红17份。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具有祛火排毒功效的药物配方,以四方藤、一支香和鱼腥草为君药,发挥祛火解毒的功效。其中,四方藤,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的功能;一支香,具有养阴清肺、祛瘀止血的功能。这两味药材单独使用时,应用范围有限,将二者配伍使用,能够使其具有突出的祛火解毒的功效。同时,鱼腥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能,与之相互配伍,能够进一步的增强四方藤和一支香的祛火解毒的功效。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具有祛火排毒功效的药物配方,辅之以笔草、灯笼草、猫须草、车前草和一点红,相互制约、扶正祛邪、祛除火毒。其中,笔草,具有清热、利水的功效,在此处与鱼腥草配伍使用,利水作用增强,从而有效避免了该药物配方可能出现的利水不足的弊病。车前草具有利尿、清热、明目、祛痰的功效,其对泌尿系统的疾病有较为显著的疗效。灯笼草具有清肝明目、散结解毒的功效,其对呼吸道疾病由很强的针对性,比如对咽喉肿痛、咽炎等疾病。猫须草,具有清热祛湿、排石利水的功效,这味药材的加入,使得该药物配方对预防和治疗结石有很好的疗效。一点红,又叫红背叶,具有清热、利水、凉血、解毒的功效,对于系统感染、咽喉炎和毒疮有较好的疗效。由此可见,该药物配方通过这八种草药的相互配伍,能够调节患者五脏六腑的功能,纠正因阳气偏盛所致的病理状态,从而治疗各种因火毒所致的疾病,起效快、副作用小。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具有祛火排毒功效的药剂,该药剂是由上述药物配方制得的。该药剂具有很好的祛火排毒、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治疗各种因火毒所致的疾病,比如风热感冒、炎症、发烧、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咽炎、中暑、失眠、空调病等,起效快、副作用小。此外,发明人在多年的用药实践中发现,该药剂还具有降胃火、通便的功效,其在冬天饮用可祛除寒气,且对肿瘤以及各种炎症均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进一步的,该药剂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汤剂、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粉剂和颗粒剂中的任意一种。这些剂型均为中成药中常用的剂型,其可以以上述药物配方为基础,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方法来制备。优选的,该药剂为颗粒剂,方便携带和服用。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具有祛火排毒功效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所述药物配方中的草药混合,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进一步的,该溶剂提取法包括但不限于:煎煮法、渗漉法、加热回流提取法和浸泡法中的任意一种。采用溶剂提取法对上述药材进行提取时,所用的提取溶液包括水、乙醇-水混合溶液、甲醇-水的混合溶液、和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可选择的,溶剂提取法为加热回流提取法,所述加热回流提取法中的提取溶剂为体积分数为60~80%的乙醇溶液。这些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易溶于体积分数为60~80%的乙醇溶液,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进行提取,方法简单、便于控制。可选择的,加热回流提取法的加热温度为70~80℃、或者为74~76℃,或者为75℃。可选择的,加热回流提取法的提取时间为1.5~2.5h,或者为1.8~2.3h,或者为2h。可选的,在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之前,还包括将药物配方中的各药材干燥粉碎至4~20目,或者为6~14目,或者为8~12目,或者为10目。在对药物配方中的药材进行提取前,先将药材粉碎至细粉状,有利于提高药效物质的溶出率,提高提取效率,以进一步保证该药剂的药效。这种药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能够较大程度的避免药效成分被破坏,保留了药剂中有效物质的含量,从而保证药效。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祛火排毒功效的药剂,该药剂是由下述药物配方制得:四方藤45g、一支香38g、鱼腥草30g、笔草20g、灯笼草30g、猫须草25g、车前草25g、以及一点红20g。该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药物配方中的草药混合,采用煎煮法进行提取,即煎煮两次,每次加入草药总量8倍量的水,加热煎煮,待煮沸后保持微沸30min,过滤,合并煎煮所得的滤液,即得汤剂。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祛火排毒功效的药剂,该药剂是由下述药物配方制得:四方藤43g、一支香32g、鱼腥草36g、笔草16g、灯笼草26g、猫须草26g、车前草26g、以及一点红19g。该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药物配方中的草药混合,并与草药总量10倍量的水混合,浸泡40min后,采用煎煮法进行提取,即煎煮两次,每次待煮沸后保持微沸20min,过滤,合并煎煮所得的滤液,即得汤剂。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祛火排毒功效的药剂,该药剂是由下述药物配方制得:四方藤41g、一支香33g、鱼腥草35g、笔草18g、灯笼草26g、猫须草28g、车前草28g、以及一点红16g。该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药物配方中的各草药干燥粉碎至20目后,混合,以60%的乙醇为提取溶液,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提取,加热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1.5h,提取后,过滤,将药渣按照同法再次提取;合并两次提取所得的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后,即得。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祛火排毒功效的药剂,该药剂是由下述药物配方制得:四方藤40g、一支香34g、鱼腥草34g、笔草17g、灯笼草27g、猫须草27g、车前草27g、以及一点红17g。该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药物配方中的各草药干燥粉碎至4目后,混合,以70%的乙醇为提取溶液,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提取,加热温度为75℃、提取时间为2h,提取后,过滤,将药渣按照同法再次提取;合并两次提取所得的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后,即得。实施例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祛火排毒功效的药剂,该药剂是由下述药物配方制得:四方藤39g、一支香35g、鱼腥草32g、笔草16g、灯笼草28g、猫须草26g、车前草26g、以及一点红18g。该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药物配方中的各草药干燥粉碎至10目后,混合,以70%的乙醇为提取溶液,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提取,加热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2.5h,提取后,过滤,将药渣按照同法再次提取;合并两次提取所得的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后,即得。实施例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祛火排毒功效的药剂,该药剂是由下述药物配方制得:四方藤43g、一支香37g、鱼腥草32g、笔草19g、灯笼草28g、猫须草28g、车前草29g、以及一点红16g。该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药物配方中的各草药干燥粉碎至10目后,混合,以70%的乙醇为提取溶液,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提取,加热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2.5h。提取后,过滤,将药渣按照同法再次提取;合并两次提取所得的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即得。实施例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祛火排毒功效的药剂,该药剂是由下述药物配方制得:四方藤35g、一支香30g、鱼腥草37g、笔草15g、灯笼草25g、猫须草30g、车前草30g、以及一点红15g。该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药物配方中的各草药干燥粉碎至10目后,混合,以60%的甲醇为提取溶液,采用渗漉法提取6h,过滤,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后,即得。实验例下面结合临床试验对本发明实施例1~7提供的药剂在改善高烧症状方面的效果进行评价。一、试验方案1.病例选择:本组病例均为因上火、炎症所致的高烧患者,且患者的体温均大于39℃,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年龄5-62岁,平均37岁。随机分为8组,每组各20例,其中实验组为第1~7组,对照组为第8组。这8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案:第1~5组(实验组)患者分别施用实施例1~7所提供的药剂,每日服用三次,每次服用的药量为2.5g药材/kg体重。第7组患者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每日服用三次,每次服用0.4g。观察并记录服药1天后观察病情,并按照“效果显著”、“有效”、“无效”、“恶化”这四个等级来对该药剂的治疗作用进行评价。3.临床评价标准:效果显著:施药后6h后,体温恢复正常,伴随的头晕、鼻塞等感冒症状消失。有效:施药后6h后,体温降至38℃以下,伴随的头晕、鼻塞等感冒症状减轻,继续服药12h后,体温恢复正常。无效:施药1天后,体温不变,依然维持在39℃以上,且其它症状没有得到缓解。恶化:施药1天后,体温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且其它症状加重。二、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临床试验结果项目效果显著(例)有效(例)无效(例)恶化(例)实施例116400实施例217300实施例317300实施例419100实施例518200实施例617300实施例716400对照组21440由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这种药剂,对因上火、炎症所致的高烧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主要表现在:在施用该药剂之后,绝大多数的患者在施药6h后,体温恢复正常,伴随的头晕、鼻塞等感冒症状消失;而只有少部分患者,在施药6h后,体温降至38℃以下,伴随的头晕、鼻塞等感冒症状减轻,继续服药12h后,患者身体状况可恢复至正常。相比于对照组(对乙酰氨基酚),本发明实施例1~7提供的这种药剂的退烧效果显著。典型病例:病例一李某,男,6岁,高烧39℃,已持续两天,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退烧药均无效,在医院输液也无效,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汤剂2h后,体温恢复正常。病例二张某,难,15岁,外感风邪,长年怕风吹,体弱,连续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汤剂一周后,身体机能恢复正常。病例三田某,男,40岁,火毒攻心,口舌生疮,失眠易怒,神思困倦。患者口述已连续失眠一个多月,连续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汤剂3天后,入睡快、且睡眠质量高。病例四王某,女,34岁,重感冒患者,症见:发烧、流鼻涕、头晕。连续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汤剂2天后,感冒症状消失,身体状态恢复正常。病例五赵某,女,42岁,咽喉发炎,已出现化脓症状,医院医生建议刺针取脓。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汤剂1天后,脓包破裂,脓液排出;继续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汤剂2天后,咽喉发炎症状消失。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