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6266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分娩衣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娩衣,属于一种一次性分娩用卫生材料。



背景技术:

孕妇分娩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羊水外排,也可能会有出血问题。目前的方式都是采用容器接住羊水或出血。但是该种分式会在手术台上留下大量的羊水或血液,而且羊水与血液下流的过程会迸溅到容器的外部,进而迸溅到医疗人员的腿上或脚上。这极大影响了医疗人员的救治心情,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对于羊水与血液的收集,也需要判断孕产妇相应的出血情况,并根据出血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对孕产妇及时输血治疗,以往的判断方式是目测,没有较为科学的方式来收集并判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娩衣,解决孕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的羊水或血液收集中迸溅问题,同时也能对孕妇做出出血判断,以及时确定孕妇安全状况及时实施治疗手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分娩衣,包括敷设在孕妇腰部及臀部位置下方的上部垫片,上部垫片的两侧设有对称延伸的腹部挡片,上部垫片的上部边缘设有高-cm的防水壁,上部垫片的下端边缘两侧分别设有裤腿,裤腿之间设有下部垫片,下部垫片与上部垫片的下部边缘和两侧裤腿间组成一体结构,其连接位置的边缘防水,下部垫片的中部设有医用护理垫,下部垫片的边缘设有高-cm的挡水凸起。

作为优选,挡水凸起与裤腿的下口边缘内侧相连,挡水凸起和两侧裤腿组成一个内凹的吸液区。

作为优选,所述挡水凸起的中部位置联有引流管,引流管的下部设引流袋,引流袋上设有刻度。

作为优选,所述上部垫片、下部垫片分为两层,上层为吸水层,下层为防水层。

作为优选,所述下层垫片上设有两层医用护理垫,下层医用护理垫大于上层医用护理垫。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下层吸水层的尺寸为*cm,下层吸水层的尺寸为*cm。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将孕妇生产过程中的羊水与血液进行收集,避免溅落,并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状况对治疗情况提供依据,提高了医生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发明中的医用护理垫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上部垫片,2、腹部挡片,3、裤腿,4、下部垫片,5、挡水凸起,6、医用护理垫,7、防水壁,8、吸水层,9、防水层,10引流管,11引流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孕妇生产的辅助一次性医疗器械,用于收集孕妇生产中的羊水及血液,避免迸溅,并根据收集情况对孕产妇及时确定治疗手段。

本发明的结构,分娩衣,包括敷设在孕妇腰部及臀部位置下方的上部垫片1,上部垫片1的两侧设有对称延伸的腹部挡片2,上部垫片1的上部边缘设有高3-5cm的防水壁。能够有效阻隔羊水或血液向上流动,造成浸湿产妇衣服,造成污染。

上部垫片1的下端边缘两侧分别设有裤腿3,裤腿3之间设有下部垫片4,下部垫片4与上部垫片1的下部边缘和两侧裤腿3间组成一体结构,其连接位置的边缘防水,下部垫片4的中部设有医用护理垫6,下部垫片4的边缘设有高5-10cm的挡水凸起。

挡水凸起与裤腿3的下口边缘内侧相连,。挡水凸起5、两侧裤腿及孕产妇的臀部位置组成一个内凹的吸液区。羊水或血液会在吸液区汇集,由于下部垫片及裤腿具有防水效果,因而能够避免羊水或血液流到手术台下。

所述挡水凸起的中部位置联有引流管,引流管的下部设引流袋,引流袋上设有刻度。孕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羊水或血液在吸液区汇集通过引流管流入引流袋中。

所述上部垫片1、下部垫片4分为两层,上层为吸水层8,下层为防水层9。所述下层垫片上设有两层医用护理垫6,下层医用护理垫大于上层医用护理垫。所述下层医用护理垫的尺寸为80*80cm,上层医用护理垫的尺寸为60*60cm。医用护理垫为一种已有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其分为两层甚至多层,每层能够吸收羊水或血液中的一种,病以此将羊水和血液分离开并计量相应的重量。

也可以采用两层专用医用护理垫,下层医用护理垫大于上层医用护理垫。下层医用护理垫的尺寸为80*80cm,用于吸收血液,上层医用护理垫的尺寸为60*60cm,用于吸收羊水。测量中可直接取对应的吸液后的垫体称重。

本专利的优点在于:能够将孕妇生产过程中的羊水与血液进行收集,避免溅落,并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状况对治疗情况进行判断,提高了医生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效率。该装置的的上部腹部挡片用于挡住孕妇的腹部位置,提供无菌环境,避免对孕产妇腹部的污染。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娩衣,属于一种一次性分娩用卫生材料。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分娩衣,包括敷设在孕妇腰部及臀部位置下方的上部垫片,上部垫片的两侧设有对称延伸的腹部挡片,上部垫片的下端边缘两侧分别设有裤腿,裤腿之间设有下部垫片,下部垫片与上部垫片的下部边缘和两侧裤腿间组成一体结构,其连接位置的边缘防水,下部垫片的中部设有医用护理垫。

技术研发人员:孙芹;苏文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孙芹;苏文华
技术研发日:2017.06.26
技术公布日:2017.09.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