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护理垫。
背景技术:
长期卧床的病人在侧卧位时两腿的相对内表面要接触,这样就造成肌肤摩擦,长时间摩擦可能会使腿的相对内侧部产生褥疮,而且病人平躺时两脚跟与床面接触,致使腿部也与床面接触,这样也可能会使腿的后侧产生褥疮;另外,病人平躺时胳膊也会与床面接触,这样也可能会使胳膊处产生褥疮。现有技术中,为降低病人产生褥疮的可能性,一般都是由医护人员协助患者频繁翻身,这样就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护理垫,该护理垫可以降低皮肤摩擦,提高透气性,降低褥疮产生的可能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由布片缝制而成的外罩,外罩内填充有海绵体,所述海绵体的上部设有容纳槽,外罩的上部与容纳槽对应向下凹;所述海绵体的侧部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内设有固定带;所述外罩上均布有多个透气孔。
所述外罩的侧部设有拉链部。
所述外罩上缝制有位于拉链部上部且能将拉链部覆盖的遮挡布片。
所述遮挡布片的中部设有空腔,该空腔内填充有海绵层。
所述固定带的两端部均黏贴在凹陷部的内壁上。
所述外罩上部密布有多个凸起部。
所述固定带由弹性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方案后的优点效果是:为避免患者侧卧位时腿部相对内表面之间摩擦,将固定带固定在人体腿部,并使外罩的另一侧面与相对另一侧的腿接触,即使两腿部之间被撑开,将本发明夹在两腿之间,形成透气的缝隙,这样就可以避免侧卧时腿部相对内表面产生褥疮。为避免患者平躺时腿的后侧受到摩擦,将人体脚后跟放置到容纳槽内,这样就可以使腿部与床面分离,并形成透气的缝隙,另外相邻两凸起部之间也形成透气缝隙,这样既可以避免腿部产生褥疮,又可以避免脚后跟部产生褥疮。为避免患者平躺时胳膊处受到摩擦,将人体的胳膊肘处放置到容纳槽内,这样就可以使胳膊与床面分离,并形成透气的缝隙,另外相邻两凸起部之间也形成透气缝隙,这样既可以避免胳膊部产生褥疮,又可以避免胳膊肘处产生褥疮。另外,外罩上的透气孔可以提高外罩的透气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降低皮肤摩擦,提高透气性,降低褥疮产生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遮挡布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海绵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该护理垫包括由布片缝制而成的外罩1,外罩1上均布有多个透气孔11,透气孔11可以提高外罩1的透气性。外罩1的侧部设有拉链部12,拉链部12便于打开和关闭外罩1。外罩1上缝制有位于拉链部12上部且能将拉链部12覆盖的遮挡布片4,本实施例中遮挡布片4的中部设有空腔,该空腔内填充有海绵层40,外罩1与人体接触时海绵层40可以避免拉链使人体受伤。外罩1内填充有海绵体2,海绵体2的上部设有容纳槽21,外罩1的上部与容纳槽21对应向下凹,外罩1上部密布有多个凸起部13,本实施例中凸起部13设置在外罩1的下凹处,相邻两凸起部13之间形成透气缝隙。如图1-图2所示,海绵体2的侧部设有凹陷部22,凹陷部22内设有固定带3,本实施例中固定带3的两端部均黏贴在凹陷部22的内壁上。固定带3由弹性材料制成,使用时固定带3可以套装到人体腿部,固定带3不使用时可以放置到凹陷部22内放置。
使用方式:为避免患者侧卧位时腿部相对内表面之间摩擦,将固定带3固定在人体腿部,并使外罩1的另一侧面与相对另一侧的腿接触,即使两腿部之间被撑开,将本发明夹在两腿之间,形成透气的缝隙,这样就可以避免侧卧时腿部相对内表面产生褥疮。为避免患者平躺时腿的后侧受到摩擦,将人体脚后跟放置到容纳槽21内,这样就可以使腿部与床面分离,并形成透气的缝隙,另外相邻两凸起部13之间也形成透气缝隙,这样既可以避免腿部产生褥疮,又可以避免脚后跟部产生褥疮。为避免患者平躺时胳膊处受到摩擦,将人体的胳膊肘处放置到容纳槽21内,这样就可以使胳膊与床面分离,并形成透气的缝隙,另外相邻两凸起部13之间也形成透气缝隙,这样既可以避免胳膊部产生褥疮,又可以避免胳膊肘处产生褥疮。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