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验科用试管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9375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验科用试管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检验科用试管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检验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包括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血液学、体液学以及输血学等分支学科。每天承担包括病房、门急诊病人、各类体检以及科研的各种人体和动物标本的检测工作。检验科分组一般检验科按检查分组可分为:生化检查、免疫检查和微生物检查。

检验科是医院里比较重要的一个科室,也是其他众多科室的辅助科室。检验科每天需要做众多的检验,而试管是检验科常用的医疗器具,每天都会产生大量待清洗消毒的试管,目前医院对清洗后的试管缺少有效的消毒设备,传统的消毒方式比较复杂,消毒周期长,试管重合使用频次低,通常需要准备大量的试管,作为备用,大量的试管管理十分繁琐,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验科用试管消毒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验科用试管消毒装置,包括箱体和密封盖,箱体的顶端设有凹腔,箱体的顶端设有与凹腔相配合的密封盖,凹腔的底壁上均匀的设有若干试管槽孔,试管槽孔之间通过连通孔贯通连接,试管槽孔内放置有试管,密封盖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与试管相配合的灯座,灯座上设有与试管相配合的紫外线灯,密封盖内设有蓄电池,密封盖的顶端嵌设有电源接口,蓄电池分别与电源接口和所有的紫外线灯电连接,密封盖的顶端设有把手。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箱体是圆筒形结构设计。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凹腔是圆柱形腔。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凹腔的轴线与箱体的轴线重合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灯座与试管槽孔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把手的横截面是t形结构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密封盖上直接设置紫外线灯,并且紫外线灯可直接插入试管内,进行照射消毒,紫外线灯照射的灯管穿透试管内外,保证试管被完全消毒,且消毒效果显著,能有效的缩短试管消毒时间,提高试管的实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检验科用试管消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检验科用试管消毒装置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凹腔,3-密封盖,4-试管槽孔,5-连通孔,6-灯座,7-紫外线灯,8-蓄电池,9-电源接口,10-把手,11-试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检验科用试管消毒装置,包括箱体1和密封盖3,所述箱体1是圆筒形结构设计,箱体1的顶端设有凹腔2,凹腔2是圆柱形腔,凹腔2的轴线与箱体1的轴线重合在一起,箱体1的顶端设有与凹腔2相配合的密封盖3,所述凹腔2的底壁上均匀的设有若干试管槽孔4,所述试管槽孔4之间通过连通孔5贯通连接,试管槽孔4内放置有试管11,所述密封盖3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与试管11相配合的灯座6,所述灯座6上设有与试管11相配合的紫外线灯7,灯座6与试管槽孔4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述密封盖3内设有蓄电池8,密封盖3的顶端嵌设有电源接口9,所述蓄电池8分别与电源接口9和所有的紫外线灯7电连接,所述密封盖3的顶端设有把手10,所述把手10的横截面是t形结构设计。

本发明使用时,试管11放置在试管槽孔4内,然后盖上密封盖3,紫外线灯7插入试管11内,打开紫外线灯7,灯管照射试管11内,保证试管被完全消毒,且消毒效果显著。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验科用试管消毒装置,包括箱体和密封盖,箱体的顶端设有凹腔,箱体的顶端设有与凹腔相配合的密封盖,凹腔的底壁上均匀的设有若干试管槽孔,试管槽孔之间通过连通孔贯通连接,试管槽孔内放置有试管,密封盖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与试管相配合的灯座,灯座上设有与试管相配合的紫外线灯,密封盖内设有蓄电池,密封盖的顶端嵌设有电源接口,蓄电池分别与电源接口和所有的紫外线灯电连接,密封盖的顶端设有把手;本发明通过在密封盖上直接设置紫外线灯,并且紫外线灯可直接插入试管内,进行照射消毒,紫外线灯照射的灯管穿透试管内外,保证试管被完全消毒,且消毒效果显著,能有效的缩短试管消毒时间,提高试管的实用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爱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爱禄
技术研发日:2017.08.03
技术公布日:2017.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