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户外急救的救护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3511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户外急救的救护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户外救援工具,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户外急救的救护床。



背景技术: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他们之中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还小、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时候不可避免的,每次发生都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故灾害,例如大型火灾、房屋倒塌、工地塌陷等,也都会带来大量的人员伤亡,这些都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尽管我们不能很好的预测这些事故的发生,但在发生之后我们要很努力的救援。

当这些灾害发生之后,医院或者其他单位都会派出救援队现场救援,灾害现场是不能对伤者进行治疗的,所以需要将伤者运送到救援站,传统的运送都是采用担架或者救援床,只有一个救援床位,满足不了现场的需要,伤者过多的时候,会导致不能及时的救援,耽误了治疗时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户外急救的救护床,解决由于传统救援床只有一个救援床位而导致救援效率下降,一些伤者不能及时治疗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于户外急救的救护床,包括第一床位、第二床位、支撑装置,所述第二床位设置在第一床位内,所述第一床位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床位能够通过第一开口进出,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架,所述两个支撑架在第一床位的底面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支撑杆、滑动支撑杆、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床位的底面设有第二开口,所述滑动支撑杆穿过第二开口连接第二床位的底面,固定支撑杆连接第一床位的底面,第一连接杆连接滑动支撑杆和固定支撑杆的底端,所述第一连接杆为伸缩杆。

本救护床通过将第二床位拉出,第一连接杆拉伸,固定支撑杆支撑第一床位,滑动支撑杆支撑第二床位,为救护床增加一个床位,一次运送更多的伤者,同时没有运送量大的情况下将第二床位隐藏至第一床位内,保证救护床的正常使用,解决由于传统救援床只有一个救援床位而导致救援效率下降,一些伤者不能及时治疗的问题。

进一步的,还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第二连接杆和轮子,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数量为2根,其中一根第二连接杆连接两个支撑架的第一连接杆的左端,另一根第二连接杆连接两个支撑架的第一连接杆的右端,所述轮子的数量为4个,分别设置在两根第二连接杆的两端。通过救护床底部的支撑架和轮子之间的相互连接,保证了救护床的稳定性,同时移动运送伤员更加方便迅速。

进一步的,所述轮子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由于受难区地形可能比较复杂,救护床在运送伤员的时候需要不要改变方向,转动的轮子在更换方向时候更加迅速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包括管套和管芯,所述管套包括左右两部分,管芯设置在管套内,管芯设置在管套一侧内,拉动管套的一侧能将管芯从管芯另一侧拉出,管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装置。这种管套和管芯的结构更加稳定,限位装置保证不会将管芯拉出管套。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床位底面设置有滑轮,第一床位内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与第一开口垂直,第二床位的滑轮能在轨道上滑动,所述轨道靠近第一开口的末端设置有第二限位装置。滑轮与轨道的结合让床位的拉出更加流畅,限位装置保证第二床位不会超出第一床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便于户外急救的救护床,解决由于传统救援床只有一个救援床位而导致救援效率下降,一些伤者不能及时治疗的问题;

2、本发明一种便于户外急救的救护床,救护床的结构更加稳定,运送更加放心;

3、本发明一种便于户外急救的救护床,运送方便迅速,能轻易的转换运送方向。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

本技术:
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单床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双床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床位地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第一床位,2-第二床位,3-第一开口,4-固定支撑杆,5-滑动支撑杆,6-第一连接杆,7-第二开口,8-第二连接杆,9-轮子,10-管套,11-管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2、3、4所示,本发明一种便于户外急救的救护床,包括第一床位1、第二床位2、支撑装置,所述第二床位2设置在第一床位1内,所述第一床位1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开口3,第二床位2能够通过第一开口3进出,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架,所述两个支撑架在第一床位1的底面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支撑杆4、滑动支撑杆5、第一连接杆6,所述第一床位1的底面设有第二开口7,所述滑动支撑杆5穿过第二开口7连接第二床位2的底面,固定支撑杆5连接第一床位1的底面,第一连接杆6连接滑动支撑杆5和固定支撑杆4的底端,所述第一连接杆6为伸缩杆,所述轮子9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8,所述第一连接杆6包括管套10和管芯11,所述管套10包括左右两部分,管芯11设置在管套10内,能通过拉动管套10将管芯11,拉出,管119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装置,所述第二床位2底面设置有滑轮,第一床位1内设置有轨道,轨道与第一开口3垂直,第二床位2的滑轮能在轨道上滑动,所述轨道靠近第一开口的末端设置有第二限位装置。

本发明用于大型伤亡事故的现场抢救,现在伤者很多,救护床过少,很多伤者都需要快速抢救,此时通过手拉滑动支撑杆5将第二床位2拉出,拉到第二床位2上的滑轮碰到第一床位1上的第一限位装置为止,所示第一限位装置为一块挡板,第一连接杆6伴随第二床位2的拉出而拉伸,管套10拉出管芯11,直到碰到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第二限位装置为挡板,固定支撑杆4支撑第一床位,滑动支撑杆5支撑第二床位2,为救护床增加一个床位,第一床位1和第二床位均可运送至少一位伤者,一次运送更多的伤者,同时没有运送量大的情况下将第二床位隐藏至第一床位内,保证救护床的正常使用,解决由于传统救援床只有一个救援床位而导致救援效率下降,一些伤者不能及时治疗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户外救护工具,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户外急救的救护床,包括第一床位、第二床位、支撑装置,所述第二床位设置在第一床位内,所述第一床位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床位能够通过第一开口进出,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架,所述两个支撑架在第一床位的底面平行设置,支撑架包括固定支撑杆、滑动支撑杆、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床位的底面设有第二开口,滑动支撑杆穿过第二开口连接第二床位的底面,固定支撑杆连接第一床位的底面,第一连接杆连接滑动支撑杆和固定支撑杆的底端,所述第一连接杆为伸缩杆,解决由于传统救援床只有一个救援床位而导致救援效率下降,一些伤者不能及时治疗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何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康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17
技术公布日:2017.1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