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芪味通脉丹的中药丸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2235发布日期:2019-03-05 20:23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成药,尤其是一种芪味通脉丹的中药丸剂。



背景技术:

内经曰:“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痺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而神明心志,可见心在人体中的主要地位,它受邪而生病时,则出现胸中疼痛,胁部支满,胁下疼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侧疼痛,如果心痛心悸,胸闷气短,动侧更甚,畏寒肢厥凉,心阳衰竭,那就可怕了。心血不足,心阳虚衰,时间一长,心脉痺阻,瘀滞脉中,循环功能紊乱,心神脉络,心气心阳虚衰,而失去正常生理功能,而出现的心衰病理特征。而中医的芪味通脉丹回阳益气,助阳益阴,宁心除烦,温中补气,回阳救逆,温通脉络。



技术实现要素:

取:黄芪、人参、制附子、炙甘草、干姜、茯苓、五味子等7味中药经炮制后,精选干燥精碎过120目筛,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早中晚各一次,6g/次,温开水送服,每四周为一疗程。

本发明以回阳益气,助阳益阴,宁心除烦,温中补气,回阳救逆,温通脉络。方中:黄芪温阳补气,益气之功更显著;人参益气生津,安精神,定魂魄;附子、干姜回阳救逆;干姜、附子与人参合用回阳之中有益阴之效,益阴之中有助阳之功;茯苓健脾,宁心安神、炙甘草益气和中,与五味子和能酸甘化阴,调和诸药之能。从功效来说祖国医学对心脏的治疗功效显著,如现代医学治疗休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病等疗效确切。

经现代医学研究:本发明回阳益气,助阳益阴,宁心除烦,温中补气,回阳救逆,温通脉络。改善心脏冠脉流量,增强血液循环,治疗心阳不振(心衰),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病,内耳弦晕病等,消除血管疾病,恢复心脏正常生理功能疗效立杆见影。

1、对正常生理功能无影响,或甚微,无毒副作用。

2、作用是非特异的和广谱的。

3、有调节治疗四肢逆冷,脉微欲绝,现代医学用于心力衰竭,急性心脑血管病。

4、能对心衰(心阳不振)的病人有效急速改善症状体征,救阳益阴。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取:黄芪10g、人参3g、制附子5g、炙甘草6g、干姜5g、茯苓15g、五味子25g等7味中药精选干燥,对其中三味中药进行炮制后,进行粉碎过120目筛后,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早中晚各一次,6g/次,温开水送服,每三周为一疗程。

1、其特征在于对黄芪的炮制:炙黄芪,将炼蜜加适量沸水稀释后,加入黄芪中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取出放凉。每100kg黄芪用炼蜜25kg。

2、其特征在于对附子的炮制:淡附片,取盐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盐分漂尽,与甘草、黑豆加水共煮透心,至切中心口尝无麻舌感时,取出,除甘草、黑豆切薄片,晒干。

3、其特征在于对甘草的炮制:炙甘草,取净甘草片,加适量蜜,炒至黄色,至于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

4、包括上述炮制的3味中药共7味中药精选干燥,对其中三味中药进行炮制后,进行粉碎过120目筛后,水泛为丸,早中晚各一次,6g/次,温开水送服,每四周为一疗程。

本发明其临床观察200例服用一种芪味通脉丹的中药丸剂患者临床观察,即有近期疗效,亦见远期治愈的疗效共计180例,尚有16例明显好转,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7%。

典型病例:

刘某:女,53岁,2014年4月12日初诊,胸中疼痛,胁下疼痛,胸部闷胀,膺背间甲间痛,大汗出,呼吸急促,四肢厥冷,面色苍白,病情急,中医治则,温补阳气,振奋心阳,急服一种芪味通脉丹的中药丸剂,效速而心衰止,阳气恢复,继续服2个疗程,诸证消失而愈。

赵某:男,60岁,2015年3月10日初诊,胸中时而疼痛,两胁疼痛,两臂内痛,心悸气短,唇淡苔白,脉细弱,心血虚,合并心阳不振,中医治则,补气温阳,补心血,改善心脉血液不足,增加血液循环,速服一种芪味通脉丹的中药丸剂,经3个疗程,症状痊愈。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芪味通脉丹的中药丸剂,由:黄芪、人参、制附子、炙甘草、干姜、茯苓、五味子等7味中药组方配伍,本发明回阳益气,助阳益阴,宁心除烦,温中补气,回阳救逆,温通脉络。1、对正常生理功能无影响,或甚小,无毒副作用。2、作用是非特异的和广谱的。3、有调节治疗四肢逆冷,脉微欲绝,现代医学用于心力衰竭,急性心脑血管病。4、能对心衰(心阳不振)的病人有效急速改善症状体征,救阳益阴。

技术研发人员:徐定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定清
技术研发日:2017.08.21
技术公布日:2019.03.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