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杀菌止血的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46051发布日期:2019-04-09 20:30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杀菌止血的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烧伤、烫伤时常发生,造成各种深度不同的创面,并极易造成感染,导致各种并发症,因此用于该领域的有效的医用敷料的研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专利cn201510468248.5提出了一种杀菌止血的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分阶段的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处理羊膜并浸渍中药提取物,制备出一种有效的杀菌止血的医用敷料,然而该方法取材不易,成本较高,工艺较为复杂,对于伤口的消炎杀菌不够彻底,无法快速起到止血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杀菌止血的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

新型杀菌止血的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天然纱布和凡士林;

步骤二、将天然纱布浸泡在加热溶化好的凡士林中;

步骤三、再将天然纱布浸泡在中药提取物中,加热使浸泡温度在50~60℃,浸泡时间为2~6h;其中所述的中药提取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按以下质量份取中药药材,小米草8-10份、玄参3-5份、变豆菜8-10份、金银花6-8份、骨丹3-5份、沼泽疗伤草2-3份、大长春花2-5份、夏枯草4-6份、大黄3-5份、甘草1-3份、大蒜1-2份,先混合破壁处理,加水煎煮1-2小时,得到的煎煮液经纳滤后,得到中药精制液,然后加入医用酒精和水混合,调节溶液中酒精浓度为65-70%,并加热至60-70℃得到所述的中药提取物;

步骤四、将浸泡后的天然纱布进行冷却干燥处理;

步骤五、经过冷却干燥后的天然纱布进行包装、灭菌即可在常温下保存。

所述的中药提取物按以下质量份取中药药材,小米草10份、玄参3份、变豆菜10份、金银花6.5份、骨丹4份、沼泽疗伤草3份、大长春花5份、夏枯草4份、大黄3份、甘草1份、大蒜2份。

所述的中药提取物按以下质量份取中药药材,小米草8份、玄参3.5份、变豆菜9份、金银花7份、骨丹3份、沼泽疗伤草2份、大长春花2份、夏枯草6份、大黄3份、甘草3份、大蒜1份。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取材容易,成本较低,优化了工艺步骤,令制备方法更加简单,所制备出的医用敷料对于伤口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消炎杀菌、快速止血的效果,可防止二次感染,无任何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揭示的新型杀菌止血的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天然纱布和凡士林;

步骤二、将天然纱布浸泡在加热溶化好的凡士林中;

步骤三、再将天然纱布浸泡在中药提取物中,加热使浸泡温度在50~60℃,浸泡时间为2~6h;其中所述的中药提取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按以下质量份取中药药材,小米草8-10份、玄参3-5份、变豆菜8-10份、金银花6-8份、骨丹3-5份、沼泽疗伤草2-3份、大长春花2-5份、夏枯草4-6份、大黄3-5份、甘草1-3份、大蒜1-2份,先混合破壁处理,加水煎煮1-2小时,得到的煎煮液经纳滤后,得到中药精制液,然后加入医用酒精和水混合,调节溶液中酒精浓度为65-70%,并加热至60-70℃得到所述的中药提取物;

步骤四、将浸泡后的天然纱布进行冷却干燥处理;

步骤五、经过冷却干燥后的天然纱布进行包装、灭菌即可在常温下保存。

优选地,所述的中药提取物按以下质量份取中药药材,小米草10份、玄参3份、变豆菜10份、金银花6.5份、骨丹4份、沼泽疗伤草3份、大长春花5份、夏枯草4份、大黄3份、甘草1份、大蒜2份。

优选地,所述的中药提取物按以下质量份取中药药材,小米草8份、玄参3.5份、变豆菜9份、金银花7份、骨丹3份、沼泽疗伤草2份、大长春花2份、夏枯草6份、大黄3份、甘草3份、大蒜1份。

本发明取材容易,成本较低,优化了工艺步骤,令制备方法更加简单,所制备出的医用敷料对于伤口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消炎杀菌、快速止血的效果,可防止二次感染,无任何副作用。

上述实施例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新型杀菌止血的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天然纱布和凡士林;步骤二、将天然纱布浸泡在加热溶化好的凡士林中;步骤三、再将天然纱布浸泡在中药提取物中,加热使浸泡温度在50~60℃,浸泡时间为2~6h;步骤四、将浸泡后的天然纱布进行冷却干燥处理;步骤五、经过冷却干燥后的天然纱布进行包装、灭菌即可在常温下保存。本发明取材容易,成本较低,优化了工艺步骤,令制备方法更加简单,所制备出的医用敷料对于伤口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消炎杀菌、快速止血的效果,可防止二次感染,无任何副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唐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旭
技术研发日:2017.09.30
技术公布日:2019.04.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