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电子听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09009发布日期:2019-05-07 20:56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视电子听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学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视电子听诊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听诊器由共振片,声音共振腔和传导声音的导管组成,缺点是难以捕捉到人体内脏发出的一些微弱确非常重要的生理声音,准确性较差,听诊的同时无法实现波形实时显示,容易受人耳听力敏感局限和听诊者主管经验的影响,同一时间只能用于听诊一种生理声信号,不能综合听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视电子听诊系统,准确性高、波形实时显示,能同时听诊心音和呼吸音。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视电子听诊系统,包括用于采集人体不同部位心音、呼吸音生理声信号的传声器,传声器经过信号调理电路后与主控制器连接,主控制器用于将接收的信号进行ad转换后发送至液晶模块进行波形显示,信号调理电路、主控制器和液晶模块均连接有电源模块。

进一步的,信号调理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初级放大模块、滤波模块和主放大模块,主放大模块与主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初级放大模块和主放大模块均采用lm358型,滤波模块采用tlc04。

进一步的,主放大模块还连接有耳机,主放大模块和耳机之间设置有功率放大模块。

进一步的,传声器采用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内部设置有心音/呼吸音探头。

进一步的,心音/呼吸音探头采用电容探头,阻抗为108欧姆。

进一步的,传声器的声耦合方式为空气耦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简单易用,成本低,体积小,让临床医生在心脏或肺部听诊的同时能够看到相应信号的波形图,便于对病人的病变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同时促进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和诊治。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正常人的心音有第一心音、第二心音、第三心音和第四心音,一般成年人因为第三和第四心音很弱,只能听到第一和第二心音,心音的发生机理为:心脏的瓣膜和大血管在血流冲击下形成的振动,以及心脏内血流的加速与减速形成的湍流与涡流及其对心脏瓣膜、新房、室壁的作用所产生的振动,再加上心肌在周期性的心血活动作用下其刚性的迅速增加和减少形成的振动,经过心胸传导系统到达体表形成了体表心音。

请参阅图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电子听诊系统,包括传声器,传声器将人体不同部位的心音、呼吸音生理声信号采出,转换成模拟的电信号,初级放大模块输入到滤波模块,滤波模块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后送入主放大模块,信号从主放大模块出来分两路,一路送入主控制器进行ad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经过处理再送入液晶模块进行波形显示,另一路送入功率放大模块,然后去驱动耳机或音响,电源模块负责对各个模块供电。

优选的,传声器采用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内部设置有心音/呼吸音探头,心音/呼吸音探头采用电容探头,阻抗为108欧姆。

传声器的声耦合方式为空气耦合。

初级放大模块和主放大模块均采用lm358型。滤波模块采用tlc04。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电子听诊系统,包括用于采集人体不同部位心音、呼吸音生理声信号的传声器,传声器经过信号调理电路后与主控制器连接,主控制器用于将接收的信号进行AD转换后发送至液晶模块进行波形显示,信号调理电路、主控制器和液晶模块均连接有电源模块。本发明简单易用,成本低,体积小,让临床医生在心脏或肺部听诊的同时能够看到相应信号的波形图,便于对病人的病变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同时促进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和诊治。

技术研发人员:王富刚;李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榆林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7.10.27
技术公布日:2019.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