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脑梗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18927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脑梗的药物,同时还涉及该治疗脑梗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脑梗塞(脑梗、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脑梗死作为一种突发性脑部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坏死程度因血栓部位及大小不同而有差别。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发病较急,多无前驱症状,局灶性神经体征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并且多表现完全性卒中,意识清楚或轻度意识障碍,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栓塞导致大面积脑梗死,可发生严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和昏迷,少见痫性发作;椎-基底动脉系统栓塞常发生昏迷,个别病例局灶性体征稳定或一度好转后又出现加重提示梗死再发或继发出血等。

目前,目前对脑梗塞的治疗以医药为主,但是西药的治标不治本,治愈率低,且对人体有毒副作用,治疗周期长,价格昂贵。中药治疗不良反应小,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中药也种类繁多,但效果却参差不齐,不胜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效快、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治疗脑梗的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治疗脑梗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脑梗的药物,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

金草8-12份、小血藤8-12份、透骨草8-12份、小川芎8-12份。

上述的一种治疗脑梗的药物,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

金草10份、小血藤10份、透骨草10份、小川芎10份。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脑梗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取各原料药;

(2)将各原料药加入2000-3000份包谷酒中浸泡,浸泡3-5天,即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有益效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选用金草、小血藤、透骨草、小川芎为原料,仅通过四味药的协同作用发挥滋阴益肾,平肝熄风,活血化瘀之功效。达到治疗脑梗的目的。本发明的药物治疗脑梗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无毒副作用的特点。临床100例患者使用,总有效率1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本发明药物的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全部病例100例,其中年龄50-70岁,男60例,女40例。

2、诊断标准: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3、治疗方法:

口服本发明实施例所得药物,每天三次,每次15g,连续服用3个月即可。

4、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消失;

有效:症状明显缓解;

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

5、治疗结果:

100例患者使用本发明药物,显效70例,有效25例,无效0例,显效率70%,总有效率100%。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脑梗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金草8g、小血藤12g、透骨草8g、小川芎12g;

(2)将各原料药加入2000g包谷酒中浸泡,浸泡5天,即得。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脑梗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金草10g、小血藤10g、透骨草10g、小川芎10g;

(2)将各原料药加入2500g包谷酒中浸泡,浸泡4天,即得。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脑梗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金草12g、小血藤8g、透骨草12g、小川芎8g;

(2)将各原料药加入3000g包谷酒中浸泡,浸泡3天,即得。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脑梗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治疗脑梗的药物,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金草8‑12份、小血藤8‑12份、透骨草8‑12份、小川芎8‑12份。其制备方法是将各原料药加入2000‑3000份包谷酒中浸泡,浸泡3‑5天,即得。本发明的药物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无毒副作用的特点。临床100例患者使用,总有效率100%。

技术研发人员:罗天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罗天碧
技术研发日:2017.10.30
技术公布日:2017.1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