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58195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目前西医对湿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对症治疗。以内服抗组胺药物治疗为多,如苯海拉明、非那根、扑尔敏等,既可单用或联用,还可与镇静药、维生素c等合用。中药治疗湿疹较西药来说副作用小,对皮肤伤害小,但是现有的中药试剂对湿疹的治愈效果不显著,容易造成病情的复发。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包括外用擦拭液和外用擦拭膏,所述擦拭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苦参5-10份,荆芥:1-5份,大叶青5-10份,黄连5-10份,黄柏5-8份,甘草5-10份,牡丹皮5-10份,白芷5-10份;所述擦药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五倍子1-5份,冰片1-5份,炉甘石1-3份,白矾5-10份,雄黄1-3份,密陀僧1-5份,香油10-15份。

所述的治疗湿疹的中药,包括外用擦拭液和外用擦拭膏,所述擦拭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苦参8份,荆芥3份,大叶青8份,黄连8份,黄柏7份,甘草8份,牡丹皮8份,白芷8份;所述擦药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五倍子3份,冰片3份,炉甘石2份,白矾8份,雄黄2份,密陀僧3份,香油12份。

所述的治疗湿疹的擦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将上述重量份的五倍子炒黄后研磨为细末,备用;

2)将上述重量份的密陀僧、冰片,炉甘石,白矾,雄黄,密陀僧研磨为细末,备用;

3)将步骤1)及步骤2)中的研磨料混合均匀,用上述重量份的香油调节稀释,至研磨料分散均匀为糊状即可。

本发明治疗湿疹效果好,不复发,外用擦拭液和外用擦拭膏结合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擦拭液清热解毒,苦参清热燥湿,利尿,杀虫,宁心止悸,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消疮,大叶青清热解毒,凉血消斑,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擦拭膏炉甘石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白矾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祛除风痰,雄黄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五倍子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密陀僧外用杀虫收敛,内服祛痰镇惊,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包括外用擦拭液和外用擦拭膏,所述擦拭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苦参5份,荆芥1份,大叶青5份,黄连5份,黄柏5份,甘草5份,牡丹皮5份,白芷5份;所述擦药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五倍子1份,冰片1份,炉甘石1份,白矾5份,雄黄1份,密陀僧1份,香油10份。

擦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将上述重量份的五倍子炒黄后研磨为细末,备用;

2)将上述重量份的密陀僧、冰片,炉甘石,白矾,雄黄,密陀僧研磨为细末,备用;

3)将步骤1)及步骤2)中的研磨料混合均匀,用上述重量份的香油调节稀释,至研磨料分散均匀为糊状即可。

实施例2: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包括外用擦拭液和外用擦拭膏,所述擦拭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苦参8份,荆芥3份,大叶青8份,黄连8份,黄柏7份,甘草8份,牡丹皮8份,白芷8份;所述擦药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五倍子3份,冰片3份,炉甘石2份,白矾8份,雄黄2份,密陀僧3份,香油12份。

擦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将上述重量份的五倍子炒黄后研磨为细末,备用;

2)将上述重量份的密陀僧、冰片,炉甘石,白矾,雄黄,密陀僧研磨为细末,备用;

3)将步骤1)及步骤2)中的研磨料混合均匀,用上述重量份的香油调节稀释,至研磨料分散均匀为糊状即可。

实施例3: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包括外用擦拭液和外用擦拭膏,所述擦拭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苦参10份,荆芥5份,大叶青10份,黄连10份,黄柏8份,甘草10份,牡丹皮10份,白芷10份;所述擦药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五倍子5份,冰片5份,炉甘石3份,白矾10份,雄黄3份,密陀僧5份,香油15份。

擦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将上述重量份的五倍子炒黄后研磨为细末,备用;

2)将上述重量份的密陀僧、冰片,炉甘石,白矾,雄黄,密陀僧研磨为细末,备用;

3)将步骤1)及步骤2)中的研磨料混合均匀,用上述重量份的香油调节稀释,至研磨料分散均匀为糊状即可。

苦参:清热燥湿,利尿,杀虫,宁心止悸。

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消疮。

大叶青: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温病高热,神昏,发斑发疹,痄腮,喉痹,丹毒,痈肿。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炉甘石: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

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白矾: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祛除风痰。

雄黄: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

五倍子: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

密陀僧:外用杀虫收敛,内服祛痰镇惊。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牙痛,带下,疮疡肿痛。

本发明所用的中草药原料药均可从中医药店购得,其规格符合国家医药标准。

使用方法:使用时先用擦拭液将患处擦拭干净,后用纱布浸入擦拭液,将浸有擦拭液的纱布敷于患处0.5-1h,后移除纱布,将擦药膏涂擦在患处,每日换药1-2次,换药换药后用纱布包扎。

典型病例:

张某某,女,30岁,脖子前部湿疹2年余,近半年来加重,面部红色疙瘩伴有浮肿10余天,开始没有在意,后来逐渐加重,晚上瘙痒难耐,心烦躁入暮尤甚,严重影响了睡眠质量,舌淡苔白有郁滞线,脉弱,使用本发明3天后,湿疹瘙痒症状得到控制,一周后红色疙瘩浮肿消失,两周后湿疹痊愈,1个月后回访无复发。

王某,女,26岁,手部得了湿疹一年,用西药治疗了一个多月,现在红肿小疙瘩瘙痒症状未见好转,用西药艾洛松后皮损特别的严重,而且手特别的干,易疲劳,偶有寒热感,月经量少,色淡,使用本发明5天后,红肿和小疙瘩消失,一周湿疹症状均消失,一个月后回访无复发。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外用擦拭液和外用擦拭膏,所述擦拭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苦参,荆芥,大叶青,黄连,黄柏,甘草,牡丹皮,白芷;所述擦药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五倍子,冰片,炉甘石,白矾,雄黄,密陀僧,香油,擦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将上述重量份的五倍子炒黄后研磨为细末,备用;2)将上述重量份的密陀僧、冰片,炉甘石,白矾,雄黄,密陀僧研磨为细末,备用;将研磨料混合均匀,用上述重量份的香油调节稀释,至研磨料分散均匀为糊状即可,本发明治疗湿疹效果好,不复发,外用擦拭液和外用擦拭膏结合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擦拭液清热解毒。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孙国营
技术研发日:2017.10.31
技术公布日:2018.0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