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蒿琥酯抗肿瘤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57314发布日期:2019-05-15 22:08阅读:20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青蒿琥酯抗肿瘤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以一种青蒿琥酯抗肿瘤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青蒿琥酯抗肿瘤细胞株的作用及其机理,认为其机理与青蒿琥酯对肿瘤细胞株有直接杀伤作用或细胞毒作用有关,或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了青蒿素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作用,并测得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时的细胞毒活性作用平均值与阿霉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接近。发现双氢青蒿素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但对正常细胞则不受影响。青蒿琥酯对55株肿瘤细胞的体外抑瘤作用。结果显示青蒿琥酯对白血病,用mtt法检测青蒿琥酯对人结肠癌细胞hct8、人红白血病细胞k562及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的杀伤作用,结果发现青蒿琥酯对以上3种细胞株都有杀伤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研究对象:青蒿琥酯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及机理研究体内研究,目前主要对肝癌的研究较多,也有对鼻咽癌的研究。肝癌细胞株包括人肝癌细胞株和动物肝癌细胞株,主要涉及h22细胞株、s180腹水瘤细胞株、hep2、bel7402等各种现成的肝癌细胞株。为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理,进行了不同剂量的青蒿琥酯抗小鼠hep2肝癌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腹腔注射60mg·kg-1青蒿琥酯对小鼠hep2肝癌有显著抑制作用,抑瘤率为80.4%;同时,不同给药方式对青蒿琥酯的抑瘤作用亦有影响,口服30mg·kg-1的青蒿琥酯抑瘤率为77.6%,而腹腔注射的抑瘤率仅为12.2%。但腹腔注射同时口服铁剂后其抑瘤率却上升为28.9%,可见铁与青蒿琥酯有明显的协同抑瘤作用。实验中,还发现青蒿琥酯似有提升小鼠免疫水平作用。通过肌肉注射给药方式来研究青蒿琥酯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蒿琥酯对小鼠肝癌、s180实体瘤均有明显的抑瘤作用,青蒿琥酯高(60mg·kg-1·d-1)、中(30mg·kg-1·d-1)、低(15mg·kg-1·d-1)剂量组对小鼠肝癌的抑瘤率分别为39.79%~54.49%、37.79%~49.96%和40.38%~53.95%,对小鼠s180的抑瘤率分别为48.53%~49.60%、47.78%~57.96%和58.87%~68.57%。在青蒿琥酯对小鼠肝癌h22的抑制作用的研究中发现,青蒿琥酯以300mg·kg-1灌胃时,抑瘤率为40%以上,与阳性对照药5fu(5氟尿嘧啶)作用相近,3次实验结果相似,说明青蒿琥酯抑瘤效果明显,且青蒿琥酯组小鼠的平均生存天数高于5fu组;小鼠在腹腔注射5fu的同时口服青蒿琥酯,5fu的抑瘤率由32%提高到67%,说明青蒿琥酯与5fu有明显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对祼鼠异体移植人肝癌的研究结果表明,青蒿酯钠对祼鼠异体移植人肝癌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青蒿酯钠各用药组瘤重均小于生理盐水对照组,而给药组祼鼠体质量增长与对照组基本相同,各用药组祼鼠未见死亡,在100、180和324mg·kg-1·d-1剂量下,抑瘤率分别为44%、49%和71%,明显高于阿霉素组1.5mg·kg-1·d-1剂量下的抑瘤率(33%)。经青蒿酯钠处理的肝癌细胞中p53表达未见明显升高,表明青蒿酯钠诱导bel7402细胞凋亡是通过p53非依赖性途径。用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仪分析青蒿酯钠诱导肝癌细胞bel7402凋亡作用,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p53、p21和bcl2,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青蒿酯钠处理后,肝癌细胞中p53、p21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而bc1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从而认为青蒿酯钠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是p53非依赖性的,即与p53、p21无关,而与凋亡调节基因bcl2下调有关。认为也可能与下调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bcl2的表达、上调bax表达有关。发现经青蒿琥酯处理的smmc7721细胞拓扑异构酶活性增强,h22肝癌荷瘤鼠经青蒿琥酯处理后,瘤组织凋亡细胞明显增加,故认为青蒿琥酯抗肝癌作用机理与其影响拓扑异构酶活性有关。

结果:青蒿琥酯抗肿瘤机理与其对肿瘤细胞株有直接杀伤作用,或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还可能与其抑制肿瘤组织血管生成等有关。

发明目的:本人认为青蒿琥酯抗肿瘤作用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观察到青蒿琥酯对体外培养的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具有凋亡诱导作用,且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增高,呈现时间效应关系。u937细胞为人组织淋巴瘤细胞株,还对青蒿琥酯诱导u937细胞凋亡进行了观察,发现用6.25mg·l-1青蒿琥酯处理过的u937细胞,光镜下细胞核染色质凝集深染,核碎片形成,出现凋亡小体。电镜下可见膜包裹内有较完整的细胞器和细胞核碎片的凋亡小体;dna凝胶电泳出现dna梯状图谱,g0/g1期峰前出现亚二倍体峰;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凋亡率有增高趋势,因此认为青蒿琥酯有诱导k562、u937细胞凋亡的作用,凋亡机制可能与细胞质内ca2+浓度升高有关。

技术方案:青蒿琥酯抗肿瘤机理与其对肿瘤细胞株有直接杀伤作用,或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还可能与其抑制肿瘤组织血管生成等有关。诱导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是通过p53非依赖性途径,与调节bcl2基因下调、影响拓扑异构酶活性等有关。另外,青蒿琥酯与5氟尿嘧啶(5fu)有协同抗肿瘤作用,铁剂可能对青蒿琥酯有明显的协同抑瘤作用。经青蒿酯钠处理后,肝癌细胞中p53、p21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而bc1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从而认为青蒿酯钠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是p53非依赖性的,即与p53、p21无关,而与凋亡调节基因bcl2下调有关。认为也可能与下调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bcl2的表达、上调bax表达有关。发现经青蒿琥酯处理的smmc7721细胞拓扑异构酶活性增强,h22肝癌荷瘤鼠经青蒿琥酯处理后,瘤组织凋亡细胞明显增加,故认为青蒿琥酯抗肝癌作用机理与其影响拓扑异构酶活性有关。

发明有益效果:青蒿酯钠对肝癌细胞bel7402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率越来越大,其ic50为21.4μg·ml-1。通过伊红染色法检测青蒿酯钠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抑杀作用,用mtt法检测对人低分化鳞状上皮鼻咽癌细胞(cne2和sune1)的杀伤作用,结果发现青蒿酯钠对体外培养hela、sune-1、cne2细胞均有杀伤作用,ic50分别为42.7μg·ml-1、1.29μg·ml-1、101.6μg·ml-1。发现青蒿琥酯对hela细胞的ic50为37μg·ml-1,而对人涎腺样囊性癌细胞系sacc83的ic50在30.0μg·ml-1左右。

最佳实施方式:运用药物治疗。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青蒿琥酯抗肿瘤的方法,青蒿酯钠处理后,肝癌细胞中p53、p21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而bc1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青蒿酯钠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是p53非依赖性的,即与p53、p21无关,而与凋亡调节基因bcl2下调有关。也可能与下调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Bcl2的表达、上调Bax表达有关。经青蒿琥酯处理的SMMC7721细胞拓扑异构酶活性增强,H22肝癌荷瘤鼠经青蒿琥酯处理后,瘤组织凋亡细胞明显增加,青蒿琥酯抗肝癌作用机理与其影响拓扑异构酶活性有关。

技术研发人员:王香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香玉
技术研发日:2017.11.02
技术公布日:2019.05.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