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风的胶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1775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品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痛风的胶囊。
背景技术
:痛风是一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另外,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目前中国高尿酸血症患者达1.2亿人,痛风患者达1700万人,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痛风属于进行性、加重性疾病,每发作一次,病情就会加重一次,如果不管不治,发作会越来越重,引发多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在现代中药研究中,很少有针对痛风的中药制剂,缺乏对痛风的重视。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痛风的胶囊,它包括以下成分:当归3~15份,川芎2~10份,白芍2~10份,桃仁3~15份,红花2~5份,牛夕3~7份,独活5~15份,茯苓3~10份,泽泻3~10份,草决明3~20份,乳香3~10份,没药3~10份,木瓜2~5份,赤芍2~5份,甘草2~5份。进一步地,它包括以下成分:当归9份,川芎6份,白芍6份,桃仁9份,红花4份,牛夕5份,独活10份,茯苓6份,泽泻6份,草决明11份,乳香6份,没药6份,木瓜4份,赤芍4份,甘草4份。本发明的制备工艺为:(1)按配方取药:取当归、川芎、白芍、桃仁、红花、牛夕、独活、茯苓、泽泻、草决明、乳香、没药、木瓜、赤芍、甘草备用。(2)将步骤(1)中原料烘干、并分别研磨成细粉备用。(3)将步骤(2)中研磨好的细粉按比例进行混合,并进行二次研磨。(4)将步骤(3)中处理好的原料进行筛分、分装并制成胶囊。中医中认为痛风大多因湿热内蕴、复感风邪、斜风湿热三种合而为患,并以湿邪偏重为特点,风湿热滞留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故遍身肢节疼痛,湿热下注则腿脚肿痛生疮,本发明配方中重用当归、川芎行气活血,用茯苓、泽泻、木瓜利水渗湿,去除湿气,用乳香、没药来消肿止痛,并使用甘草来调和诸药,本发明配方中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草决明能抑制尿酸生成,薏仁、泽泻、茯苓、木瓜能促进尿酸排泄,牛膝、赤芍、乳香、没药能缓解关节炎症,桃仁、红花能活血消肿,通过以上药物合理配合,减少痛风急性发作,逆转痛风慢性发作,阻止关节破坏,减少脏器受损,疗效显著。具体实施方式临床实验观察选取150例痛风患者进行实验,其中男120例,女30例,年龄20~65岁,平均病龄五年。治疗方法:取本发明胶囊,使用温开水口服,一日三次,每次3~4粒,每疗程一个月。实验结果病患(例)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痛风1506055350100%1、治愈:症状消失,停药3月未复发;2、显效:轻度痛风症状消失;3、有效:痛风症状明显好转;4、无效:未缓解或加重。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一种治疗痛风的胶囊,它包括以下成分:当归3~15份,川芎2~10份,白芍2~10份,桃仁3~15份,红花2~5份,牛夕3~7份,独活5~15份,茯苓3~10份,泽泻3~10份,草决明3~20份,乳香3~10份,没药3~10份,木瓜2~5份,赤芍2~5份,甘草2~5份。优选地,它包括以下成分:当归9份,川芎6份,白芍6份,桃仁9份,红花4份,牛夕5份,独活10份,茯苓6份,泽泻6份,草决明11份,乳香6份,没药6份,木瓜4份,赤芍4份,甘草4份。其制备工艺为:(1)按配方取药:取当归、川芎、白芍、桃仁、红花、牛夕、独活、茯苓、泽泻、草决明、乳香、没药、木瓜、赤芍、甘草备用。(2)将步骤(1)中原料烘干、并分别研磨成细粉备用。(3)将步骤(2)中研磨好的细粉按比例进行混合,并进行二次研磨。(4)将步骤(3)中处理好的原料进行筛分、分装并制成胶囊。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技术特征: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痛风的胶囊,它包括以下成分:当归、川芎、白芍、桃仁、红花、牛夕、独活、茯苓、泽泻、草决明、乳香、没药、木瓜、赤芍、甘草,其制备工艺包括按配方选取药材、研磨、混合、筛分、分装支撑胶囊,本发明配方中重用当归、川芎行气活血,用茯苓、泽泻、木瓜利水渗湿,去除湿气,用乳香、没药来消肿止痛,并使用甘草来调和诸药,本发明配方中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草决明能抑制尿酸生成,薏仁、泽泻、茯苓、木瓜能促进尿酸排泄,牛膝、赤芍、乳香、没药能缓解关节炎症,桃仁、红花能活血消肿,通过以上药物合理配合,减少痛风急性发作,逆转痛风慢性发作,阻止关节破坏,减少脏器受损,疗效显著。技术研发人员:郭涤尘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郭涤尘技术研发日:2017.11.24技术公布日:2018.03.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