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中药组合物、提取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3253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其提取物、药物制剂及应用。



背景技术:

感冒后咳嗽,属于感染后咳嗽的一种,是指病毒感染上呼吸道所致的急性感染症状缓解后,仍然存在的咳嗽久久不愈的症状。许多学者认为,感冒后咳嗽与咳嗽敏感性增高密切相关,而气道神经源性炎症又是引起咳嗽敏感性增高的重要机制。据报道,具有病毒性感冒病史的患者,约11%~25%会发生感冒后咳嗽。在流行季节,感冒后咳嗽发病率高达25%~50%,这类咳嗽常伴有咽痒,痒即咳嗽,常呈阵发性或反复性发作等特点。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感冒后咳嗽属中医外感咳嗽中的“风咳”,反映了“风之善行数变”、“无风不作痒”、“风性挛急”等风邪致病特点,病机是风邪未尽、肺失宣降,病位归肺,治疗的原则是疏风宣肺、止咳。

感冒后咳嗽为感冒经治疗或未治疗,外表症状已解,但仍余有风邪伏肺,肺失宣降,导致咳嗽,针对其病机,治疗当以宣散风邪,清降肺气为主。前胡疏散风邪,降气化痰,《本草纲目》谓本品清肺热,化痰热,散风邪,是为主药。柴胡和解表里、疏肝、升阳,助前胡疏风宣邪;苦杏仁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助前胡降肺气,《医学启源》谓其“除肺中燥,治风燥在于胸膈”,与柴胡同为臣药。黄芩清肺热,《本草正》谓其“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嗽”;桔梗宣肺,利咽,袪痰,排脓,《药性论》谓其“主肺热气促嗽逆”,与黄芩同为佐药。甘草生用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使药。

综上,该方诸药同用,疏风散邪以宣肺,清肺利咽以肃肺,使余邪得除,肺得宣降,则咳嗽得愈。本方的配伍特点是散邪与降气同用,宣肺与肃肺并重,前胡既疏散又降气为主,柴胡、桔梗助其升散宣发,杏仁、黄芩助其降气肃肺,再加甘草调和诸药,组方精炼,紧贴病机。

关于感冒后咳嗽的治疗,目前西医一般采用对症的方法,并无特殊针对性的措施。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等研究应用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临床研究,周新等,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11年12月第5卷第6期,第14~18页),结果表明,纳入疗效分析的共394例,治疗后痊愈221例,占56.09%,显效134例,占34.01%,总有效率为90.10%。咳嗽总积分治疗前(4.17±1.03)分,治疗后(0.87±1.27)分;日间咳嗽积分治疗前(2.17±0.57)分,治疗后(0.49±0.70)分;夜间咳嗽积分治疗前(2.00±0.69)分,治疗后(0.38±0.69)分;治疗后咳嗽积分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从用该药治疗的第2天开始,咳嗽的严重程度和总积分具有显著变化,表明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冒后咳嗽起效迅速。但是,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仅是对症治疗,且有眩晕、恶心、食欲不振、心悸、嗜睡、皮疹、口干等不良反应。

目前已公开的用于感冒后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专利申请有:

1.一种治疗感冒后咳嗽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药片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公布号cn106038741a),该中药片剂的中药组方为:炙麻黄4~6重量份、紫苏叶4~6重量份、地龙4~6重量份、炙枇杷叶4~6重量份、苏子2~4重量份、蝉蜕3~5重量份、前胡3~5重量份、牛蒡子4~6重量份和五味子3~5重量份。

2.止咳清痰制剂(公布号cn105079598a),该止咳清痰制剂的中药组方为:柴胡12份、前胡12份、赤芍20份、白芍20份、青皮12份、陈皮12份、黄芩15份、酸枣仁12份、炙甘草12份、辛夷7份、蝉衣7份、防风15份、羌活15份、独活12份、淡竹茹12份、冬瓜子12份、薏苡20份。具有平肝清肺、祛风止咳的功效,用于慢性咽炎咳嗽、感冒后咳嗽具有确切效果。

3.一种治疗感冒后咳嗽的复方组合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公布号cn104491637b),该复方组合药物的中药组方为:苏叶3~9份、蝉衣3~6份、炙麻黄3~10份、南沙参10~20份、半夏6~15份、白前6~15份、百部5~12份、紫菀6~15份、佛耳草10~30份、全蝎2~6份、甘草3~6份。该复方组合药物,以祛风宣肺为主,临床实验表明具有很好的止咳作用,且动物实验也表明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可抵制所道炎症所释放的炎症因子,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4.清肺止咳片(公布号cn104491413a),该清肺止咳片的中药组方为:桔梗2~6份、桑葚1~7份、栀子2~5份、紫草1~7份、橘皮1~5份、麻黄2~10份、丝瓜络3~8份、乌梅1~5份、枇杷叶1~10份、白芍3~5份、玉竹1~3份、半夏2~8份、肉桂3~6份、鱼腥草2~5份、牛蒡子3~7份、甘草1~5份。该中药组合物配伍合理,有宣有肃,能升能降,共奏润肺降气止咳祛痰之功,用于治疗肺燥阴虚型感冒后咳嗽。

5.一种治疗感冒后咳嗽的药物(公布号cn104474184a),该药物的中药组方为:前胡8~12g、桔梗8~12g、制半夏8~12g、陈皮8~12g、紫苏8~12g、紫菀8~12g、甘草2~5g、荆芥8~12g、蝉蜕25~35g、细辛1~3g、五味子5~8g、米壳2~5g、炒杏仁8~12g。该药物疏风宣肺止咳,治疗感冒后咳嗽疗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

6.用于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组合物、药物及制备方法(公布号cn104043002b),该组合物的中药组方为:麻黄4~6份,紫苏子2~4份,射干5~7份,黄芩6~10份,矮地茶4~6份,地龙4~6份,百部5~7份,蝉蜕3~5份,鱼腥草8~12份。

7.一种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甘桑桔颗粒(公布号cn104189562a),该甘桑桔颗粒的中药组方为:甘蔗根45~55g、桑叶14~18g、桔梗8~10g、杏仁5~7g和甘草4~6g。该甘桑桔颗粒镇咳、祛痰功效好,是治疗感冒后咳嗽药物上的创新。

8.治疗感冒后咳嗽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药及其制法(公布号cn100450503c),该中药的有效成分主要由麻黄、紫苏叶、紫苏子、地龙等组成,具有明显的止咳、抗炎、平喘、化痰和免疫等作用。

9.一种治疗小儿感冒或感冒后咳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公布号cn102475835b),该药物组合物的中药组方主要由黄芩、金荞麦、蜜炙枇杷叶、浙贝母、虎杖、甘草等组成,尤其对小儿更适用,安全性高、毒性低。

与上述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中药组方专利相比,本申请提供一种新的中药组方,该组方仅由柴胡、前胡、黄芩、杏仁、桔梗、甘草6味中药组成,基于感冒后咳嗽肺失宣降的基本病机,以宣肺降气为主,并经药效学研究肯定其疗效,药味少但治疗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简化组方配伍,具有显著的止咳、化痰、平喘、抗炎活性,可用于感冒后咳嗽。

本发明还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提取物、含有提取物或组合物的药物及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包括重量份的以下成分:柴胡1~10份、前胡1~10份、黄芩1~10份、苦杏仁1~8份、桔梗1~8份、甘草1~6份。

优选的,以重量计,所述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中药组合物中,柴胡、前胡、黄芩、苦杏仁、桔梗和甘草的重量比为1:0.15~10:0.15~4:0.4~2:0.1~6。

优选的,所述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柴胡1~10份、前胡1~10份、黄芩1~10份、苦杏仁1~8份、桔梗1~8份、甘草1~6份。

优选的,所述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包括重量份的以下成分:柴胡8份、前胡8份、黄芩8份、苦杏仁6份、桔梗6份、甘草4份。

以上述的中药组合物为原料,水提取后获得中药组合物的提取物。其制备步骤包括:将上述的中药组合物与6~12倍水混合,煎煮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30~90分钟,合并煎煮液。

优选为,将上述的中药组合物与6~12倍水混合,煎煮30~90分钟后,药渣与4~10倍水混合,煎煮30~60分钟,合并煎煮液。

进一步优选为,将上述的中药组合物与10倍水混合,煎煮90分钟后,药渣与6倍水混合,煎煮60分钟,合并煎煮液。

溶剂提取后所得滤液可进一步浓缩或者浓缩干燥。进一步浓缩形成浓缩液或浸膏;进一步浓缩干燥形成浸膏粉。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由重量份的以下成分组成:柴胡8份、前胡8份、黄芩8份、苦杏仁6份、桔梗6份、甘草4份;

将上述重量份的中药组合物与10倍水混合,煎煮90分钟,药渣与6倍水混合,煎煮60分钟,合并两次煎煮液,浓缩干燥,获得中药组合物的提取物。

根据中医药理论辩证,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君药前胡,配以辅助臣药柴胡、苦杏仁,佐助佐药黄芩、桔梗,调和使药甘草,疏风散邪以宣肺,清肺利咽以肃肺,使余邪得除,肺得宣降;并经药理研究证实,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及其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止咳、化痰、平喘、抗炎活性,可用于制备药物制剂,该药物制剂具有治疗和/或预防感冒后咳嗽的作用。

一种用于治疗感冒后咳嗽的药物制剂,以上述中药组合物或其提取物为活性成分,配以任何一种或者多种符合药用标准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形成具有治疗和/或预防作用的医学上可接受的任何药物剂型。其剂型可分为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或者气体制剂。固体制剂包括但不限于丸剂、散剂、丹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液体制剂包括但不限于口服液、注射液等;气体制剂包括但不限于气雾剂、喷雾等。上述药物制剂可通过胃肠道给药、注射给药、呼吸道给药、皮肤给药或者粘膜给药,优选为经肠胃道给药。中药组合物或其提取物作为该药物中的止咳活性成分和/或化痰活性成分和/或平喘活性成分和/或抗炎活性成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精简组方配伍的同时,止咳、化痰、平喘、抗炎活性显著,可用于治疗感冒后咳嗽,且组方中药丰富易得,不含麻黄等国家管制类药物,具有组方精当、药味少、成本低廉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示例性地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以该中药组合物的水提物作为活性成分制备颗粒剂,验证该中药组合物的药理活性,明确该中药组合物的毒副作用。

实施例1

柴胡8份(400g)、前胡8份(400g)、黄芩8份(400g)、苦杏仁6份(300g)、桔梗6份(300g)、甘草4份(200g)。

按上述配比称取药材饮片,加10倍水煎煮,微沸90min,滤过,药渣加6倍水,微沸1h,滤过。合并两次煎煮液,减压浓缩,干燥,浸膏粉加等量糊精,以40%乙醇溶液为润湿剂,一步制粒,即得。

实施例2

柴胡10份(500g)、前胡2份(100g)、黄芩6份(300g)、苦杏仁4份(200g)、桔梗2份(100g)、甘草1份(50g)。

按上述配比称取药材饮片,加10倍水煎煮,微沸90min,滤过,药渣加6倍水,微沸1h,滤过。合并两次煎煮液,减压浓缩,干燥,浸膏粉加等量糊精,以40%乙醇溶液为润湿剂,一步制粒,即得。

实施例3

柴胡1份(50g)、前胡10份(500g)、黄芩4份(200g)、苦杏仁2份(100g)、桔梗4份(200g)、甘草6份(300g)。

按上述配比称取药材饮片,加10倍水煎煮,微沸90min,滤过,药渣加6倍水,微沸1h,滤过。合并两次煎煮液,减压浓缩,干燥,浸膏粉加等量糊精,以40%乙醇溶液为润湿剂,一步制粒,即得。

实施例4

柴胡6份(300g)、前胡1份(50g)、黄芩10份(500g)、苦杏仁8份(400g)、桔梗5份(250g)、甘草3份(150g)。

按上述配比称取药材饮片,加10倍水煎煮,微沸90min,滤过,药渣加6倍水,微沸1h,滤过。合并两次煎煮液,减压浓缩,干燥,浸膏粉加等量糊精,以40%乙醇溶液为润湿剂,一步制粒,即得。

实施例5

柴胡2份(100g)、前胡6份(300g)、黄芩2份(100g)、苦杏仁1份(50g)、桔梗8份(400g)、甘草2份(100g)。

按上述配比称取药材饮片,加10倍水煎煮,微沸90min,滤过,药渣加6倍水,微沸1h,滤过。合并两次煎煮液,减压浓缩,干燥,浸膏粉加等量糊精,以40%乙醇溶液为润湿剂,一步制粒,即得。

实施例6

柴胡4份(200g)、前胡4份(200g)、黄芩1份(50g)、苦杏仁5份(250g)、桔梗1份(50g)、甘草5份(250g)。

按上述配比称取药材饮片,加10倍水煎煮,微沸90min,滤过,药渣加6倍水,微沸1h,滤过。合并两次煎煮液,减压浓缩,干燥,浸膏粉加等量糊精,以40%乙醇溶液为润湿剂,一步制粒,即得。

以下通过药理研究试验例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作进一步的阐述:

药理研究试验例1中药组合物对氨水致咳小鼠的止咳作用

(一)实验材料

动物:小鼠,icr,80只,雌雄各半,20-25g。分笼饲养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清洁级动物实验室内。

受试药物:

本发明实施例1-6的中药组合物(分别对应给药1-6组)。

阳性对照药:氨酚双氢可待因,每片含500mg对乙酰氨基酚,10mg酒石酸双氢可待因。

(二)实验方法

1.动物分组: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给药1-6组,阳性对照组。

2.给药方法:各给药组灌胃给药。给药1-6组,分别予以实施例1-6处方提取物,给药量为8g生药/kg/d。阳性对照组灌胃给氨酚双氢可待因片,按酒石酸双氢可待因的量12.5mg/kg/d。均为每日1次,共7天。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

3.氨水致咳实验:于末次给药后1h,给予浓氨水喷雾,喷雾20s后,观察小鼠,以腹肌收缩,同时张开大口为指标记为咳嗽1次。记录小鼠2min内咳嗽次数。

(三)实验结果:

表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浓氨水致咳小鼠的影响

**p<0.01

与空白组比较,各组合物组及阳性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明显减少小鼠咳嗽次数。

药理研究试验例2中药组合物对豚鼠柠檬酸引咳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动物:豚鼠,纯白,64只,雄性,180-200g。分笼饲养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普通级动物实验室内。

受试药物:

本发明实施例1-6的中药组合物(分别对应给药1-6组)。

阳性对照药:氨酚双氢可待因。

(二)实验方法

1.动物分组: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给药1-6组,阳性对照组。

2.给药方法:各给药组灌胃给药。给药1-6组,分别予以实施例1-6处方提取物,给药量为6g生药/kg/d。阳性对照组灌胃给氨酚双氢可待因片,按酒石酸双氢可待因的量10mg/kg/d。均为每日1次,共7天。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

3.豚鼠引喘实验:于末次给药后1h,给予17.5%柠檬酸喷雾60s,喷雾停止后开始计时观察豚鼠第一次咳嗽出现的时间(潜伏期),并记录。接着观察5min内豚鼠咳嗽的次数,并记录。

(三)实验结果:

表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柠檬酸引咳豚鼠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p<0.05,**与空白组比较,p<0.01.

与空白组比较,各组合物组及阳性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可明显减少咳嗽次数,延长咳嗽潜伏期。

药理研究试验例3中药组合物对小鼠的祛痰作用

(一)实验材料

动物:小鼠,icr,80只,雌雄各半,20-25g。分笼饲养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清洁级动物实验室内。

受试药物:

本发明实施例1-6的中药组合物(分别对应给药1-6组)。

阳性对照药: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盐酸氨溴索600毫克。

(二)实验方法

1.动物分组: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给药1-6组,阳性对照组。

2.给药方法:各给药组灌胃给药。给药1-6组,分别予以实施例1-6处方提取物,给药量为8g生药/kg/d。阳性对照组灌胃给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20mg/kg/d。均为每日1次,共7天。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

3.酚红祛痰实验:于末次给药后1h,由腹腔注射7.05mmol/l(0.25g/dl)酚红溶液0.5ml,注射后0.5h脱颈椎处死小鼠,仰位固定于手术板上,剪开颈正中皮肤,分离气管。剪下甲状软骨下至气管分支处的一段气管,放入盛有2ml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再加0.1ml氢氧化钠,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波长546nm测od值。

(三)实验结果:

表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p<0.05,**与空白组比较,p<0.01。

与空白组比较,各组合物组及阳性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可促进小鼠气管酚红排泌。

药理研究试验例4中药组合物对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动物:小鼠,icr,80只,雌雄各半,20-25g。分笼饲养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清洁级动物实验室内。

受试药物:

本发明实施例1-6的中药组合物(分别对应给药1-6组)。

阳性对照药:拜阿斯匹灵,每片100mg。

(二)实验方法

1.动物分组: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给药1-6组,阳性对照组。

2.给药方法:各给药组灌胃给药。给药1-6组,分别予以实施例1-6处方提取物,给药量为8g生药/kg/d。西药组灌胃给拜阿斯匹林,0.5g/kg/d。均为每日1次,共7天。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

3.二甲苯致耳廓肿胀:于末次给药后30min将二甲苯50μl滴于每只小鼠右耳两面,30min后处死动物,用打孔器于两耳相同位置打取耳片,分别称重,以两耳片重量差值作为肿胀程度指标,比较用药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并求抑肿率。

(三)实验结果:

表4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p<0.05,**与空白组比较,p<0.01。

与空白组比较,各组合物组及阳性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可明显抑制小鼠耳廓肿胀。

毒理研究试验例1中药组合物对大鼠的急性毒性作用

(一)实验材料

动物:大鼠,sd,70只,雌雄各半。180-200g。分笼饲养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清洁级动物实验室内。

受试药物:

本发明实施例1-6的中药组合物(分别对应给药1-6组)。

(二)实验方法

1.动物分组: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中药组合物1-6组。

2.给药方法:各给药组灌胃给药。给药1-6组,分别予以实施例1-6处方提取物,给药量为152生药/kg/天。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各组大鼠均按单次经口灌胃的最大体积20ml/kg/次,分上、下午间隔约6小时2次给予对照品(灭菌注射用水)或相应浓度的1-6处方干膏粉混悬液。给药当天定义为试验第1天。

给药后每天观察动物一般状态,连续观察14天;试验第1(给药前)、4、8、11、15天测定体重;试验第1~2、4~5、8~9、11~12天测定24小时摄食量;试验第15天,对各组所有存活大鼠麻醉后腹主动脉采血进行血液学、血生化检测,并施以安乐死后进行大体解剖观察。

(三)实验结果:

给药后,各给药组均有大鼠出现流涎症状,均为一过性发生,给药次日均恢复正常。除此之外,给药后14天观察期内,各组大鼠均一般状况良好、自主活动正常,亦未见其它异常症状出现。

给药后14天观察期内,各组雄、雌鼠体重均正常增长。

给药后14天观察结束时,各组雄、雌鼠的白细胞计数(wbc)及其分类、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容积(hc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网织红细胞计数(ret)、网织红细胞计数百分比(ret%)、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等血液学指标均未见异常改变。

给药后14天观察结束时,各组雄、雌鼠的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k)、尿素(urea)、肌酐(crea)、总蛋白(tp)、白蛋白(alb)、白球比(a/g)、血糖(glu)、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钠离子浓度(na+)、钾离子浓度(k+)、氯离子浓度(cl-)等血生化指标均未见异常改变。

给药后14天观察结束时,各组存活大鼠大体解剖肉眼观察脑、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胃肠道、生殖系统等主要脏器,其大小、形态、颜色、质地等均未见异常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