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298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hicgtritis,cag)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如不及时治疗久而久之有可能发展为胃癌,在我国发病率约为7.5%,而胃癌的病死率在癌症中最高,因此,积极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意义重大。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主要病理变化是胃腺体萎缩、胃黏膜萎缩变薄、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水平、胃壁的张力及蠕动能力减弱,继发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脘部胀痛、饱胀、隐痛、不适,嗳气、泛酸或因胃酸返流引起的胸闷、心悸或食管一过性痉挛引起的“进食阻塞感”等,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上腹部胀痛或痞满不适。中医表现为脾胃两虚、纳化无权,属胃痛痞证范畴,其基本病理为脾胃不调,胃寒肠热,虚实夹杂,升降失调。

随着内窥镜技术和病理诊断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对其发展的过程也越来越了解,hp感染-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胃癌这一进展过程已经得到公认。因此,如何控制或逆转炎症、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抗hp感染是防止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所关注的重点。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缺乏、胆汁返流、免疫功能异常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胃黏膜慢性浅表性炎症也是消化系统常见、多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痛、嗳气、反酸、食欲下降等严重者可发展为萎缩性胃炎,甚至胃癌,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发病呈增长趋势,本病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西医治疗主要以保护胃黏膜、促进胃肠蠕动、抑制胃酸分泌等措施为主,但多数患者疗效不满意,西药的长期应用存在着不良反应,且容易产生耐药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胃炎采用西医治疗长期应用存在着不良反应,且容易产生耐药性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可通过调节脑及胃内自主神经分泌紊乱,改善胃溃疡症状,保护胃黏膜,可以通过降低一氧化碳含量、抗氧化损伤、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胃黏膜,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包括重量配比如下的各组分:

半夏10-20份;

黄芩10-30份;

党参20-38份;

蒲公英15-30份;

柴胡6-17份;

甘草6-18份;

干姜5-10份;

煅乌贼骨15-50份;

白花蛇舌草15-30份;

大枣10-23份。

进一步地,还包括炙甘草10-23份;薏苡仁30-50份。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剂的型为片剂或粉剂。

中以半夏、干姜温中散寒,祛积除痞;枳实破气消滞;黄连、黄芩、蒲公英苦寒,清热解毒,祛邪止痛,党参、甘草健脾益气,调胃和中;煅乌贼骨制酸,敛疡。七粉活血化瘀,可以改善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与益气药配伍能促进组织修复和细胞再生。有文献报道,黄连、黄芩对对幽门螺杆菌有显著抑杀作用,党参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作用。黄连、黄芩、蒲公英等药物具有抗内毒素作用,可保护生物膜和细胞器,增加机体免疫功能,保护重要器官。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主证积分胃脘疼痛、脘腹胀满、胸闷、嗳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疗程结束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上述各项积分均显著降低,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各项积分均降低。

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均未发现异常变化。

本发明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可通过调节脑及胃内自主神经分泌紊乱,改善胃溃疡症状,保护胃黏膜,可以通过降低一氧化碳含量、抗氧化损伤、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胃黏膜,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能够控制胃黏膜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性增生,且能够保护胃黏膜、改善胃分泌功能及胃黏膜病理变化、调节胃肠动力功能,还具有抑制清除幽门螺杆菌的功效,比西药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包括重量配比如下的各组分:

半夏10份;

黄芩10份;

党参20份;

蒲公英15份;

柴胡6份;

甘草6份;

干姜5份;

煅乌贼骨15份;

白花蛇舌草15份;

大枣10份。

所述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剂型为粉剂。

每剂煎2次,每次加水800ml煎至150ml混匀后分2袋真空包装,早晚温服,每次1袋。

本实施例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可有效患者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抑制胃黏膜的炎症反应有关。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包括重量配比如下的各组分:

半夏20份;

黄芩30份;

党参38份;

蒲公英30份;

柴胡17份;

甘草18份;

干姜10份;

煅乌贼骨50份;

白花蛇舌草30份;

大枣23份;

炙甘草23份;

薏苡仁50份。

所述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剂型为片剂或粉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包括重量配比如下的各组分:半夏10‑20份;黄芩10‑30份;党参20‑38份;蒲公英15‑30份;柴胡6‑17份;甘草6‑18份;干姜5‑10份;煅乌贼骨15‑50份;白花蛇舌草15‑30份;大枣10‑23份。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可通过调节脑及胃内自主神经分泌紊乱,改善胃溃疡症状,保护胃黏膜,可以通过降低一氧化碳含量、抗氧化损伤、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胃黏膜,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

技术研发人员:隋骁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凌工二号(大连)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2
技术公布日:2018.03.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