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移联动按摩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9102发布日期:2018-07-13 17:47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移联动按摩椅架,尤其是一款采用单根电动推杆驱动的按摩椅架。



背景技术:

现有按摩椅的种类繁多,各具有特色,动作越多采用的电动推杆数量也越多,为此,制造业者为了简化制作难度和成本,开发出l形坐靠连体架的方案,虽然靠背垫与坐垫间夹角无法调节,但依然可以实现零重力的角度调节。而为了解决,按摩椅靠背调节时,触及背后的器物或墙体,制造业者又想出了平躺前移式结构来。

如专利申请号201220674433.1,公开一种前移式靠背可调座椅,包括有坐架和靠背架,其特征是还包括一底座,坐架通过轨道滑动定位在底座上,两者之间还设有驱动机构,借助该驱动机构驱动坐架前移或后退动作,所述底座两侧各设一条弧形滑槽,两条弧形滑槽相向且成对称结构;靠背架中下部通过销轴定位在坐架上,靠背架下端部两侧分别安装有滚轮,两滚轮分别落在两条弧形滑槽中,形成活动限位。本发明借助坐架带动靠背架前移的同时,联动靠背架后倾调节,达到不占后部空间的目的。但也存在不足,如坐架角度恒定,使得零重力效果不明显;坐架前端需设置着地脚轮,易造成地板的磨损,也增加不必要的阻力;两侧设置的弧形滑槽,对称加工要求高。

如何优化现有结构,使得电动推杆驱动更为直接的结构,即成为本发明研究对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坐垫架和靠背架轴定位在滑动架上,由滑动架前后移动,驱动坐垫架和靠背架改变角度的前移联动按摩椅架。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前移联动按摩椅架,包括有腿脚架、坐垫架、靠背架、落地架、电动推杆和撑开杆组;所述撑开杆组设置在靠背架下端部与坐垫架前部之间,由倾斜靠背架驱动坐垫架和腿脚架的抬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滑动架和联动杆组;所述滑动架两侧与落地架两侧通过滑动配合定位,并在落地架与滑动架之间设置有电动推杆,在电动推杆作用下滑动架能沿着落地架做前后移动;所述坐垫架后部、靠背架中下部通过销轴定位在滑动架后部,靠背架下端部与滑动架前部间设置有联动杆组;所述联动杆组包括有上杆件、下杆件和竖杆件,竖杆件中部铰接在滑动架前部、上端部与上杆件一端铰接、下端部与下杆件一端铰接,上杆件另一端铰接在靠背架下端部,下杆件另一端铰接在落地架上,竖杆件跟随滑动架前后移动时,上端部产生前后摆动牵引靠背架绕销轴定位点摆动。

所述滑动配合定位是指落地架两侧平行梁上设置有滑轮、滑动架两侧设置有轨槽,依轨槽搭设在滑轮上,形成滑动配合结构。

所述滑轮设置在平行梁外侧面,滑动架两侧的轨槽为匚字形结构,成相向分布,一匚脚面搭设在滑轮上,另一匚脚面扣在滑轮下侧,形成滑动定位结构。

所述滑轮设置在平行梁顶面,滑动架两侧的轨槽为匚字形结构,成相向分布,一匚脚面直接搭设在平行梁顶面滑轮上、另一匚脚面扣在平行梁下侧,形成滑动定位结构。

所述电动推杆设置在落地架和滑动架中间位置,联动杆组为两组,分立在电动推杆两侧。

本发明采用一根电动推杆,结构简单合理,驱动直接可靠,电动推杆提供滑动架前后移动的动力,再由滑动架承载坐垫架和靠背架前移,在靠背架放平时,而不占用后部空间,再配合撑开杆组和联动杆组,在靠背架角度调节时,又同步实现对坐垫架和腿脚架的联动调节,模拟出零重力角度状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按摩椅架坐姿立体示意图

图2为按摩椅架零重力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3为按摩椅架坐姿分解示意图

图4为按摩椅架坐姿状态侧视示意图

图5为按摩椅架零重力状态侧视示意图

其中

1—落地架11—平行梁12—滑轮2—滑动架

21—轨槽3—坐垫架4—靠背架5—腿脚架

6—电动推杆7—撑开杆组71—顶杆72—摆杆

73—滚轮8—联动杆组81—上杆件82—下杆件

83—竖杆件9—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前移联动按摩椅架,包括有落地架1、滑动架2、坐垫架3、靠背架4、腿脚架5、电动推杆6、撑开杆组7和联动杆组8。

滑动架2两侧与落地架1两侧通过滑动配合定位,并在落地架1与滑动架2之间设置有电动推杆6,在电动推杆6作用下滑动架2能沿着落地架1做前后移动。上述滑动配合定位是指落地架1两侧平行梁11上设置有滑轮12、滑动架2两侧设置有轨槽21,依轨槽21搭设在滑轮上12,形成滑动配合结构。具体有以下两种方案:

其一、如图3,滑轮12设置在平行梁11外侧面,滑动架2两侧的轨槽21为匚字形结构,成相向分布,一匚脚面搭设在滑轮12上,另一匚脚面扣在滑轮12下侧,形成滑动定位结构,也即避免滑动架2与落地架1分离。

其二、滑轮12设置在平行梁11顶面,滑动架2两侧的轨槽21为匚字形结构,成相向分布,一匚脚面直接搭设在平行梁顶面滑轮12上、另一匚脚面扣在平行梁11下侧或侧面设置的限位凸条上,形成滑动定位结构。

坐垫架3后部、靠背架4中下部通过销轴9定位在滑动架2后部,本实例是在一个销轴9上定位三者,也可以分别通过轴定位,只要保持坐垫架3和靠背架4为单轴定位即可,方便角度的调节。

撑开杆组7设置在靠背架4下端部与坐垫架3前部之间,由倾斜靠背架4驱动坐垫架3和腿脚架5的抬升;该撑开杆组7包括有顶杆71和摆杆72,顶杆71一端铰接在靠背架4下端部,另一端铰接在摆杆72中部,摆杆72上端部铰接在坐垫架3前部,下端部带有一滚轮73,该滚轮73抵触在腿脚架5背部。靠背架4往平躺方向倾斜时,通过顶杆71将摆杆72顶起,由摆杆72将腿脚架5抬升,随着抬升角度变大,进而顶杆71将坐垫架3顶起,实现腿脚架5和坐垫架3与靠背架4的联动。

联动杆组8设置在靠背架4下端部与滑动架2前部间;该联动杆组8包括有上杆件81、下杆件82和竖杆件83,竖杆件83中部铰接在滑动架2前部、上端部与上杆件81一端铰接、下端部与下杆件82一端铰接,上杆件81另一端铰接在靠背架4下端部,下杆件82另一端铰接在落地架1上,竖杆件83跟随滑动架2前后移动时,上端部产生前后摆动,牵引靠背架4绕销轴9的定位点摆动,实现从图4坐姿调节至图5平躺的变化;而靠背架4又通过撑开杆组7,将腿脚架5和坐垫架3联动抬升起,实现人体处于零重力的角度。

为了达到平衡驱动,电动推杆6设置在落地架1和滑动架2中间位置,联动杆组8为两组,分立在电动推杆6两侧。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移联动按摩椅架,包括有腿脚架、坐垫架、靠背架、落地架、电动推杆和撑开杆组;撑开杆组设置在靠背架下端部与坐垫架前部之间,由靠背架驱动坐垫架和腿脚架的抬升;其中:还包括一滑动架和联动杆组;滑动架与落地架滑动配合定位,并由电动推杆驱动滑动架能沿着落地架做前后移动;坐垫架后部、靠背架中下部通过销轴定位在滑动架后部,靠背架下端部与滑动架前部间设置有联动杆组,通过联动杆组牵引靠背架绕销轴定位点摆动,实现角度调节。本发明采用一根电动推杆,提供坐垫架和靠背架前后移动动力,靠背架调节时不占用后部空间,再配合撑开杆组和联动杆组,同步实现对坐垫架和腿脚架的联动调节,模拟出零重力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林学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林学金
技术研发日:2018.01.15
技术公布日:2018.07.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