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节流速的输液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9138发布日期:2018-09-11 17:03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调节流速的输液滴管。



背景技术:

现在多数人的生活节奏都较快,工作压力大,因此很多人都处于非健康或亚健康状态,而因此得病的现象也与日俱增,且多出现为年轻化。感冒发烧为最常见不过的病症,症状轻时可吃药缓解,稍重则需要打针输液,现在各个诊所和医院几乎天天可见输液打点滴的病人,因此输液器则显得特别常用且重要。

输液管中重要的一部分为滴管,起到缓冲和控制药液的功能,但现有的滴管大多为简单的管状结构,不具有药液流速调节和启停的控制作用,因此药液流速或者输液停止需要医生护士或者病人自己手动调节,但病人在输液过程中很多都会睡觉休息,不能时刻关注输液进度,当药液输完时会有回血的风险,这就显得比较麻烦,因此现在需要一种可以智能调节药液流速和自动停止输液的滴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调节流速的输液滴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调节流速的输液滴管,包括滴管本体,所述滴管本体内设置有隔层,所述隔层将滴管本体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体,上腔体为存液腔,下腔体为调节腔,所述存液腔上端设置有药液入口,所述药液入口与存液腔相通,所述调节腔底端设置有药液出口。

进一步,所述存液腔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一和液位传感器二,所述液位传感器一设置在液位传感器二上部。

进一步,所述调节腔内设置有调节管和调节凸轮,所述调节管左侧的调节腔内壁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调节管接触,所述隔层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调节管上端通过隔层上的通孔与存液腔相连通,所述调节管下端与药液出口相连通,所述调节管右侧设置有调节凸轮,所述调节凸轮输入端设置有微型电机,所述调节凸轮下方设置有微电机控制器和微型电池,所述微型电池与微电机控制器电气连接,所述微型电机以及液位传感器一和液位传感器二都与微电机控制器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滴管本体为圆柱状空腔。

优选地,所述调节管内径与药液入口和药液出口的内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存液腔的体积小于调节腔的体积。

优选地,所述调节管为pvc软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流速的输液滴管,药液的流速和输液停止不需要医生护士或者病人自己手动调节,具有自动药液流速调节和启停的控制作用,当病人在输液过程中休息时,不必要时刻关注输液进度,可减轻病人的负担,并且当药液输完时也不会有回血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调节凸轮处于原始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调节凸轮处于半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调节凸轮处于全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滴管本体;11-隔层;12-存液腔;13-调节腔;14-支撑架;21-药液入口;22-调节管;23-药液出口;31-液位传感器一;32-液位传感器二;33-调节凸轮;34-微型电机;35-微电机控制器;36-微型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自动调节流速的输液滴管,包括滴管本体1,滴管本体1内设置有隔层11,隔层11将滴管本体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体,上腔体为存液腔12,下腔体为调节腔13,存液腔12上端设置有药液入口21,药液入口21与存液腔12相通,调节腔13底端设置有药液出口23。

进一步,存液腔12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一31和液位传感器二32,液位传感器一31设置在液位传感器二32上部。

进一步,调节腔13内设置有调节管22和调节凸轮33,调节管22左侧的调节腔13内壁上设置有支撑架14,支撑架14与调节管22接触,隔层11上设置有通孔,调节管22上端通过隔层11上的通孔与存液腔12相连通,调节管22下端与药液出口23相连通,调节管22右侧设置有调节凸轮33,调节凸轮33输入端设置有微型电机34,调节凸轮33下方设置有微电机控制器35和微型电池36,微型电池36与微电机控制器35电气连接,微型电机34以及液位传感器一31和液位传感器二32都与微电机控制器35电气连接。

优选地,滴管本体1为圆柱状空腔。

优选地,调节管22内径与药液入口21和药液出口23的内径相同。

优选地,存液腔12的体积小于调节腔13的体积。

优选地,调节管22为pvc软管。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自动调节流速的输液滴管时,将滴管本体1的药液入口21和药液出口23分别与输液管相连接,打开微电机控制器35,微电机控制器35通过微型电池36为微型电机34以及液位传感器一31和液位传感器二32供电,并接收液位传感器一31和液位传感器二32的电信号,通过信号处理控制微型电机34的动作。当药液位置高于液位传感器一31位置时,表示药液还充足,不必限制流速,此时液位传感器一31和液位传感器二32同时给微电机控制器35发送信号,微电机控制器35控制微型电机34不动作,即调节凸轮33处于图1的位置;当药液位置低于液位传感器一31且高于液位传感器二32时,表示药液已不充足,需要限制流速,此时液位传感器一31不发信号,液位传感器二32发信号,微电机控制器35控制微型电机34动作,即调节凸轮33处于图2的位置,限制调节管22一半的流速;当药液位置处于液位传感器二32以下时,表示药液已即将输完,需要停止输液,此时液位传感器一31和液位传感器二32都不发送信号,微电机控制器35控制微型电机34动作,即调节凸轮33处于图3的位置,调节管22基本被完全封死,停止输液。

如此,便可实现智能控制药液流速的调节和输液的停止,同时避免了病人不注意导致回血的风险。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流速的输液滴管,包括滴管本体,滴管本体内设置有隔层,隔层将滴管本体分隔为存液腔和调节腔,存液腔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一和液位传感器二,调节腔内设置有调节管和调节凸轮,调节管右侧设置有调节凸轮,调节凸轮输入端设置有微型电机,调节凸轮下方设置有微电机控制器和微型电池,微型电池与微电机控制器电气连接,微型电机以及液位传感器一和液位传感器二都与微电机控制器电气连接。本发明具有自动药液流速调节和启停的控制作用,当病人在输液过程中休息时,不必要时刻关注输液进度,可减轻病人的负担,并且当药液输完时也不会有回血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州市联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03
技术公布日:2018.09.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