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30892发布日期:2018-12-01 00:18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是一种运动医学领域暴力损伤,常见于车祸伤或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运动损伤。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切口膝关节后部对骨折块进行固定,但是由于膝关节后部血管和神经分布丰富,很容易造成损伤,临床治疗中难度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固定装置,包括手柄、长筒、牵引绳、骨块复位固定机构,所述长筒一端设置手柄,手柄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手柄内腔与所述长筒内部相互连通,所述长筒另一端配合安装骨块复位固定机构,牵引绳一端依次穿过所述手柄内腔和长筒内腔与所述骨块复位固定机构连接。

所述骨块复位固定机构包括顶板、短筒和若干卡条,所述顶板一侧设置短筒,所述短筒一端设置于所述长筒内,所述短筒与所述长筒为螺纹连接,所述若干卡条沿短筒外侧环形分布于所述顶板一侧,所述若干卡条一端均与所述顶板铰接。

所述长筒外侧一圈间隔设置若干正齿钩,所述若干卡条末端均设置有负齿钩,所述正齿钩与所述负齿钩相互钩卡。

所述顶板一侧设置有内六方。

所述牵引绳尾端配合安装卡扣。

所述卡扣包括外圆片和设置于外圆片一侧的圆柱体,所述卡扣上轴向设置两个通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胫骨一侧向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处方向上钻取一个通道,将长筒插入这个通道中,同时使骨块复位固定机构到达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处附近,取出长筒,操作者拉动牵引绳,牵引绳拉动骨块复位固定机构,使骨块复位固定机构将骨折块拉回复位,最后将牵引绳尾端固定在胫骨外部,完成手术,本发明反其道而行,在不需要手术切开膝关节后部的情况下,将骨折处复位固定,摒弃了传统的在切口膝关节后部对骨折块进行固定,造成膝关节后部血管和神经损伤的问题,提高了治愈率,不影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其中,我们借鉴了雨伞的结构特点,将骨块复位固定机构设计为能够像雨伞一样打开的形式,在骨块复位固定机构达到患处时,使若干卡条打开,卡条就像伞一样,扣罩在骨折块上,此时通过拉紧牵引绳,使得若干卡条将骨折块卡紧拉动复位,为了在将骨块复位固定机构送入胫骨过程中,防止骨块复位固定机构在长筒上晃动或者脱落,我们将骨块复位固定机构的短筒与长筒相互螺纹连接固定,并且为了防止骨块复位固定机构送入胫骨过程中时,保证卡条的固定,我们在长筒的外侧设计了一圈间隔设置的若干正齿钩,而若干卡条末端又设置有负齿钩,正齿钩与负齿钩相互钩卡,保证了卡条的固定,而在骨块复位固定机构达到患处后,为了使正齿钩与负齿钩相互脱离,必须有一个旋转的力,使得正齿钩与负齿钩相互旋转脱开,此时,只要旋转手柄,继而使得长筒旋转,正齿钩与负齿钩相互脱离,此时,由于骨块复位固定机构的短筒与长筒相互螺纹连接固定,在长筒旋转的同时,短筒与长筒也脱离,为了使牵引绳拉紧骨块复位固定机构后,将牵引绳的尾端稳定固定,我们设计了卡扣,卡扣上轴向设置两个通孔,当牵引绳拉紧骨块复位固定机构后,将牵引绳的尾端穿过其中一个通孔后,打结固定,再将牵引绳弯折插入另外一个通孔中,达到固定牵引绳的作用,为了使牵引绳固定的更加稳定,我们借鉴了图钉的原理,我们将卡扣设计为由外圆片和设置于外圆片一侧的圆柱体组成的结构体,在实际使用时,圆柱体插入胫骨通道内,使得卡扣稳定的固定在胫骨上,在患者骨折处康复后,需要将本装置去除,此时,仅仅需要在膝关节后部与顶板相对应处,切开一个小口,将改锥插入顶板上的内六方中,同时胫骨前方切小口剪断胫骨前方的卡扣牵引绳,再将长筒再次插入胫骨骨道中,使长筒与短筒相互接触,转动改锥,顶板带动短筒转动,短筒随着长筒的内螺纹进入长筒,同时,卡条转动,正齿钩与负齿钩再次相互钩卡,最后,操作者手持手柄,将本发明取出,简单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长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固定装置,包括手柄1、长筒2、牵引绳6、骨块复位固定机构,长筒2一端设置手柄1,手柄1为空心管状结构,手柄1内腔与长筒2内部相互连通,长筒2另一端配合安装骨块复位固定机构,牵引绳6一端依次穿过手柄1内腔和长筒2内腔与骨块复位固定机构连接,牵引绳6尾端配合安装卡扣7,卡扣7包括外圆片和设置于外圆片一侧的圆柱体,卡扣7上轴向设置两个通孔,骨块复位固定机构包括顶板3、短筒4和若干卡条5,顶板3一侧设置短筒4,顶板3另一侧设置有内六方,短筒4一端设置于长筒2内,短筒4与长筒2为螺纹连接,若干卡条5沿短筒4外侧环形分布于顶板3一侧,若干卡条5一端均与顶板3铰接,长筒2外侧一圈间隔设置若干正齿钩,若干卡条5末端均设置有负齿钩,所述正齿钩与所述负齿钩相互钩卡。

本发明在使用时,在胫骨一侧向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处方向上钻取一个通道,将长筒2插入这个通道中,同时使骨块复位固定机构到达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处附近,旋转手柄1,继而使得长筒2旋转,正齿钩与负齿钩相互脱离,若干卡条5打开,卡条5就像伞一样,扣罩在骨折块上,同时,长筒2与短筒4旋转脱离,此时通过拉紧牵引绳6,使得若干卡条5将骨折块卡紧拉动复位,最后牵引绳6的尾端穿过卡扣7的其中一个通孔后,再将牵引绳6弯折插入另外一个通孔中,完成固定。

本发明共纳入46例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病例,其中采用本发明的实验组23例,通过切开膝关节后部进行复位螺钉内固定的对照组23例。

结果,实验组平均术中出血量20ml,对照组平均术中出血量100ml;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62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85min;两组在骨折愈合、骨折移位情况无明显差异,两组骨折均获得愈合,两组在术后hss评分、tegner评分、lysholm评分、kt-2000评分方面相当,但实验组能在术后较早的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并具有手术方法简便、快捷和创伤小的优势。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固定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后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固定装置,包括手柄、长筒、牵引绳、骨块复位固定机构,所述长筒一端设置手柄,手柄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手柄内腔与所述长筒内部相互连通,所述长筒另一端配合安装骨块复位固定机构,牵引绳一端依次穿过所述手柄内腔和长筒内腔与所述骨块复位固定机构连接,所述骨块复位固定机构包括顶板、短筒和若干卡条,所述顶板一侧设置短筒,所述短筒一端设置于所述长筒内,所述短筒与所述长筒为螺纹连接,所述若干卡条沿短筒外侧环形分布于所述顶板一侧,所述若干卡条一端均与所述顶板铰接。

技术研发人员:汉华;许田恩;滕元君;王红;夏亚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兰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5.30
技术公布日:2018.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