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黏膜病治疗照射用光纤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0549发布日期:2018-10-19 19:4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腔黏膜病治疗照射用光纤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口腔黏膜病的光动力治疗时,需要用光纤对口腔黏膜病损进行定点照射,需时较长,而且位置需要固定。现有的方式是:医务人员手持光纤进行照射,时间较长手臂容易疲劳,从而导致位置不准确,影响治疗效果;特别是,当需要双手持械进行检查时,还需要助手辅助,帮助照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口腔黏膜病治疗照射用光纤的支撑装置,使用方便,支撑稳固,可多维度调节光纤的位置和角度,提高照射精度,保证治疗效果,降低工作强度,节约人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的口腔黏膜病治疗照射用光纤的支撑装置,包括导引装置,所述导引装置的近端连接挠性支撑杆的一端,导引装置包括轴向通道,所述轴向通道的远端设有可开合的卡爪,所述卡爪配置有锁紧机构,卡爪的卡条沿轴向通道的轴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卡条的卡合面为内凹的弧面,所述弧面与光纤的外表面适配。

优选的,所述卡条与穿过轴向通道的光纤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轴向通道有两个,两个轴向通道的内径不同。

优选的,所述卡爪包括3个卡条,3个卡条周向等间隔排布。

优选的,其中一个轴向通道的内径为9~12mm,另一个轴向通道的内径为3~5mm。

优选的,所述挠性支撑杆为波纹管。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夹子。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底座,所述挠性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底座。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落地式支架,所述落地式支架包括竖直杆,所述竖直杆为方形杆。

本发明使用时,将光纤穿过轴向通道,采用卡爪紧固光纤,通过扳动挠性支撑杆调整好光纤出口的位置和照射角度,对准患者口腔,在治疗过程中提供稳定的照射;不同内径的轴向通道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光纤穿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使用方便,支撑稳固,保证照射的精度,提高治疗效果。

2、本发明可多维度调节光纤的位置和角度。

3、本发明可降低工作强度,节约人力。

4、本发明移动便捷。

5、两个内径不同的轴向通道可适用于不同直径的光纤。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引装置、11-轴向通道、12-卡爪、13-锁紧机构、2-挠性支撑杆、3-光纤、4-底座、5-落地式支架、51-竖直杆、52-支撑腿、53-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导引装置1,导引装置1的近端连接挠性支撑杆2的一端,导引装置1包括轴向通道11,轴向通道11的远端设有可开合的卡爪12,卡爪12配置有锁紧机构13,卡爪12的卡条沿轴向通道11的轴向设置,具体的,卡爪12包括3个卡条,3个卡条周向等间隔排布;使用时,光纤3穿过轴向通道11,卡条的卡合面制作成内凹的弧面,该弧面与光纤3的外表面适配,使得卡条与光纤3面接触;挠性支撑杆2可固定在其他现有设备上,比如治疗床等。

由于现阶段常用的光纤3有两种规格,一种直径为2mm左右,另一种直径为8mm左右,因此,在导引装置1上开设两个直径不同的轴向通道11,其中一个轴向通道的内径为9~12mm,另一个轴向通道的内径为3~5mm,分别适配上述两种规格的光纤3。

挠性支撑杆2可采用波纹管。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挠性支撑杆2的另一端连接底座4,使用时,底座4可放置在适当的台面上。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赘述。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采用夹子6将挠性支撑杆2夹在落地式支架5的竖直杆51上,竖直杆51制作为方形,便于牢固夹持挠性支撑杆2;竖直杆51下端连接支撑腿52,支撑腿52的底部连接脚轮53,脚轮53采用万向轮,方便移动落地式支架5。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赘述。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口腔黏膜病治疗照射用光纤的支撑装置,包括导引装置,导引装置的近端连接挠性支撑杆的一端,导引装置包括轴向通道,轴向通道的远端设有可开合的卡爪,卡爪配置有锁紧结构,卡爪的卡条沿轴向通道的轴向设置。本发明使用方便,支撑稳固,可多维度调节光纤的位置和角度,有望提高照射精度,降低工作强度,节约人力。

技术研发人员:但红霞;金鑫;曾昕;赵行;陈谦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6.05
技术公布日:2018.10.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