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血散寒膏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14487发布日期:2018-11-02 22:30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膏药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涉及一种活血散寒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风湿骨痛,肌体麻木,腰酸腿痛,皆因劳累过度、外伤与风寒湿邪侵袭所致。如不及时医治,病邪侵入经络或筋骨,腰背或腿膝酸痛加重,不能行走,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这些病症用一般的药物是无法彻底消除病源,尽管现在有多种治疗方法,如针灸、按摩、理疗、口服药物等,通过中药治疗可治本,且无毒副作用,被人们广泛认可,其中中药外治法主要是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药物施于皮肤、孔窍等部位,以发挥其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等作用,使失去平衡的脏腑得以重新调整和改善,从而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以达到治病的目的。现有的治疗这类病症的膏药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疗程长,见效慢,病情容易出现反复。

膏药通过皮肤发挥作用贴膏药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功效、主治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药直接敷贴于体表,而制作膏剂的药物大多气味较浓,再加入辛香走窜极强的引经药物,通过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脏腑,起到调气血、通经络、散寒湿,消肿痛等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见效快、疗效好、纯中药炮制的活血散寒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用于治疗风湿病。本发明药物是以下述原料药按特定方法熬成的膏药(重量份):水蛭5~15份、虻虫5~15份、秦艽10~30份、羌活10~30份、独活10~30份、藁本10~30份、蔓荆子10~30份、肉桂5~15份、当归20~40份、川芎20~40份、海风藤5~15份、桑枝5~15份、乳香5~15份、木香5~15份、桂枝10~30份、白芍20~40份、甘草10~30份、麻黄10~40份、生姜10~40份、白术10~30份、知母10~30份、防风5~15份、黄芪10~30份、川乌5~15份。所述辅料为油以及黄丹。

制作工艺

上药各为粗末,用香麻油6千克浸药在内,夏浸3日,冬浸半月,煎至黑枯色为度,去渣取汁,每6千克药油加黄丹2500克,徐徐投下,用槐、柳枝手搅,至滴水成珠,临用时加入,外敷患处,每日或隔日一换。功用:追风散寒、舒筋活血、适用于筋骨疼痛,四肢麻木、腰酸腿疼、风湿性关节炎及筋骨劳损、跌打后痛、麻、胀诸症。

本发明的各种药材中,水蛭:味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破血通经,逐瘀消癓,用于血瘀经闭,癓瘕痞块,中风偏瘫,扑跌损伤。虻虫:辛苦咸,寒。入肝经,逐瘀,破积,通经。秦艽:味辛、苦,性平。归胃、肝、胆经。有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退虚热的作用。羌活:味辛、苦,性温。入膀胱、肾经。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独活:味辛、苦,性微温。归肾、膀胱经。祛风除湿,痛痹止痛。藁本:归膀胱经。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表证,巅顶疼痛,风湿痹痛。蔓荆子:味辛、苦,性微寒。归肺、膀胱、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除湿处关节。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川芎:味辛,温,入肝、胆经。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海风藤:味辛、苦,性微温。归肝经。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桑枝:味微苦,性平。入肺、肾二经。有祛风湿,利关节的作用。乳香:辛、苦,温。归心、肝、脾经。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木香: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行气止痛,健脾消食。桂枝:味辛、甘,性温。归肺、心、膀胱经。发汗解表、散寒止痛、通阳化气。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麻黄:辛、微苦,温。肺经、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知母:苦,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肺、脾、肝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附子:味辛、甘,性大热。归心、肾、脾经。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黄芪:性温,味甘。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川乌:味辛、苦,性热.、归心、肝、肾、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蛭虻归草汤:破血逐瘀,补血益气。

羌活胜湿汤:为祛湿剂,具有祛风,胜湿,止痛之功效。主治风湿在表之痹证。肩背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临床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症、强直性脊柱炎等属风湿在表者。

蠲痹汤:治中风身体烦痛,项背拘急,手足冷痹,腰膝沉重,举动艰难。

桂枝芍药知母汤:主要功能是祛风除湿、通阳散寒、佐以清热。主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

乌头汤:主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小儿风湿性舞蹈病、坐骨神经炎、椎管狭窄、腰腿痛等属上述证机者。

使用该膏药治疗不同疾病,疗效如下:

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偏瘫、手足麻木、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肩周炎、风湿性心脏病、骨痛风湿瘫痪、软组织损伤、筋骨损伤、骨节病等。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活血散寒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膏药所采用的中药是经精心选择的以水蛭、虻虫、秦艽、羌活、独活等20余种药材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纯中药膏药,将上述药物进行科学组合后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具有舒筋活络、散寒定痛功效。从而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肩周炎等骨节病。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膏药,可以达到一种膏药可同时治疗多种疾病的目的,该膏药使用的药物常见易得,成本低廉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的认同。

技术研发人员:景进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仁安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9
技术公布日:2018.11.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