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导管及血管内电动钻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60312发布日期:2018-11-24 12:07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导管及血管内电动钻通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微导管及血管内电动钻通系统。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已逐渐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早已成为现代社会发病率、致残率最高的疾病。目前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已经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微导管,作为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已得到广泛应用,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常用的一种微导管,包括管座11和扩散应力管12、管身13和橡皮头14,所述管身一端与管座连接,另一端与橡皮头连接,所述扩散应力管套于管身的与管座连接的位置,并固定于管座上。这种结构的微导管,通过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导管,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导管,包括管座、管身和金属头,所述管身一端与管座连接,另一端与金属头连接,所述管身头端的直径小于尾端的直径,所述金属头的头端的直径小于尾端的直径,所述金属头的表面设置有螺纹。

可选的,还包括扩散应力管,所述扩散应力管套于管身的与管座连接的位置,并固定于管座上。

可选的,所述金属头为梭形头。

可选的,所述金属头的孔内设置有超滑涂层。

可选的,所述超滑涂层为ptfe涂层。

可选的,所述管身由头端至尾端的直径渐变增大。

本发明提供的微导管,在遇到结石等不容易通过的病变阻碍导管前行时,可以通过正向旋转管座使金属头借助螺纹钻入结石,钻不动时可以逆向旋转管座后再正向旋转管座,如此穿过病变组织,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的微导管通过性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血管内电动钻通系统,包括上述的微导管和电机,所述微导管的管座与电机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机与所述管座可拆卸连接。



本技术:
提供的血管内电动钻通系统,设置电机配合上述微导管结构,通过电机代替手动推送,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的一种微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微导管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微导管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其中,管座-11;扩散应力管-12;管身-13;金属头-14;螺纹-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详细描述。

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导管,参见图2,包括管座11、管身13和金属头14,管座优选为透明的带有鲁尔接头的工程塑料注塑而成,可用于与其它带有鲁尔接头的产品连接,金属头优选使用铂也就是白金制作,所述管身一端与管座连接,另一端与金属头连接,其连接可以使用现有的方式比如过盈连接、一体成型等,管身头端的直径小于尾端(也就是靠近管座的一端)的直径,可以使用现有的钢丝编织的方式制作,优选的,所述管身由头端至尾端的直径渐变增大,使金属管身的两端平滑过渡,头端优选为1.2f直径,尾端优选为2.7f直径管身,长度一般制作为140-150厘米,这种渐变结构使力量更容易从尾部传送导到头端,尾部推送更有力,为了进一步提高推送的稳定性及尾部推动力,参见图3,该微导管还包括扩散应力管12,所述扩散应力管套于管身的与管座连接的位置,并固定于管座上,所述金属头的头端的直径小于尾端的直径,所述金属头的表面设置有螺纹15。

本发明提供的微导管,在遇到结石等不容易通过的病变阻碍导管前行时,可以通过正向旋转管座使金属头借助螺纹钻入结石,钻不动时可以逆向旋转管座后再正向旋转管座,如此穿过病变组织,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的微导管通过性强。

此外,通过使用金属头代替橡皮头,并且在金属头上设置螺纹,使头部硬度高、可塑性强,在管座旋转时,头部不容易变形,断裂。

另外,橡皮头由于具有弹性,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变形,从而使其与管身连接不牢固,容易脱落,并且变形时有时会挤压导丝,将导丝夹住,使导丝不容易通过,使用金属头解决了这一问题。

本申请中,金属头优选为梭形头,以利于金属头钻通病变。

现有的微导管,橡皮头的用于穿导丝的孔内壁穿导丝时由于导丝与内壁摩擦,因此导丝不是很容易穿过,为此,申请人在所述金属头的孔内设置有超滑涂层,所述超滑涂层优选为ptfe(聚四氟乙烯)涂层,这样,减小了导丝与金属头的孔的内壁的摩擦,更容易穿导丝,当然也可以在微导管的管身、管座的穿导丝的孔内设置超滑涂层,以便于穿导丝。

实施例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血管内电动钻通系统,包括上述的微导管和电机,所述微导管的管座与电机连接,管座和电机的连接可以使用现有的方式,比如通过轴套将电机轴和管座连接,优选使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比如在电机轴上固定与上述的鲁尔接头配合的鲁尔接头,这样可以给多个微导管配备一台电机即可,电机转速一般限制在0-200转/分钟,通过电池供电,电机优选使用现有的智能电机,或使用现有的控制器控制电机的正反转、转速等,此处不走具体限定。

本申请提供的血管内电动钻通系统,设置电机配合上述微导管结构,通过电机代替手动推送,使用更方便。

上述实施例只是发明的例示,不应当以说明书及附图的例示性实施例描述限制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作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导管,包括管座、管身和金属头,所述管身一端与管座连接,另一端与金属头连接,所述管身头端的直径小于尾端的直径,所述金属头的头端的直径小于尾端的直径,所述金属头的表面设置有螺纹。本发明提供的微导管,在遇到结石等不容易通过的病变阻碍导管前行时,可以通过正向旋转管座使金属头借助螺纹钻入结石,钻不动时可以逆向旋转管座后再正向旋转管座,如此穿过病变组织,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的微导管通过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董鹏;牛铁生;成正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董鹏;牛铁生;成正辉
技术研发日:2018.09.06
技术公布日:2018.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