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风寒外袭型荨麻疹的外用药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35838发布日期:2018-11-14 02:22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风寒外袭型荨麻疹的外用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临床上较为常见。临床表现:基本损害为皮肤出现风团。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风团逐渐蔓延,融合成片,由于真皮乳头水肿,可见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少数可延长至数天后消退,不留痕迹。皮疹反复成批发生,以傍晚发作者多见。风团常泛发,亦可局限。有时合并血管性水肿,偶尔风团表面形成大疱。

风寒外袭型荨麻疹,疹块颜色淡或苍白,多在吹风或受凉时发作或加重,接触冷水时尤易发作,在暖热环境中即逐渐消退,可有低热,舌苔薄白。现代医学对此症的治疗一般以抗过敏药,抗组织胺药及应用激素治疗,但存在着副作用大,疗效较差等弊端。

我国有着极为丰富的中医药宝库,中药以其疗效好、副作用小、资源丰富等特点而备受人们的青睐,为了克服西医治疗风寒外袭型荨麻疹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中药资源研制有效的风寒外袭型荨麻疹药物是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安全无毒副作用、疗效好,具有祛风散寒、调和营卫功效的防治风寒外袭型荨麻疹的外用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防治风寒外袭型荨麻疹的外用药酒,由以下原料制成:丹参、何首乌、防风、荆芥、白鲜皮、乌梢蛇、乌梅、苍术、凤仙花。

优选的,所述防治风寒外袭型荨麻疹的外用药酒,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丹参10-20份、何首乌15-25份、防风10-20份、荆芥10-15份、白鲜皮10-20份、乌梢蛇15-20份、乌梅10-20份、苍术10-20份、凤仙花10-20份。

优选的,所述防治风寒外袭型荨麻疹的外用药酒,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丹参15份、何首乌20份、防风15份、荆芥12份、白鲜皮15份、乌梢蛇18份、乌梅15份、苍术15份、凤仙花15份。

制备上述防治风寒外袭型荨麻疹的外用药酒的方法如下所述:按比例取丹参、何首乌、防风、荆芥、白鲜皮、乌梢蛇、乌梅、苍术、凤仙花,烘干,捣碎,加入500-1500ml55-65度白酒,浸泡10-15天后得药酒,涂抹患处即可。

本发明制剂中有关药物成分主要功能与配置。

本发明中的丹参,性味苦,微温。含丹参酮甲、乙、丙色素,维生素e等。祛瘀生新,活血调经,安神宁心,益气养血。主治心绞痛,心腹邪气,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瘀血腹痛。

本发明中的何首乌,性味苦、甘、涩,温。含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及脂肪,淀粉,糖类,卵磷脂等。补肝肾,敛精气,壮筋骨,养气血,乌须发,通便,解毒。主治生何首乌用于肠燥便秘,肠痈,瘰疬。制何首乌用于肝肾两虚,失眠健忘,心悸,阴虚遗精,崩带,腰膝酸痛,痔漏,须发早白,久疟等。

本发明中的防风,性味辛、甘,温。含挥发油,甘露醇,酚性物质,多糖等。发表,祛风,胜湿。主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周身疼痛,风湿痹痛,四肢挛急。

本发明中的荆芥,性味辛,温。含挥发油。发表祛风,理血。主治外感风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疗毒,产后血晕,吐血,衄血,便血,崩漏。

本发明中的白鲜皮,性味苦,寒。含白鲜皮碱,白鲜皮内脂,皂甙,挥发油,黄柏酮等。清热燥湿,袪风,解毒。主治湿热疮毒,遍身湿热疮毒,遍身脓窼,黄水淋漓,皮肤瘙痒,疮癣疥癞,阴部肿痛。

本发明中的乌梢蛇,性味甘,平,有小毒。含蛋白质,脂肪等。袪风湿,定惊痫,通经络。主治风湿关节痛,麻林不仁,半身不遂,惊痫,疥癣,小儿麻痹。

本发明中的乌梅,性味酸,涩,温。含枸橼酸,苹果酸,琥珀酸等。敛肺,涩肠,生津,杀虫。主治久咳,久痢,便血,尿血,血崩,蛔厥,呕吐,烦渴。

本发明中的苍术,性味辛、苦,温。含挥发油,维生素等。健脾燥湿,散郁辟秽。主治寒湿吐泻,心腹胀满,水肿胀满,风寒湿痹,夜盲,湿痰甾饮。

本发明中的凤仙花,性味苦、辛,平。含归肝经。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挛缩,寒湿脚气。外用治疗疮癣肿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风寒外袭型荨麻疹的病因病机为禀赋不受或因平素体虚为表不固,复感风寒之邪,蕴积肌肤,致使营卫不和而发病。本发明采用常用中药,依据中医药理论,通过科学配伍,能够充分发挥各个中药成分的药效,具有祛风散寒、调和营卫的功效,不仅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而且所得外用药酒安全无毒副作用、疗效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防治风寒外袭型荨麻疹的外用药酒,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丹参10份、何首乌15份、防风10份、荆芥10份、白鲜皮10份、乌梢蛇15份、乌梅10份、苍术10份、凤仙花10份。

制备上述防治风寒外袭型荨麻疹的外用药酒的方法如下所述:按比例取丹参、何首乌、防风、荆芥、白鲜皮、乌梢蛇、乌梅、苍术、凤仙花,烘干,捣碎,加入500ml55度白酒,浸泡10天后得药酒,涂抹患处即可。

实施例2

一种防治风寒外袭型荨麻疹的外用药酒,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丹参15份、何首乌20份、防风15份、荆芥12份、白鲜皮15份、乌梢蛇18份、乌梅15份、苍术15份、凤仙花15份。

制备上述防治风寒外袭型荨麻疹的外用药酒的方法如下所述:按比例取丹参、何首乌、防风、荆芥、白鲜皮、乌梢蛇、乌梅、苍术、凤仙花,烘干,捣碎,加入1000ml60度白酒,浸泡12天后得药酒,涂抹患处即可。

实施例3

一种防治风寒外袭型荨麻疹的外用药酒,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丹参20份、何首乌25份、防风20份、荆芥15份、白鲜皮20份、乌梢蛇20份、乌梅20份、苍术20份、凤仙花20份。

制备上述防治风寒外袭型荨麻疹的外用药酒的方法如下所述:按比例取丹参、何首乌、防风、荆芥、白鲜皮、乌梢蛇、乌梅、苍术、凤仙花,烘干,捣碎,加入1500ml65度白酒,浸泡15天后得药酒,涂抹患处即可。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风寒外袭型荨麻疹的外用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所述药酒主要由丹参、荆芥、白鲜皮、乌梅、凤仙花等9种原料药制成。本发明采用常用中药,依据中医药理论,通过科学配伍,能够充分发挥各个中药成分的药效,具有祛风散寒、调和营卫的功效,不仅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而且所得外用药酒安全无毒副作用、疗效好。

技术研发人员:常变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变竹
技术研发日:2018.08.03
技术公布日:2018.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