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术后冷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7870发布日期:2019-01-16 07:11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术后冷敷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骨科术后冷敷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术后循环冰水式冷敷装置。



背景技术:

骨科术后,一般需要用冷敷的办法来降低患处的温度,达到止血止痛消肿的目的,目前常常采用敷冰袋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容易冻伤患处,不能持久保持一个合适的冷却温度。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已经出现了新方法,采用冷却控制装置控制冷敷的温度,有的采用冷却器制冷,制冷原理和空调冰箱原理一致,缺点是体积庞大笨重;有的采用半导体制冷器制冷,采用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调节,以上两种结构都有结构复杂,造价高,操作复杂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完全满足冷敷医疗要求,可持久制冷、不冻伤患处、结构简单、操作简单、造价低廉的冷敷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骨科术后冷敷设备,包括水箱、水泵、水管和冷敷袋,水箱的出水口和水泵的进水口用水管相连,水泵的出水口和冷敷袋的进水口用水管相连,冷敷袋的出水口和水箱的进水口用水管相连,水泵提供动力使水在水箱和冷敷袋之间循环流动,水箱具有开口,通过开口能够向水箱内投放冰块,水箱里面装有水,通过投放冰块的数量和时间可以保证流经冷敷袋的水温持久保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

所述冷敷袋包括进水端主水管、出水端主水管、冷却支路水管和布套,多条冷却支路水管平行排列,多条冷却支路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出水端主水管和进水端主水管相连,采用多条冷却支路水管的目的,是让冷却水流经多条支路水管形成的区域,以保证整个区域均有良好冷敷效果。进水端主水管、出水端主水管和冷却支路水管放在布套内,进水端主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端主水管的出水口伸出布套外,布套可拆换,避免患处的血水弄脏冷却支路水管、出水端主水管和进水端主水管,同时布套起到良好亲肤作用,有利于保护好患处,同时增强患者的舒适感。

所述进水端主水管截面为扁平结构,所述出水端主水管截面为扁平结构,所述冷却支路水管为圆管结构,进水端主水管截面的高度和出水端主水管截面的高度相等,所述高度和冷却支路水管的直径相等,保证了冷敷袋内部所有水管组成的冷却平面能与肌肤平面良好接触,起到制冷效果均匀的作用;不会出现由于冷敷袋内部水管高低不一,部分冷却支路水管不能接触皮肤表面,导致制冷不均匀的不良效果。进水端主水管内腔截面面积与出水端主水管内腔截面面积相等,进水端主水管内腔截面面积与所有冷却支路内腔截面面积之和相等,这样可以保证从进水端主水管流进来的水流,均匀分布在每一个冷却支路水管中,起到均匀制冷的作用。

水箱开口上有堵盖,堵盖与水箱之间为螺纹连接,堵盖底部有胶垫,拧上堵盖后,当水箱倾倒时,胶垫可以防止水箱漏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完全满足冷敷医疗要求,具有可持久制冷、不冻伤患处、结构简单、操作简单、造价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骨科术后循环冰水式冷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冷敷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水箱2-水泵3-冷敷袋4-水管11-堵盖31-进水端主水管32-冷却支路水管33-出水端主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一种骨科术后循环冰水式冷敷装置,包括水箱1、水泵2、水管4、和冷敷袋3,水箱1的出水口和水泵2的进水口用水管4相连,水泵2的出水口和冷敷袋3的进水口用水管4相连,冷敷袋3的出水口和水箱1的进水口用水管4相连,水箱1的出水口位于水箱1的底部,水箱1的进水口位于水箱1的上部,水泵2通过橡皮条捆绑固定在水箱1外壁上,由于水泵2工作时有振动,橡皮条捆绑的方式可以使固定更牢固持久,橡皮条的弹性可以吸收部分振动能量,当水泵2需要更换时,更换操作也非常容易。水箱1开口上有堵盖11,堵盖11与水箱1之间为螺纹连接,堵盖11底部有胶垫,拧上堵盖11后,当水箱1倾倒时,胶垫可以防止水箱1漏水。

如图1-2,冷敷袋3包括进水端主水管31、出水端主水管33、冷却支路水管32和布套;进水端主水管31、出水端主水管33和冷却支路水管32均为弹性和柔韧性好的材料制成,这样既能保证冷却水的顺利流动,又能将冷敷袋3贴合皮肤固定在患处。多条冷却支路水管32平行排列,多条冷却支路水管32的两端分别与出水端主水管33和进水端主水管31相连,水流能够从a端流入进水端主水管31,然后流经多条冷却支路水管32,然后汇集在出水端主水管33从b端流出,采用多条冷却支路水管32的目的,是让冷却水流经多条支路水管32形成的区域,以保证整个区域均有良好冷敷效果。进水端主水管31、出水端主水管33和冷却支路水管32放在布套内,进水端主水管31的a端进水口和出水端主水管33的出b端出水口伸出布套外,布套可拆换,避免患处的血水弄脏冷却支路水管32、出水端主水管33和进水端主水管31,同时布套起到良好亲肤作用,有利于保护好患处,同时增强患者的舒适感。进水端主水管31截面为扁平结构,出水端主水管33截面为扁平结构,冷却支路水管32为圆管结构,进水端主水管31截面的高度和出水端主水管33截面的高度相等,所述高度和冷却支路水管32的直径相等,保证了冷敷袋3内部所有水管组成的冷却平面能与肌肤平面良好接触,起到制冷效果均匀的作用;不会出现由于冷敷袋3内部水管高低不一,部分冷却支路水管32不能接触皮肤表面,导致制冷不均匀的不良效果。进水端主水管31内腔截面面积与出水端主水管33内腔截面面积相等,进水端主水管31内腔截面面积与所有冷却支路32内腔截面面积之和相等,这样可以保证从进水端主水管31流进来的水流,均匀分布在每一个冷却支路水管32中,起到均匀制冷的作用。

使用时,如图1-2,给冷敷袋3换上干净的布套,将冷敷袋3用绑带轻轻固定在患处皮肤上,使冷敷袋3和皮肤良好贴合,然后向水箱1内投入适量冰块,

将水泵2通电,水流就在水泵2的驱动下,从水箱1下部的出水口流出,经水泵2从冷敷袋3的a端流入,依次流经进水端主水管31、冷却支路水管32、出水端主水管33,然后从b端流出,经水管4流回水箱,水流这样循环流动,对患处起到持续降温的作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科术后冷敷装置。本发明主要包括水箱、水泵和冷敷袋;水箱、水泵和冷敷袋之间用水管串联在一起,当水泵接通电源后提供动力,使水在冷敷袋和水箱之间循环流动,向水箱内添加冰块,可控制冷敷袋的温度,本冷敷装置完全满足术后冷敷的医疗要求,具有冷却温度适中,可调控,可持续保持低温又不会冻伤患处的优点,另外本冷敷装置结构简单,操作非常容易。

技术研发人员:易倩;洪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力智久创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22
技术公布日:2019.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