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冒治疗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99469发布日期:2018-11-20 19:16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冒治疗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感冒咳嗽是人类最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以秋冬季节为盛。引发感冒咳嗽的病因复杂,多是因病毒感染、换季引起体质过敏所致,目前从临床应用上看,病毒性感冒及季节性过敏症多采用西药治疗,针对性强,见效快,但西药通常治标不治本,还存在毒副作用大,损伤肝肾功能,引发机体产生耐药性等弊端。而采用中药治疗感冒效果更为彻底,既可清除内热,又可疏散外表风寒之斜,表里双解,全面调节人体免疫机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恢复能力。因此,解决西药治疗感冒存在的副作用且容易产生耐药性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感冒治疗方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桑叶、杏仁、沙参、贝母、豆豉和陈皮等中药饮片进行制备,制成颗粒剂,祛风除湿,用于治疗秋季感冒咳嗽,尤其干咳引起的口干、虚热症状,解决了西药治疗感冒存在的副作用且容易产生耐药性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冒治疗方,所述感冒治疗方由桑叶、杏仁、沙参、贝母、豆豉和陈皮组成,所述感冒治疗方的组成质量为桑叶6~15g、杏仁5~20g、沙参3~9g、贝母7~14g、豆豉9~25g、陈皮6~18g。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感冒治疗方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桑叶、杏仁、沙参、豆豉和陈皮清洗,晾干,分别称重备用;

步骤二:将桑叶、杏仁、沙参、豆豉和陈皮加水后煎煮两次,将两次的煎液合并备用;

步骤三:对煎液进行过滤,并将滤液进行浓缩,浓缩液备用;

步骤四:将贝母粉碎成粗粉,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加入乙醇作为渗漉溶剂,浸渍5天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

步骤五:将上述浓缩液和渗漉液合并,将合并液浓缩至适量;

步骤六:在适量浓缩液中加入蔗糖粉和糊精,制成颗粒;

步骤七:对颗粒进行干燥,完成制备工作。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煎煮的时间为每次煎煮2小时。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四中乙醇使用70%的乙醇溶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桑叶、杏仁、沙参、贝母、豆豉和陈皮等中药饮片进行制备,制成颗粒剂,祛风除湿,用于治疗秋季感冒咳嗽,尤其干咳引起的口干、虚热症状,提高感冒及季节性过敏症的治疗效果,避免使用西药产生耐药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感冒治疗方,所述感冒治疗方由桑叶、杏仁、沙参、贝母、豆豉和陈皮组成,所述感冒治疗方的组成质量为桑叶9g、杏仁9g、沙参9g、贝母9g、豆豉9g、陈皮9g。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感冒治疗方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桑叶、杏仁、沙参、豆豉和陈皮清洗,晾干,分别称重备用;

步骤二:将桑叶、杏仁、沙参、豆豉和陈皮加水后煎煮两次,将两次的煎液合并备用;

步骤三:对煎液进行过滤,并将滤液进行浓缩,浓缩液备用;

步骤四:将贝母粉碎成粗粉,通过渗漉法进行渗漉,加入乙醇作为渗漉溶剂,浸渍5天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

步骤五:将上述浓缩液和渗漉液合并,将合并液浓缩;

步骤六:在浓缩液中加入蔗糖粉和糊精,制成颗粒;

步骤七:对颗粒进行干燥,完成制备工作。

所述步骤二中煎煮的时间为每次煎煮2小时。所述步骤四中乙醇使用70%的乙醇溶液。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感冒治疗方,所述感冒治疗方由桑叶、杏仁、沙参、贝母、豆豉和陈皮组成,所述感冒治疗方的组成质量为桑叶6g、杏仁5g、沙参3g、贝母7g、豆豉9g、陈皮6g。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感冒治疗方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桑叶、杏仁、沙参、豆豉和陈皮清洗,晾干,分别称重备用;

步骤二:将桑叶、杏仁、沙参、豆豉和陈皮加水后煎煮两次,将两次的煎液合并备用;

步骤三:对煎液进行过滤,并将滤液进行浓缩,浓缩液备用;

步骤四:将贝母粉碎成粗粉,通过渗漉法进行渗漉,加入乙醇作为渗漉溶剂,浸渍5天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

步骤五:将上述浓缩液和渗漉液合并,将合并液浓缩;

步骤六:在浓缩液中加入蔗糖粉和糊精,制成颗粒;

步骤七:对颗粒进行干燥,完成制备工作。

所述步骤二中煎煮的时间为每次煎煮2小时。所述步骤四中乙醇使用70%的乙醇溶液。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感冒治疗方,所述感冒治疗方由桑叶、杏仁、沙参、贝母、豆豉和陈皮组成,所述感冒治疗方的组成质量为桑叶15g、杏仁20g、沙参9g、贝母14g、豆豉25g、陈皮18g。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感冒治疗方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桑叶、杏仁、沙参、豆豉和陈皮清洗,晾干,分别称重备用;

步骤二:将桑叶、杏仁、沙参、豆豉和陈皮加水后煎煮两次,将两次的煎液合并备用;

步骤三:对煎液进行过滤,并将滤液进行浓缩,浓缩液备用;

步骤四:将贝母粉碎成粗粉,通过渗漉法进行渗漉,加入乙醇作为渗漉溶剂,浸渍5天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

步骤五:将上述浓缩液和渗漉液合并,将合并液浓缩;

步骤六:在浓缩液中加入蔗糖粉和糊精,制成颗粒;

步骤七:对颗粒进行干燥,完成制备工作。

所述步骤二中煎煮的时间为每次煎煮2小时。所述步骤四中乙醇使用70%的乙醇溶液。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冒治疗方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感冒治疗方由桑叶、杏仁、沙参、贝母、豆豉和陈皮组成,所述感冒治疗方的组成质量为桑叶6~15g、杏仁5~20g、沙参3~9g、贝母7~14g、豆豉9~25g、陈皮6~18g。通过对桑叶、杏仁、沙参、贝母、豆豉和陈皮等中药饮片进行制备,制成颗粒剂,祛风除湿,用于治疗秋季感冒咳嗽,尤其干咳引起的口干、虚热症状,提高感冒及季节性过敏症的治疗效果,避免使用西药产生耐药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勇;胡刘秀;卜金砖;周安明;余春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张恒春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30
技术公布日:2018.11.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