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导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37126发布日期:2018-11-14 02:34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麻醉导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麻醉导管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硬膜外神经阻滞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麻醉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术中易于管理、术后便于硬膜外镇痛等优点,这种麻醉方法所使用的主要部件是麻醉导管,由于麻醉导管外径一般小于1mm无法直接连接输注器具,所以输注药物时需要事先连接麻醉导管连接器,连接器一端连接麻醉导管,另一端连接输注器具。而传统的麻醉导管连接器采用旋转压迫弹性件的方式来锁定导管,这种方法无法确定导管锁紧度,容易出现导管未锁紧而漏液,或者锁定太紧导致管路变形影响流量甚至堵塞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麻醉导管连接器,在停止输液时,护帽可密封接头本体上的连接件,以确保细菌、微粒等不会通过连接件进入人体;另外,当卡扣旋转使接头本体上下完全接触时,弹性件受到挤压,完全锁紧,插入弹性件中孔的导管被弹性件锁紧,一是避免导管出现未锁紧而漏液情况的发生,二是避免导管锁定太紧导致管路变形影响流量甚至堵塞现象的发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麻醉导管连接器,包括接头本体和扣接在接头本体上的护帽,所述接头本体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半部和下半部,所述上半部中空设置且在其内部形成一空腔,在空腔内部的上半部上沿上半部的圆周方向设有一环形凸台将空腔分割成上腔和下腔;在上半部中心设有一与空腔相连通的通孔;在上半部底端和下半部顶端的两接触面上设有一锁紧装置;在下半部上设有一可插入下腔的扁平的弹性件,在弹性件的内部插接一软管。

所述锁紧装置为设置在上半部两端的卡槽和设置在下半部两端的与卡槽相配合的卡扣。

所述弹性件为相对间隔设置的其内侧壁上设有供软管通过的凹槽的两瓣体。

在上半部底端和下半部顶端的两接触面上设有一限位装置。

所述限位装置为设置在上半部底端端部的限位卡凸和设置在下半部顶端端部的与限位卡凸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卡凸在限位槽内运动。

所述限位卡凸和限位槽分别为均布的相互配合的两个。

在上半部和/或下半部的外侧壁上均设有弹性套。

在下半部底部正面设有供插管穿过的开口;所述开口由内往外逐渐向外延伸。

所述接头本体和护帽通过螺纹连接,在护帽的外侧壁上设有防滑纹路。

在护帽内侧壁上设有一中空的、外部开口的凸柱;在护帽顶端设有与输注器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为十字凹槽。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的接头本体和扣接在接头本体上的护帽,在停止输液时,护帽可密封接头本体上的连接件,以确保细菌、微粒等不会通过连接件进入人体;另外,接头本体又分为上下两部分,位于下部的中间设有弹性件,当卡扣旋转使接头本体上下完全接触时,弹性件受到挤压,完全锁紧,插入弹性件中孔的导管被弹性件锁紧,一是避免导管出现未锁紧而漏液情况的发生,二是避免导管锁定太紧导致管路变形影响流量甚至堵塞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发明中下半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旋转45度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发明中上半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发明中上半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发明中下半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发明中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头本体,2、护帽,3、上半部,4、下半部,5、空腔,6、通孔,10、弹性件,11、软管,12、卡槽,13、卡扣,14、瓣体,15、限位卡凸,16、限位槽,17、弹性套,18、开口,19、环形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9中所示,一种麻醉导管连接器,包括接头本体1和扣接在接头本体1上的护帽2,所述接头本体1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半部3和下半部4,所述上半部3中空设置且在其内部形成一空腔5,在空腔5内部的上半部3上沿上半部3的圆周方向设有一环形凸台19将空腔分割成上腔和下腔;在上半部3中心设有一与空腔5相连通的通孔6;在上半部3底端和下半部4顶端的两接触面上设有一锁紧装置;在下半部4上设有一可插入下腔的扁平的弹性件10,在弹性件10的内部插接一软管11。

所述锁紧装置为设置在上半部3两端的卡槽12和设置在下半部4两端的与卡槽12相配合的卡扣13。

所述弹性件10为相对间隔设置的其内侧壁上设有供软管11通过的凹槽的两瓣体14。

在上半部3底端和下半部4顶端的两接触面上设有一限位装置。

所述限位装置为设置在上半部3底端端部的限位卡凸15和设置在下半部4顶端端部的与限位卡凸15相配合的限位槽16,所述限位卡凸15在限位槽16内运动。

所述限位卡凸15和限位槽16分别为均布的相互配合的两个。

在上半部3和/或下半部4的外侧壁上均设有弹性套17。

在下半部4底部正面设有供插管穿过的开口18;所述开口18由内往外逐渐向外延伸。

所述接头本体1和护帽2通过螺纹连接,在护帽2的外侧壁上设有防滑纹路。

在护帽2内侧壁上设有一中空的、外部开口18的凸柱;在护帽2顶端设有与输注器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为十字凹槽。

所述护帽2和接头本体1均为注塑件。

所述弹性件10为橡胶、硅胶或热塑性弹性体等材质制成。

使用时,把护帽2从接头本体1取下,旋转下半部4,使卡扣13脱离卡槽12,此时,弹性件10处于打开状态,然后把位于接头本体1顶部的连接件与输注器具相连,其中,连接件可以是鲁尔接头或者医用液体小孔径连接件等;再把麻醉导管通过下半部4上的开口18穿插在下半部4内并穿过位于下半部4的弹性件10内的软管、下腔直至与通孔6底端相抵接,然后反向旋转下半部4,使卡扣13扣接在卡槽12内,此时,弹性件10处于锁紧状态,麻醉导管连接器将麻醉导管和输注器具相连并锁紧;输完液后,旋转下半部4,使卡扣13脱离卡槽12后,拔出麻醉导管和输注器具即可,使用完毕后,把护帽2盖接在连接件上,封堵连接件,防止细菌和微粒通过连接件进入连接器内部,下次输液时,细菌顺着连接器进入人体内部。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麻醉导管连接器,包括接头本体和扣接在接头本体上的护帽,所述接头本体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半部和下半部,所述上半部中空设置且在其内部形成一空腔,在空腔内部的上半部上沿上半部的圆周方向设有一环形凸台将空腔分割成上腔和下腔;在上半部中心设有一与空腔相连通的通孔;在上半部底端和下半部顶端的两接触面上设有一锁紧装置;接头本体又分为上下两部分,位于下部的中间设有弹性件,当卡扣旋转使接头本体上下完全接触时,弹性件受到挤压,完全锁紧,插入弹性件中孔的导管被弹性件锁紧,一是避免导管出现未锁紧而漏液情况的发生,二是避免导管锁定太紧导致管路变形影响流量甚至堵塞现象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兰天星;卢言京;李朝东;兰天太;焦连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临沂市兴华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07
技术公布日:2018.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