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奶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8874发布日期:2018-11-24 11:58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女性在哺乳断奶后进行断奶的汤剂,尤其是一种回奶汤。



背景技术:

目前,给婴儿喂奶的妈妈,到了一定的阶段,就需进行断奶回奶的工作。在临床上,处在哺乳期的妇女,为了能顺利断奶,往往要注射回奶针,或是服用一种叫大麦芽的中草药,或是使用注射的“断奶针剂”,以上药物副作用大,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服用中医大麦芽的症状更明显,无论是那种方法都有很大的不足之处,疗程都太长、痛苦大,在此期间妈妈都要忍受7天甚至更长时间疼痛的折磨,很多人常常彻夜难眠,孩子不吃奶了,奶水迟迟消退不了,乳房不仅会胀痛难耐,而且容易造成产妇的内分泌絮乱,如果不把残奶排干净,这些乳汁会堆积在乳头或乳孔中,从而使得乳孔不通畅,长时间会使淤积的残汁毒素堆积过多,形成肿块、硬块,从而造成乳腺组织发生病变,甚至癌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回奶汤,该回奶汤可很快止住乳液的分泌,消炎散结、排出毒素,调节内分泌失调,疏通乳腺,激活乳腺细胞,可使回奶后的乳房不变形。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方案是:一种回奶汤,由黑芥穗、艾叶碳、炒白芍、灸黄芪、当归、菟丝子、川贝母、阿胶、麸炒枳壳、灸甘草10味制中药制成成,其各组份中药的配重比为:黑芥穗3g-8g、艾叶碳3g-8g、炒白芍6g-11g、灸黄芪12g-17g、当归6g-11g、菟丝子10g-15g、川贝母6g-11g、阿胶10g-15g、麸炒枳壳3g-8g、灸甘草2g-7g。

其中,黑芥穗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的功效。艾叶碳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活血通络的功效。炒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效。灸黄芪具有益气补中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调节免疫力的功效。菟丝子具有滋补肝肾的功效。川贝母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的功效。阿胶具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的功效。麸炒枳壳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灸甘草具有补气、补血的功效。

一种回奶汤的制备的方法是:把黑芥穗、艾叶碳、炒白芍、灸黄芪、当归、菟丝子、川贝母、麸炒枳壳、灸甘草加水煎煮得滤液,制成汤剂,再将阿胶打碎后加入汤剂,边搅拌边加热溶化配合服用,一日二次,5天为一个疗程。根据回奶症状的轻重,轻度患者一般5天即可治愈。重度患者一般连用5-10天可治愈,有效率达98%以上。

其有益效果:该回奶汤可很快止住乳液的分泌,消炎散结、排出毒素,调节内分泌失调,疏通乳腺,激活乳腺细胞,可使回奶后的乳房不变形。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取黑芥穗3g、艾叶碳3g、炒白芍6g、灸黄芪12g、当归6g、菟丝子10g、川贝母6g、麸炒枳壳3g、灸甘草2g加水煎煮得滤液,即成汤剂。再将阿胶10g打碎后加入汤剂,边搅拌边加热溶化配合服用。使用方法:口服:一日二次,轻度患者一般5天后即可治愈。重度患者一般5-10天可治愈。治愈率达98%以上。

实施例2

取黑芥穗8g、艾叶碳8g、炒白芍11g、灸黄芪17g、当归11g、菟丝子15g、川贝母11g、麸炒枳壳8g、灸甘草7g加水煎煮得滤液,即成汤剂。再将阿胶15g打碎后加入汤剂,边搅拌边加热溶化配合服用。使用方法:口服:一日二次,轻度患者一般5天后即可治愈。重度患者一般5-10天可治愈。治愈率达98%以上。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奶汤,由黑芥穗、艾叶碳、炒白芍、灸黄芪、当归、菟丝子、川贝母、阿胶、麸炒枳壳、灸甘草制成,其特征是:其各组份中药的配重比为:黑芥穗3g‑8g、艾叶碳3g‑8g、炒白芍6g‑11g、灸黄芪12g‑17g、当归6g‑11g、菟丝子10g‑15g、川贝母6g‑11g、阿胶10g‑15g、麸炒枳壳3g‑8g、灸甘草2g‑7g。其制备方法是:把黑芥穗、艾叶碳、炒白芍、灸黄芪、当归、菟丝子、川贝母、麸炒枳壳、灸甘草加水煎煮得滤液,制成汤剂,再将阿胶打碎后加入汤剂,边搅拌边加热溶化配合服用。其优点是:该回奶汤可很快止住乳液的分泌,消炎散结、排出毒素,调节内分泌失调,疏通乳腺,激活乳腺细胞,可使回奶后的乳房不变形。

技术研发人员:闫秋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闫秋菊
技术研发日:2018.09.13
技术公布日:2018.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