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悸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86823发布日期:2020-05-08 18:5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心悸的中药。



背景技术:

心悸是指患者不因惊吓,而自觉心跳,心慌,悸动不安,多由气血虚弱所引起心血不足所致,是心脏病的前期症状。所以发现心悸,从而进早治疗,是防治心脏病的有效手段。目前,针对心悸的治疗,在医疗条件较发达的城市,一般使用西药或者打针进行治疗,对人体的副作用较大。本发明中药具有益气补血、安神镇静、清热燥湿、活血祛瘀等功效,对于治疗心悸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心悸的中药,通过采用三爪金龙入药,引药入心,加入山慈菇马宝补血,马蹄金大苦草补气,小飞蓬活血祛瘀,安神宁心,补而不滞,对于治疗心悸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进而阻止了心脏病的发生,且无毒副作用。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配方:一种治疗心悸的中药,包括以下组份:三爪金龙10~20份,山慈菇10~20份,马蹄金10~20份,大苦草10~20份,马宝5~10份,小飞蓬2~6份,水100~200份。进一步的,三爪金龙15份,山慈菇15份,马蹄金15份,大苦草15份,马宝7.5份,小飞蓬4份,水150份。进一步的,还包括五味子5~10份,太白米5~10份,头顶一颗珠5~10份。进一步的,五味子7.5份,太白米7.5份,头顶一颗珠7.5份。一种治疗心悸的中药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组份:三爪金龙10~20份,山慈菇10~20份,马蹄金10~20份,大苦草10~20份,马宝5~10份,小飞蓬2~6份,五味子5~10份,太白米5~10份,头顶一颗珠5~10份,水100~200份,包括以下步骤:(a)将配比份数的三爪金龙、山慈菇、马蹄金、大苦草、马宝、小飞蓬、五味子、太白米、头顶一颗珠用配比份数的水浸泡60分钟;(b)将处理后的三爪金龙、山慈菇、马蹄金、大苦草、马宝、小飞蓬、五味子、太白米、头顶一颗珠连同水放入锅中用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煎煮20分钟,关火;(c)滤去药渣,将汤药倒入保温瓶保存,必须温服且一日分三次服完。本发明通过以上配方制作出来的中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三爪金龙入药,引药入心,加入山慈菇马宝补血,马蹄金大苦草补气,小飞蓬活血祛瘀,安神宁心,补而不滞,对于治疗心悸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进而阻止了心脏病的发生,且无毒副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一:三爪金龙10份,山慈菇10份,马蹄金10份,大苦草10份,马宝5份,小飞蓬2份,五味子5份,太白米5份,头顶一颗珠5份,水100份,此份量配比疗效较弱,需坚持服用40天,可逐渐消除心悸症状。



技术特征:

1.一种治疗心悸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份:三爪金龙10~20份,山慈菇10~20份,马蹄金10~20份,大苦草10~20份,马宝5~10份,小飞蓬2~6份,水100~2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心悸的中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份:三爪金龙10~20份,山慈菇10~20份,马蹄金10~20份,大苦草10~20份,马宝5~10份,小飞蓬2~6份,五味子5~10份,太白米5~10份,头顶一颗珠5~10份,水100~200份,包括以下步骤:(a)将配比份数的三爪金龙、山慈菇、马蹄金、大苦草、马宝、小飞蓬、五味子、太白米、头顶一颗珠用配比份数的水浸泡60分钟;(b)将处理后的三爪金龙、山慈菇、马蹄金、大苦草、马宝、小飞蓬、五味子、太白米、头顶一颗珠连同水放入锅中用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煎煮20分钟,关火;(c)滤去药渣,将汤药倒入保温瓶保存,必须温服且一日分三次服完。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心悸的中药,它是将三爪金龙、山慈菇、马蹄金、大苦草、马宝、小飞蓬、五味子、太白米、头顶一颗珠、水按一定比例煎煮制成。本发明提供的中药通过采用三爪金龙入药,引药入心,加入山慈菇马宝补血,马蹄金大苦草补气,小飞蓬活血祛瘀,安神宁心,补而不滞,对于治疗心悸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进而阻止了心脏病的发生,且无毒副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唐顺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顺国
技术研发日:2018.10.12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