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茯苓养生的配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72785发布日期:2019-01-02 23:16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养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茯苓养生的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并且正在向更高的水平快速前进。在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必然会更加关注精神及健康方面的问题。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环境不断变化,亚健康群体日益增加,公众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而养生则是为了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这些与人们当前的需求相契合。从整个社会的需求来看,在中国专业养生服务方面,中医养生必将是养生服务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医养生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沉淀。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茯苓为多孔菌科植物,菌核常寄生于松树根地下20~30厘米处,球形、卵形或椭圆形。新鲜时,外皮略皱,淡褐色,内皮粉色。干后坚实,外皮极度皱缩,色变黑,内皮变为白色,内有红筋,是与松根相连的部位。《本草纲目》: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张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因此,开发茯苓的养生功效具有深远的意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茯苓养生的配制方法。所述的一种茯苓养生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茯苓3~8份、苍术4~10份、西河柳4~10份、香薷3~8份、防风草3~8份、牛至3~8份、地耳草5~12份。上述的一种茯苓养生的配制方法的制备方法为:(1)按所述的重量份称取上述原料:经精选、清洗、晾晒、干燥至含水率≤3%;(2)分别经超微粉碎得到各组分的超微细粉;(3)将各所述组分超微细粉混配均匀,搅拌均匀,即得。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茯苓4份、苍术5份、西河柳9份、香薷6份、防风草5份、牛至6份、地耳草10份。上述一种茯苓养生的配制方法的原料功效解析: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西河柳:散风、解表、透疹,护肝,抑菌;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利湿,镇痛、增强机体免疫;防风草:祛风、除湿、解毒、止痛牛至:解表、理气、清暑、利湿,镇痛、镇静和抑菌作用;地耳草:清热利湿,解毒,散瘀消肿,止痛,抗菌。有益效果:1、健脾宁心;2、治疗肠结核;3、增强免疫力。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茯苓养生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茯苓4份、苍术5份、西河柳9份、香薷6份、防风草5份、牛至6份、地耳草10份。实施例二:所述的一种茯苓养生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茯苓4份、苍术6份、西河柳8份、香薷7份、防风草4份、牛至7份、地耳草9份。实施例三:所述的一种茯苓养生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茯苓4份、苍术7份、西河柳7份、香薷8份、防风草3份、牛至8份、地耳草8份。上述的一种茯苓养生的配制方法的制备方法为:(1)按所述的重量份称取上述原料:经精选、清洗、晾晒、干燥至含水率≤3%;(2)分别经超微粉碎得到各组分的超微细粉;(3)将各所述组分超微细粉混配均匀,搅拌均匀,即得。本发明的实验效果取肠结核症状人群100例,每次服用本发明配制方法3~6g,每日2次。并记录使用效果。疗效评定:1、痊愈:病理症状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无其它病变。2、显效:病理症状大部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无其它病变。3、有效:病理症状明显减轻,功能有所恢复,无其它病变。4、无效:病理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有其它并发症状。记录15天后人群的数据如下表:症状人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10081964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对肠结核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技术特征: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茯苓养生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茯苓3~8份、苍术4~10份、西河柳4~10份、香薷3~8份、防风草3~8份、牛至3~8份、地耳草5~12份。本发明具有较好的增强人体免疫力,治疗肠结核,健脾宁心。技术研发人员:苏金平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沙满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18.10.14技术公布日:2019.01.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