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的植入电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9254发布日期:2019-01-14 20:0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人工耳蜗的植入电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耳蜗,尤其涉及一种人工耳蜗的植入电极结构。



背景技术:

人工耳蜗主要由言语处理器、麦克风、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器及接收器)及耳蜗内的植入电极组成,声音由麦克风接收后转化为电信号再传到言语处理器将信号放大、过滤,并由传送器传至接收器,产生的电脉冲通过植入电极送至相应的触点,从而刺激耳蜗内的神经节细胞,使听觉神经产生兴奋并将声音信息传入大脑,产生听觉。

在整个人工耳蜗系统中,体内植入部分(包括接收器及植入电极)是最关键的部分,体外部分(包括言语处理器,麦克风及传送器)只有通过它才能实现听觉的恢复,而植入电极是体内植入部分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植入电极的尾端大都布置有植入标识,用于判定植入深度,但传统的置入标识仅能用于辨识植入深度,无法辨识植入电极的植入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工耳蜗的植入电极结构,使得医生在术中既能辨识植入深度,又能辨识植入方向,同时还能强化结构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耳蜗的植入电极结构,其包括电极束,圆环状标识,及其片状辅助翼,其中,该圆环状标识安置于该电极束上,该片状辅助翼安置于该电极束上且位于该圆环状标识之后,该片状辅助翼侧面呈波浪状且尺寸逐渐增加,靠近该电极束尾端的一侧尺寸最小,相邻波峰之间设有凹陷的间隔。

该植入电极结构还包括条状或点状凸起,该凸起安置于该片状辅助翼的两侧。

该植入电极结构还包括嵌入该片状辅助翼的加强金属丝,该加强金属丝的形状与该片状辅助翼轮廓吻合。进一步,该加强金属丝采用单根闭环焊接,为双股形式。再进一步,该加强金属丝涂有有色涂层。

该电极束包括电极丝束及包裹层,其中,该包裹层包覆住该电极丝束。

该圆环状标识、该片状辅助翼及该包裹层均采用高生物相容性的硅胶材料。

该片状辅助翼采用多段式结构。

本发明人工耳蜗的植入电极结构通过设置圆环状标识及片状辅助翼,使得医生在术中既能辨识植入深度,又能辨识植入方向,同时,还能强化结构强度,改善手术植入操作,有效防止电极束意外退出。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人工耳蜗的植入电极结构在体内植入部分中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人工耳蜗的植入电极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人工耳蜗的植入电极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人工耳蜗的植入电极结构植入过程中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加强金属丝在片状辅助翼中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加强金属丝双股形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耳蜗的植入电极结构,包括电极束1,圆环状标识2,及其片状辅助翼3,其中,该电极束1用于将电脉冲送至相应的触点,该圆环状标识2安置于该电极束1上,用于标识植入位置,该片状辅助翼3安置于该电极束1上且位于该圆环状标识2之后,即远离该电极束1尾端的一侧,用于标识植入方向,该片状辅助翼3及该圆环状标识2均采用高生物相容性的硅胶材料。

该电极束1包括电极丝束及包裹层,其中,该包裹层包覆住该电极丝束,起到保护该电极丝束的作用,该包裹层采用高生物相容性的硅胶材料。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该片状辅助翼3侧面呈波浪状且尺寸逐渐增加,靠近该电极束尾端的一侧尺寸最小,使其可以更好地与人体组织融合,能够有效防止该电极束1意外退出,相邻波峰之间设有凹陷的间隔31,便于医生在植入过程中通过植入电极专用推进工具电极叉a推进电极,电极叉a一端是内凹槽形状,与该电极束1直径相当,可以抵住该间隔31,以推进该电极束1,使得该电极束1尾端方便地到达相应的触点位置。该片状辅助翼3可与电极触点反向标识,以更好地辨识植入方向,特别对于半环类电极触点。优选的,该片状辅助翼3采用多段式结构,比如三段式,在保证尺寸的同时可达到明显的辨识可视性,同时,该间隔有两个,便于医生逐次推进该电极束。

该植入电极结构还包括条状或点状凸起4,该凸起4安置于该片状辅助翼3的两侧,用于在手术过程中,便于手术镊的夹持,增加表面与镊子之间的摩擦,防止植入过程中镊子打滑。同时,该凸起4对封装在该包裹层中的该电极丝束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手术镊直接夹持该包裹层。

如图5及图6所示,该植入电极结构还包括嵌入该片状辅助翼3的加强金属丝5,该加强金属丝5的形状与该片状辅助翼3轮廓吻合,以加强该片状辅助翼3的结构强度,而且,由于该加强金属丝5形状曲折,也避免了该加强金属丝5在该片状辅助翼3内的位移,同时,在术后x光影像检查时,曲折的该加强金属丝5显影清晰,易于识别,可用于判定该电极束1的植入位置。进一步,该加强金属丝5采用单根闭环焊接,并拢成双股,然后通过治具定型的方式加工,这样既避免了损伤该片状辅助翼3,又加强了结构强度。再进一步,该加强金属丝5涂覆etfe、ptfe、pfa等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涂层,同时对涂层进行着色,比如黄色、绿色、白色等,这样,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该片状辅助翼3对于电极触点方向的指示性会更加明显。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耳蜗的植入电极结构,其包括电极束,圆环状标识,及其片状辅助翼,其中,该圆环状标识安置于该电极束上,该片状辅助翼安置于该电极束上且位于该圆环状标识之后,该片状辅助翼侧面呈波浪状且尺寸逐渐增加,靠近该电极束尾端的一侧尺寸最小,相邻波峰之间设有凹陷的间隔。该植入电极结构通过设置圆环状标识及片状辅助翼,使得医生在术中既能辨识植入深度,又能辨识植入方向,同时,还能强化结构强度,改善手术植入操作,有效防止电极束意外退出。

技术研发人员:许长建;许车明;林和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30
技术公布日:2019.0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