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益胃清的中药丸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99134发布日期:2020-05-12 15:2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成药,尤其是一种益胃清的中药丸剂。



背景技术:

内经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人的生命全靠后天胃土中焦所受的水谷之气的濡养,胃的功能泌去糟粕,益腾津液,将由此化生出精微的物质,向上传注于肺脉,同时这种水谷化生的精微物质,再化为血液,奉养全身。这种气是人身最宝贵的东西。可知胃的功能胃气足是多么的重要,今天的人们不知养胃的重要,饮食不节,生冷不择,饥饱无度,寒热交结,胃失调养,香燥过度,胃阴亏损,升降失调,百病丛生,根据新医学和临床实际修复消化道粘液分泌,增加胃动力,改善血液循环,濡养胃阴,行气化滞,清热保津。而中医的益胃清,养阴清胃,益胃润燥,凉血清营,活血散瘀,行气通腑。益胃清对急慢性胃阴亏损疗效确切。



技术实现要素:

取:沙参、麦冬、石斛、乌梅、蒲公英、制半夏、竹如、陈皮、丹参、白芍、枳壳、生麦芽、黄连共13味中药经炮制后,精选干燥粉碎过120目筛,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早中晚各一次,每次6g,温开水送服,每三周为一疗程。

本发明养阴清胃,益胃润燥,凉血清营,活血散瘀,行气通腑。方中:沙参、麦冬、石斛、乌梅甘淡,甘寒,甘酸化阴,滋养胃阴为主,阴虚易生胃热,以蒲公英配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制半夏)清胃热降逆止呕,配黄连增强清热作用;枳壳行气通腑,配白芍、生麦芽舒肝和胃;丹参一味专为防止养阴药过多,凉血中求活血散瘀,诸药配伍,共起养阴清胃的功用。

经现代医学研究,本发明养阴清胃,益胃润燥,凉血清营,活血散瘀,行气通腑。

1、对正常生理功能无影响,或甚微,无毒副作用。

2、作用是非特异的和广谱的。

3、有调节阴阳,养阴生津的正常机理作用,养阴清胃,益胃润燥,对唇红而干,口苦口臭,燥渴喜饮等有治疗作用。

4、能对慢胃,阴虚胃热有改善症状体征,濡养胃阴。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取:沙参20g、麦冬10g、石斛12g、乌梅10g、蒲公英20g、制半夏10g、竹茹10g、陈皮10g、丹参15g、白芍12g、枳壳12g、生麦芽20g、黄连5g共13味中药,精选干燥,对其中二味中药进行炮制后,进行粉碎过120目筛,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早中晚各一次,每次6g,温开水送服,三周为一疗程。

1、对炒枳壳的炮制:取麸皮,撒在热锅中,加热至冒烟时,加入净枳壳片,迅速翻动,炒至色变深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2、对制半夏的炮制: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时,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半干,切薄片,干燥。每100kg半夏用生姜25kg、白矾12.5kg。

3、包括上述炮制的2味中药共13味中药精选干燥,对其中二味中药进行炮制后,进行粉碎过120目筛,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早中晚各一次,每次6g,温开水送服,三周为一疗程。

本发明其临床观察300例服用一种益胃清的中药丸剂。患者临床观察,即有近期疗效,亦见远期治愈的疗效共计260例,尚有32例明显好转,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6%

典型病例:

陈某:男,42岁,2016年3月15日初诊,上腹部饱胀,口干、口苦、小便黄,舌红,无苔,脉细微。胃镜显示,胃糜烂,充血水肿,经服用一种益胃清的中药丸剂。经3个疗程治疗诸症消失,复查胃镜示正常,痊愈。

李某:女,45岁,2015年8月12日初诊,脘腹胀痛,暖气,口干苦,烧心,饮食减少,小便黄,舌红,苔黄,胃镜示,浅溃疡性胃炎,经服用一种益胃清的中药丸剂,经4个疗程的治疗,诸症消失,复查胃镜示正常,康复。



技术特征:

1.一种益胃清的中药丸剂。其特征在于组方配伍和各种药的重量为:沙参20g、麦冬10g、石斛12g、乌梅10g、蒲公英20g、制半夏10g、竹茹10g、陈皮10g、丹参15g、白芍12g、枳壳12g、生麦芽20g、黄连5g共13味中药。

2.由权利要求1:一种益胃清的中药丸剂所述,其特征在于对炒枳壳的炮制:取麸皮,撒在热锅中,加热至冒烟时,加入净枳壳片,迅速翻动,炒至色变深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3.由权利要求2:一种益胃清的中药丸剂所述,其特征在于对制半夏的炮制: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时,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半干,切薄片,干燥。每100kg半夏用生姜25kg、白矾12.5kg。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益胃清的中药丸剂,由:沙参、麦冬、石斛、乌梅、蒲公英、制半夏、竹如、陈皮、丹参、白芍、枳壳、生麦芽、黄连共13味中药组方配伍,本发明养阴清胃,益胃润燥,健脾和胃,护胃清热,凉血清营,活血散瘀,行气通腑。1、对正常生理功能无影响,或甚微,无毒副作用。2、作用是非特异的和广谱的。3、有调阴阳,养阴生津的正常生理作用,养阴清胃,益胃润燥,对唇红而干,口苦口臭,烦渴喜饮等有治疗作用。4、能对慢胃,阴虚胃热有改善症状体征,濡养胃阴。

技术研发人员:徐定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定清
技术研发日:2018.11.05
技术公布日:2020.0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