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1223发布日期:2019-04-12 23:52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本病以关节液和痛风石中可找到有双折光性的单水尿酸钠结晶为其特点。其临床特征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见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尿酸性尿路结石。痛风为常见多发病,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人,其病程缠绵、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目前,这些疾病的治疗主要有西药针剂和口服,或者采用中医理疗。而现有市面上治疗这些疾病的西药因含抗生素类会产生副作用,如:伤肝伤肾;另一方面,中老年患者对针剂和服药不易接受。现有的治疗上述疾病的中药也较多,但都存在着治愈慢、不能根治、有副作用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对痛风有良好的疗效,其治疗方法简单、治愈快、治疗效果好、无副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龙眼肉10份、陈皮15份、罗汉茶15份、菟丝子10份、木瓜20份、15份、牛膝10份、桑寄生17份。

用法与用量:按配比取上述组分细粉混合后口服,一次10g,早晚各一次,15天为一疗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中药用于治疗痛风,本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的功效,治疗痛风疗效好,见效快,无任何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子对本发明的效果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典型病例

于某,男,57岁,腿部关节有痛风史1年,查血尿酸为598umol/l;检查舌淡红,舌苔薄腻,脉细弦略数,右腕关节红肿,活动障碍;服用5天后,腿部关节红肿消失,血尿酸为421umol/l,继续服用本发明中药三个疗程后,血尿酸为351umol/l,腿部关节活动自如。

林某,男,61岁,痛风,手部关节红肿,务工时双手难以操作,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每日1次,服用5天后,手部关节红肿消失,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手部关节活动自如。

黄某,女,62岁,痛风,右踝关节红肿,走路疼痛,查血尿酸为492umol/l;服用本发明的中药6天后,右踝关节红肿消失,血尿酸为391umol/l,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血尿酸为323umol/l,右踝关节活动自如。

临床病例

选34例痛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在31岁至65岁之间,临床实验34人中的治疗结果,治愈20人,显效11人,有效2人,无效1人。

上述疗效的判断标准采用综合疗效评定:(参照国家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临床痊愈:关节疼痛、压痛、急性红肿、活动受限的总积分下降100%。

显效:关节疼痛、压痛、急性红肿、活动受限的总积分下降≥66%。

有效:关节疼痛、压痛、急性红肿、活动受限的总积分下降≥33%且<66%。

无效:关节疼痛、压痛、急性红肿、活动受限的总积分下降<33%。

注: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积分减少百分比=(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总结:治疗5天有效,一般患者2个疗程症状基本消失,重症患者3个疗程病症消失、3个月症状全部消失,有效率96.88%。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龙眼肉10份、陈皮15份、罗汉茶15份、菟丝子10份、木瓜20份、15份、牛膝10份、桑寄生17份。本发明的中药用于治疗痛风,治疗痛风疗效好,见效快,无任何毒副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蒋敏捷;蒋伟哲;蒋群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宁多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27
技术公布日:2019.04.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