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室护理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0412发布日期:2020-05-01 17:1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术室护理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室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术室护理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术室是为病人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手术室应与手术科室相接连,还要与血库、监护室、麻醉复苏室等临近。手术室要有一套严格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无菌操作规范。

手术室应当避免病菌残留,因此需要对手术室进行消毒。但现有技术中消毒液大多需要事先混合配制,由于混合不均匀,对应的消毒设备耗费大量的时间,消毒效果仍不能满足要求,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术室护理消毒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一种手术室护理消毒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向下连接有主动轴,主动轴竖直伸入到罐体内并与罐体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轴位于罐体外的一段设置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垂直啮合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连接有水平的从动轴,从动轴外端连接有转盘;所述主动轴位于罐体内的一段均匀设置有用于搅拌的动杆;所述罐体一侧设置有吸液腔,吸液腔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所述转盘外圈设置有圆形凸起,凸起套合有套筒,套筒连接有连杆,连杆另一端向下伸入到吸液腔并铰接活塞板;所述罐体底部通过导液管连通活塞腔底部连通,导液管内交错分布有紊流板;所述导液管上还设置有一号单向阀,控制液体从罐体流入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底部还连接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置有二号单向阀,控制液体从活塞腔流出,排液管外端设置有喷头。

优选的,所述转动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在罐体顶部,转动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主动轴。

优选的,所述罐体顶部通过支杆连接有支撑轴承,从动轴穿过支撑轴承。

优选的,所述罐体顶部还设置有加液管。

优选的,所述主动轴与罐体顶部连接处也设置有轴承。

优选的,所述罐体对应动杆设置有静杆,静杆与动杆交错分布。

优选的,所述导液管还设置有进液阀门。

优选的,所述活塞腔还连接有平衡管。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术室护理消毒装置,通过转动电机带动搅拌杆对罐体的消毒液和水进行搅拌混合,同时通过锥齿轮、从动轴传动,带动外端的类曲轴连杆机构工作,带动活塞板在吸液腔内上下运动,进行吸排液工作,实现对消毒液的均匀混合和喷射,其中的导液管还设置有增强混合效果的紊流板;本装置操作简单,单个动力源即实现搅拌及吸排,效率高,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保护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吸液组件的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罐体,101-推杆,102-滚轮,103-静杆,104-加液管,2-转动电机,201-支架,202-联轴器,3-主动轴,301-主动锥齿轮,302-动杆,4-从动轴,401-从动锥齿轮,402-转盘,403-支杆,404-连杆,5-吸液腔,501-活塞板,502-平衡管,6-导液管,601-一号单向阀,602-紊流板,7-排液管,701-二号单向阀,702-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看附图,一种手术室护理消毒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底部安装有滚轮102;罐体1顶部设置有转动电机2,转动电机2向下连接有主动轴3,主动轴3竖直伸入到罐体1内并与罐体1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主动轴3位于罐体1外的一段安装有主动锥齿轮301,主动锥齿轮301垂直啮合有从动锥齿轮401,从动锥齿轮401连接有水平的从动轴4,从动轴4外端连接有转盘402;主动轴3位于罐体1内的一段均匀连接有用于搅拌的动杆302;罐体1一侧设置有吸液腔5,吸液腔5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板501;转盘402外圈加工有圆形凸起,凸起套合有套筒,套筒连接有连杆404,连杆404另一端向下伸入到吸液腔5并铰接活塞板501;罐体1底部通过导液管6连通活塞腔5底部连通,导液管6内交错分布有紊流板602;导液管6上还安装有一号单向阀601,控制液体从罐体1流入活塞腔5;活塞腔5底部还连接有排液管7,排液管7上安装有二号单向阀701,控制液体从活塞腔5流出,排液管7外端安装有喷头702。

其中,转动电机2通过支架201固定在罐体1顶部,转动电机2通过联轴器202连接主动轴3。

其中,罐体1顶部通过支杆403连接有支撑轴承,从动轴4穿过支撑轴承。

其中,罐体1顶部还连接有加液管104。

其中,主动轴3与罐体1顶部连接处也安装有轴承。

其中,罐体1对应动杆302连接有静杆103,静杆103与动杆302交错分布。

其中,导液管6还安装有进液阀门。

其中,活塞腔5还连接有平衡管502,平衡管502也安装有阀门。

其中,活塞腔5还连接有拉杆101。

具体的,在使用前向罐体1内充注消毒液和水,此时导液管6上的进液阀门关闭、活塞腔5的平衡管502连通外界;启动转动电机2,主动轴3带动动杆302,配合静杆103,对液体进行混合搅拌;锥齿轮传动带动转盘402转动,从而通过连杆404带动活塞板501上下移动,进行吸排动作;在搅拌一段时间后,打开导液管6上的进液阀门,关闭平衡管502的阀门,此时活塞板501上移,液体经过导液管6进入活塞腔5,在经过导液管6时,由于紊流板602的扰流作用,进一步使液体混合;活塞板501下移,液体由于两个单向阀的作用,从排液管7排出并从喷头702喷射出,人工一边拉动罐体1移动,一边手持排液管7对手术室进行清洗消毒。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术室护理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向下连接有主动轴,主动轴竖直伸入到罐体内并与罐体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轴位于罐体外的一段设置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垂直啮合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连接有水平的从动轴,从动轴外端连接有转盘;所述主动轴位于罐体内的一段均匀设置有用于搅拌的动杆;所述罐体一侧设置有吸液腔,吸液腔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所述转盘外圈设置有圆形凸起,凸起套合有套筒,套筒连接有连杆,连杆另一端向下伸入到吸液腔并铰接活塞板;所述罐体底部通过导液管连通活塞腔底部连通,导液管内交错分布有紊流板;所述导液管上还设置有一号单向阀,控制液体从罐体流入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底部还连接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置有二号单向阀,控制液体从活塞腔流出,排液管外端设置有喷头;所述转动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在罐体顶部,转动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主动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护理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顶部通过支杆连接有支撑轴承,从动轴穿过支撑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护理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顶部还设置有加液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护理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与罐体顶部连接处也设置有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护理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对应动杆设置有静杆,静杆与动杆交错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护理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还设置有进液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护理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腔还连接有平衡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护理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腔还连接有推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室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术室护理消毒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术室护理消毒装置,通过转动电机带动搅拌杆对罐体的消毒液和水进行搅拌混合,同时通过锥齿轮、从动轴传动,带动外端的类曲轴连杆机构工作,带动活塞板在吸液腔内上下运动,进行吸排液工作,实现对消毒液的均匀混合和喷射,其中的导液管还设置有增强混合效果的紊流板;本装置操作简单,单个动力源即实现搅拌及吸排,效率高,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刘虹梅;郑晓明;方敏;冯慧;史永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十堰市太和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8.04.10
技术公布日:2020.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