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型自动翻身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3444发布日期:2020-05-20 02:16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U型自动翻身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型自动翻身枕。



背景技术:

长期卧床危重患者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增加病人痛苦和花费,即使已经使防压疮床垫等预防措施,为避免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仍需要每1-2小时进行翻身1次,使用枕头进行单侧或双侧的衬垫缓解皮肤压力,而翻身主要依靠护理人员进行,工作量大,依从性较差,且翻身过程中对帮助翻身的人腰肌损伤较大,常发生职业性腰背痛、腰肌劳损甚至腰椎间盘突出。虽然目前临床已有自动翻身床的应用,可解决部分问题,但翻身床造价昂贵,仅少数有医疗单元有能力配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u型自动翻身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u型自动翻身枕,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枕、气垫和充气嘴,所述u型枕包括两个气垫枕和主枕体,两个所述气垫枕分别与所述主枕体的两端垂直连接,所述气垫枕和主枕体形成u字型结构;所述气垫设于所述气垫枕上表面,所述气垫包括若干层气垫层,所述充气嘴的一端设在所述气垫层中,另一端与所述气层表面连接,并在所述连接处开有气孔,所述气孔中设有气孔活塞;所述气垫层中充满气体时上表面向u型枕中部倾斜15°。

作为优选,还包括防滑垫,所述防滑垫设在所述u型枕下表面,所述防滑垫上设有若干个防滑颗粒。

作为优选,所述气垫包括三层气垫层,所述气垫中充满气体时外侧向u型枕中部倾斜45°。

作为优选,所述气垫远离所述u型枕中部的一侧为风琴褶的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气垫枕与所述主枕体通过魔术贴或暗扣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气垫上表面设有棉花层。

作为优选,还包括充气泵,所述充气泵的接口孔径与所述气孔孔径相同。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整体设计为u字型,将患者两侧背部和臀部有很好的承托,达到增加接触面积,悬空重点受压部位的目的;同时在u型枕下表面设计防滑颗粒,可以避免由于一侧抬高造成的身体下滑;本实用新型采用透气、可清洗、不透水的材料,减少清洗导致的损耗,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了科室成本,患者出院后可直接使用消毒液擦拭,避免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充满气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未充满气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垫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u型枕,2、气垫,3、充气嘴,4、防滑垫,5、棉花层,101、气垫枕,102、主枕体,201、气垫层,202、气孔,203、气孔活塞,401、防滑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

本技术:
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u型自动翻身枕,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枕1、气垫2、充气嘴3、防滑垫4和充气泵,u型枕1包括两个气垫枕101和主枕体102,两个气垫枕101分别与主枕体102的两端通过魔术贴或暗扣垂直连接,气垫枕101和主枕体102形成u字型结构;防滑垫4设在u型枕1下表面,防滑垫4上设有若干个防滑颗粒401;气垫2设于气垫枕101上表面,气垫2包括若干层气垫层201,充气嘴3的一端设在气垫层201中,另一端与气垫层201表面连接,并在连接处开有气孔201,气孔201中设有气孔活塞202,充气泵的接口孔径与气孔201孔径相同;气垫层201中充满气体时外侧向u型枕1中部倾斜15°;气垫2包括三层气垫层201,气垫2中充满气体时外侧向u型枕1中部倾斜45°;气垫2远离u型枕1中部的一侧为风琴褶的形状,此外,气垫2上表面还设有棉花层5,起到柔软承托患者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将充气气垫与u型枕结合,在两侧翻身枕的气垫中设计三层气垫层,每层充满气体后将翻身枕撑起15°,三层全部充满后达到45°。气垫层表面设有气孔,可根据临床需要通过对充气层气孔的开放或关闭,调整成为患者需要的不同角度,进行自动充放气,达到翻身目的。气垫层外侧面设计为风琴褶样,完全放气后多余部分平整折叠无皱褶。翻身枕的下表面与床的接触面有防滑设计,保持病人体位的固定,减少滑落。本实用新型整体设计为u字型,将患者两侧背部和臀部有很好的承托,达到增加接触面积,悬空重点受压部位的目的。u型枕面料选择透气、可清洗、不透水的材料,减少清洗导致的损耗,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了科室成本。

u型枕柔软贴合受压部位,增加局部的受力面积,减小局部所受压力,气垫由三层气垫层构成,开启气孔后,将充气嘴与充气泵连接,每层充满气体后将气垫层撑起15°,三层全部充满后达到45°,达到翻身的目的。如需放气,只需开启充气嘴上圆形气孔即可。同时在下表面设计防滑颗粒,可以避免由于一侧抬高造成的身体下滑,本实用新型采用防水透气的材质,患者出院后可直接使用消毒液擦拭,避免交叉感染。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u型自动翻身枕,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枕(1)、气垫(2)和充气嘴(3),

所述u型枕(1)包括两个气垫枕(101)和主枕体(102),两个所述气垫枕(101)分别与所述主枕体(102)的两端垂直连接,所述气垫枕(101)和主枕体(102)形成u字型结构;

所述气垫(2)设于所述气垫枕(101)上表面,所述气垫(2)包括若干层气垫层(201),所述充气嘴(3)的一端设在所述气垫层(201)中,另一端与所述气垫层(201)表面连接,所述充气嘴(3)与所述气垫层(201)的连接处开有气孔(202),所述气孔(202)中设有气孔活塞(203);

所述气垫层(201)中充满气体时上表面向u型枕(1)中部倾斜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身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滑垫(4),所述防滑垫(4)设在所述u型枕(1)下表面,所述防滑垫(4)上设有若干个防滑颗粒(4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2)包括三层气垫层(201),所述气垫(2)中充满气体时外侧向u型枕(1)中部倾斜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2)远离所述u型枕(1)中部的一侧为风琴褶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枕(101)与所述主枕体(102)通过魔术贴或暗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2)上表面设有棉花层(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身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气泵,所述充气泵的接口孔径与所述气孔(202)孔径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U型自动翻身枕,包括U型枕、气垫和充气嘴。本实用新型整体设计为U字型,将患者两侧背部和臀部有很好的承托,达到增加接触面积,悬空重点受压部位的目的;同时在U型枕下表面设计防滑颗粒,可以避免由于一侧抬高造成的身体下滑;本实用新型采用透气、可清洗、不透水的材料,减少清洗导致的损耗,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了科室成本,患者出院后可直接使用消毒液擦拭,避免交叉感染。

技术研发人员:李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同仁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31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