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假体周围骨折重建的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7335发布日期:2019-06-05 21:54阅读:6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假体周围骨折重建的钢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假体周围骨折重建的钢板。



背景技术:

假体周围骨折是指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因外伤等原因所致的发生于假体周围的骨折,是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因其与假体的稳定性密切相关故称为假体周围骨折。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全球髋关节重建外科医师面临的挑战之一,目前文献记载其发病率从0.1%到2.1%不等。

假体的存在使治疗更为棘手,尤其是对高龄体质差、有严重骨质疏松或骨量丢失的患者,如治疗不当会给病人带来痛苦和损伤,甚至是灾难性后果。假体周围骨折与一般股骨骨折比较起来具有以下特点:(1)人工假体的存在使一些常规固定方法无法应用;(2)骨折部位常合并有不同程度骨丢失与骨缺损;(3)处理假体周围骨折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假体的稳定性。因此,在处理tha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时要兼顾骨折、假体以及骨量三方面。一般原则是:移位的骨折需要进行内固定,松动的假体需要进行翻修,骨缺损明显者需要植骨。

对于移位的骨折,最理想的选择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一般可采用钢丝钢缆、钢板螺丝钉、异体皮质骨板等。通常是结合使用几种内固定材料,以及一些特殊钢板如锁定钢板。

钢丝捆扎术是治疗不稳定性假体周围股骨骨折的常用方法,操作简单,固定牢固,但是单用钢丝捆扎技术治疗失败率很高,而且钢丝的强度通常也不足以满足功能锻炼的需要。锁定钢板可以提供充分的稳定,但由于有假体的存在,现阶段的锁定钢板因设计问题无法有效的避开髓腔内的假体,导致假体周围骨折时,使用锁定钢板固定难度非常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假体周围骨折重建的钢板,可避开假体,使锁定螺钉最大程度的打入皮质骨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假体周围骨折重建的钢板,包括本体,本体上布置有若干个第一钉孔,各第一钉孔的侧壁为弧面形状,侧壁的弧面向第一钉孔内凸起。

进一步,各第一钉孔分别对应配备有两个定位孔。

进一步,各第一钉孔为圆孔或椭圆孔。

进一步,本体上成型有多个第一定位槽。

有益效果:设计具有弧面形状内壁的第一钉孔,打入锁定螺钉时,锁定螺钉可在第一钉孔内任意调整方向,从而灵活避开假体。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便捷,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用于假体周围骨折重建的钢板,包括本体10,本体10上布置有若干个第一钉孔11,各第一钉孔11的侧壁为弧面形状,侧壁的弧面向第一钉孔11内凸起,各第一钉孔11分别对应配备有两个定位孔13。

本体10为弧形板状结构,便于贴合骨面,减小软组织激惹,加快组织愈合。

假体周围骨折手术复位后,将本体10置于骨折线两侧,先通过定位孔13,确定锁定螺钉打入的方向,然后将锁定螺钉从第一钉孔11中打入,最后根据骨折稳定与否确定是否使用钢丝捆扎固定。

因第一钉孔11的侧壁为弧面形状,所以锁定螺钉可以从任意方向穿过第一钉孔11,弧面形状的侧壁可扩大锁定螺钉在第一钉孔11的倾斜角度。同时利用第一钉孔11的侧壁,均可在一定程度上使锁定螺钉保持这一方向。

为使钢丝便于捆扎,本体10上成型有多个第一定位槽12,钢丝可从第一定位槽12中绕过本体10。

各第一钉孔11可以设计为圆孔,也可以设计为椭圆孔。

与现有的锁定钢板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允许锁定螺钉打入时在第一钉孔11中调整角度,在避开假体的同时,能有效固定骨折部位。本体10表面预留的第一定位槽12可将捆扎骨折部位的钢丝和本体10有效固定,增加钢丝的牢固性。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假体周围骨折重建的钢板,包括本体,本体上布置有若干个第一钉孔,各第一钉孔的侧壁为弧面形状,侧壁的弧面向第一钉孔内凸起。设计具有弧面形状内壁的第一钉孔,打入锁定螺钉时,锁定螺钉可在第一钉孔内任意调整方向,从而灵活避开假体。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便捷,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余斌;胡岩君;林庆荣;姜楠;王磊;王博炜;刘冠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2.01
技术公布日:2019.06.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