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动脉压迫止血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2932发布日期:2019-05-17 21:12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肱动脉压迫止血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肱动脉压迫止血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医学的治疗手段中,常规的手臂处肱动脉穿刺后的压迫方法,主要就是采用肱动脉压迫止血,而肱动脉压迫止血往往只是将固定装置绕手臂一圈,然后将压迫板对齐肱动脉穿刺点进行压迫从而使血液凝固,而采用这种常规方法并不适应大部分人群,手臂的晃动加上身体行走带来的震动会导致肱动脉穿刺点的受力位置改变,且手臂弯曲更会导致肱动脉穿刺点的受力不均,从而使血液凝固的速率减慢,降低了患者的术后的恢复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肱动脉压迫止血固定装置,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患者术后活动时导致受力位置改变,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

一种肱动脉压迫止血固定装置,包括锁紧件和用于使患者手臂伸直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铰接设置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上还设置有用于对肱动脉穿刺口抵触封闭的压迫装置,所述锁紧件转动实现对手臂的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患者先将需要进行穿刺的手臂放在固定板上,穿刺后可以快速的转动锁紧件,使得压迫装置抵触在肱动脉穿刺口上,减少肱动脉穿刺口进行压迫的前期工作准备,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且固定板的设置,使得患者术后在活动时不会影响到肱动脉穿刺口,避免肱动脉穿刺口压迫受力位置改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锁紧件一端为插接端,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供插接端插入的锁槽,所述插接端插入锁槽形成插接端与锁槽的涨紧配合,所述固定板中空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两端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定位块、弹力带和固定块,所述固定板两端均开设有第一空槽和第二空槽,所述定位块对应第二空槽设置,所述固定块对应第一空槽设置,所述定位块上凹陷设置有卡槽,所述弹力带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弹力带一端穿设过第一空槽与固定块连接,所述另一端穿设过第二空槽与定位块连接,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用于解除弹力带锁定的复位弹簧,所述固定块和定位块之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一端设有与卡槽卡接的卡接板,所述另一端向锁槽下方延伸设有抵触板,所述抵触板和卡接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实现定位板摆动的转动轴,所述插接端下压插入锁槽使得定位板转动形成卡接板与卡槽的分离,所述卡接板与卡槽分离使得定位块通过复位弹簧向固定块滑移形成弹力带的收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患者在接受穿刺后,医护人员将锁紧件转动带动插接端插入锁槽,插接端下压顶入使定位板转动带动卡接板脱出卡槽,使得定位块通过复位弹簧迅速向固定块滑移,带动弹力带迅速收紧,使得患者在穿刺完压迫时手臂能被迅速固定,避免在进行压迫时手臂乱动导致压迫受力位置改变,且患者术后在活动时,手臂不会弯曲避免受力位置二次改变,插接端插入锁槽并与锁槽涨紧配合,使得锁紧件能够牢固的压迫在肱动脉穿刺口处,且医护人员能够在患者血液凝固后迅速的解除该装置,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压迫装置包括压迫板和调压旋钮,所述压迫板设置在锁紧件下方,所述调压旋钮设置在锁紧件上,所述调压旋钮向压迫板方向延伸设置有螺杆,所述压迫板上设置有定位螺母,所述螺杆穿设过锁紧件与定位螺母螺纹配合,所述调压旋钮转动带动螺杆上下位移形成压迫板对肱动脉穿刺口的抵触封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压迫板和调压旋钮的设置,使得患者在穿刺后,医护人员能够通过调压旋钮来调节压迫力度,避免不同患者不同手臂大小而导致受力不足的问题,加快患者术后的恢复速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锁紧件呈拱形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锁紧件呈拱形设置更贴合患者手臂的弧度,避免患者手臂固定后产生不适反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三维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肱动脉压迫止血固定装置,包括锁紧件1和用于使患者手臂伸直的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上铰接设置有锁紧件1,所述锁紧件1上还设置有用于对肱动脉穿刺口抵触封闭的压迫装置2,所述锁紧件1转动实现对手臂的固定,所述锁紧件1一端为插接端11,所述固定板3上设有供插接端11插入的锁槽31,所述插接端11插入锁槽31形成插接端11与锁槽31的涨紧配合,所述固定板3中空设置有空腔32,所述空腔32两端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定位块41、弹力带42和固定块43,所述固定板3两端均开设有第一空槽33和第二空槽34,所述定位块41对应第二空槽34设置,所述固定块43对应第一空槽33设置,所述定位块41上凹陷设置有卡槽411,所述弹力带42设置在固定板3上,所述弹力带42一端穿设过第一空槽33与固定块43连接,所述另一端穿设过第二空槽34与定位块41连接,所述空腔32内设置有用于解除弹力带42锁定的复位弹簧35,所述固定块43和定位块41之间通过复位弹簧35连接,所述空腔32内设置有定位板36,所述定位板36一端设有与卡槽411卡接的卡接板37,所述另一端向锁槽31下方延伸设有抵触板38,所述抵触板38和卡接板37之间设置有用于实现定位板36摆动的转动轴39,所述插接端11下压插入锁槽31使得定位板36转动形成卡接板37与卡槽411的分离,所述卡接板37与卡槽411分离使得定位块41通过复位弹簧35向固定块43滑移形成弹力带42的收紧,所述压迫装置2包括压迫板21和调压旋钮22,所述压迫板21设置在锁紧件1下方,所述调压旋钮22设置在锁紧件1上,所述调压旋钮22向压迫板21方向延伸设置有螺杆23,所述压迫板21上设置有定位螺母24,所述螺杆23穿设过锁紧件1与定位螺母24螺纹配合,所述调压旋钮22转动带动螺杆23上下位移形成压迫板21对肱动脉穿刺口的抵触封闭,所述锁紧件1呈拱形设置。

患者先将手臂放在固定板3上,医护人员进行肱动脉穿刺手术,穿刺后,医护人员转动锁紧件1,将锁紧件1的插接端11插入锁槽31,插接端11抵触到抵触板38,抵触板38带动定位板36摆动,使得卡接板37脱出卡槽411,定位块41受复位弹簧35复位影响往固定块43方向滑移,定位板36带动弹力带42收缩,使得患者手臂被弹力带42固定,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手臂大小旋转调压旋钮22,调压旋钮22带动螺杆23下滑,螺杆23与定位螺母24螺纹配合使得压迫板21进行位移,压迫板21给肱动脉穿刺口一定的压迫力,血液凝固后,将锁紧件1拔出,同时医护人员扯松弹力带42,此时患者将手臂从固定板3上抽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肱动脉压迫止血固定装置,包括锁紧件和用于使患者手臂伸直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铰接设置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上还设置有用于对肱动脉穿刺口抵触封闭的压迫装置,所述锁紧件转动实现对手臂的固定,本发明使得患者在进行肱动脉压迫时,受力位置不会进行改变,且保证患者在进行活动时手臂一直处于伸直状态,加快手臂血液循环,增加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邹贺;陈晓曙;张佳;王毅;林建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市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2.28
技术公布日:2019.05.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