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式踝足辅助行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0253发布日期:2019-07-06 10:43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框架式踝足辅助行走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矫形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框架式踝足辅助行走器。



背景技术: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踝关节背负肌肉功能受损,会引起足踝不能完成背屈的动作,从而在步行中发生足下垂和脚尖拖地的现象。这种足下垂的现象容易造成绊跌和步行失稳。为了使病人恢复正常和舒适的步态,除了手术治疗方法以外,还可以通过穿戴踝足支具的保守治疗方法来解决。但是目前国内踝足矫形器具的种类较少,保守治疗方法较为单一。

现有的踝足支具通常穿戴在鞋子内部,这就需要获取病足的脚模并进行专业的适配定制。这种适配定制往往具有较长的制作周期,并且由于支具和穿戴者的肢体直接接触,可能会引起穿戴的不舒适,或由于穿戴鞋内支具,病人需要更换具有更大空间的鞋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框架式踝足辅助行走器,避免了较长周期的个性化适配,使助行器能够快速地穿戴在穿戴者自选的鞋具外部;避免了助行器与穿戴者肢体在足部的直接接触,提高了穿戴舒适性;框架具有前向开放式结构特点,便于在已穿鞋状态下从后侧向前侧一次性穿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框架式踝足辅助行走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小腿固定架、主支架以及足部框架;所述小腿固定架通过绑带与小腿固定;所述足部框架设置在鞋子的外表面;所述主支架包括调节部、弯曲部以及连接所述调节部和弯曲部的主支架连接块;所述小腿固定架与所述调节部连接,所述足部框架与所述弯曲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小腿固定架连接于所述调节部的前侧。

进一步的,所述足部框架包含尾部框架和头部框架;所述弯曲部、尾部框架和头部框架通过连接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头部框架包括关于鞋子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一头部框架和第二头部框架,所述第一头部框架的一端和第二头部框架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块连接于所述尾部框架,所述第一头部框架的另一端和第二头部框架的另一端均可拆卸的连接于鞋面锁紧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头部框架和第二头部框架上还连接有卡合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弯曲部呈双头7字钩状态,自所述弯曲部顶端沿长度方向延伸形成左右两个对称的分支:第一弯曲分支和第二弯曲分支。

进一步的,在由所述弯曲部上端向下端的延伸方向上,所述两个分支之间的间距递增。

进一步的,所述弯曲部下端的切向与所述小腿固定架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小腿固定架与所述调节部上的凹槽卡合,并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头部框架和尾部框架上均设有安装垫块的安装位。

本发明框架式踝足辅助行走器,由于其足部框架设置在鞋子的外表面,避免了较长周期的个性化适配,使助行器能够快速地穿戴在穿戴者自选的鞋具外部;避免了助行器与穿戴者肢体在足部的直接接触,提高了穿戴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框架式踝足辅助行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框架式踝足辅助行走器的鞋面锁紧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请参见图1所示,一种框架式踝足辅助行走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小腿固定架1、主支架2以及足部框架3;所述小腿固定架1通过绑带与小腿固定;所述足部框架3设置在鞋子的外表面;所述主支架2包括调节部21、弯曲部23以及连接所述调节部21和弯曲部23的主支架连接块22;所述小腿固定架1与所述调节部21连接,所述足部框架3与所述弯曲部23连接。

优选的,所述小腿固定架1连接于所述调节部21的前侧。

优选的,所述足部框架3包含尾部框架31和头部框架32;所述弯曲部23、尾部框架31和头部框架32通过连接块33连接。

优选的,所述头部框架32包括关于鞋子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一头部框架321和第二头部框架322,所述第一头部框架321的一端和第二头部框架322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块33连接于所述尾部框架,所述第一头部框架321的另一端和第二头部框架322的另一端均可拆卸的连接于鞋面锁紧件34。

优选的,所述第一头部框架321和第二头部框架322上还连接有卡合连接件35,并通过调节卡合连接件35的固定带长度来改变第一头部框架321和第二头部框架322之间的最大距离,防止第一头部框架321和第二头部框架322前端从鞋面锁紧件34的通孔中滑出。

优选的,所述弯曲部23呈双头7字钩状态,自所述弯曲部23顶端沿长度方向延伸形成左右两个对称的分支:第一弯曲分支和第二弯曲分支。

优选的,在由所述弯曲部23上端向下端的延伸方向上,所述两个分支之间的间距递增。两个分支与尾部框架之间形成脚脖与鞋帮顶部的容纳空间;

优选的,在人体穿戴之后,所述弯曲部23下端的切向与所述小腿固定架1垂直,自然状态下是锐角。

优选的,所述小腿固定架1与所述调节部21上的凹槽卡合,并通过螺栓固定。

优选的,所述头部框架32和尾部框架31上均设有安装垫块的安装位。

优选的,在鞋体上的所述头部框架32夹持位置高于尾部框架31的夹持位置。

优选的,鞋面锁紧件24与鞋子上表面固定;鞋面锁紧件沿垂直鞋具中线方向具有通孔,可通过鞋面上的鞋带等绑缚锁紧,实现支具对足部的施加力的作用。

优选的,弯曲段23、尾部框架31和垫块采用弹性件制成,具有根据变形为脚踝提供向上扭矩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头部框架32的两个端部标有刻度,具有适配不同尺寸鞋子的作用,可根据鞋子大小,调节头部框架32和鞋面锁紧件34的连接尺寸。

优选的,所述调节部21下端可以沿长度方向截断,适应不同尺寸需求。

优选的,小腿固定架1包含软性护垫与锁扣件,所述锁扣件能够与所述软性护垫构成环形固定圈,锁扣件能够调节所述环形固定圈径向尺寸。

优选的,请参见图2所示,鞋面锁紧件34上设有多个孔。

使用本发明框架式踝足辅助行走器时,先将鞋面锁紧件34从第一头部框架321和第二头部框架322前端卸下,鞋具从第一头部框架321和第二头部框架322之间的穿过,鞋具后端由尾部框架31包裹,然后将从第一头部框架321和第二头部框架322的前端靠近鞋具,并用鞋面锁紧件34连接,同时调节卡合连接件35,使第一头部框架321和第二头部框架322的前端不会滑出鞋面锁紧件34,然后将鞋面锁紧件34与鞋带或鞋具的其它部分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框架结构固定于鞋具外侧,不与穿戴者皮肤直接接触,且参数可调,适用于各种尺寸的鞋具,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一种框架式踝足辅助行走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小腿固定架、主支架以及足部框架;所述小腿固定架通过绑带与小腿固定;所述足部框架设置在鞋子的外表面;所述主支架包括调节部、弯曲部以及连接所述调节部和弯曲部的主支架连接块;所述小腿固定架与所述调节部连接,所述足部框架与所述弯曲部连接。本发明框架结构固定于鞋具外侧,不与穿戴者皮肤直接接触,且参数可调,适用于各种尺寸的鞋具,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楚鹏飞;朱钧;陆寅啸;周泽世;马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复旦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3.25
技术公布日:2019.07.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