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式便携型穴位电刺激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15270发布日期:2020-12-15 12:09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模式便携型穴位电刺激设备。



背景技术:

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是将欧美国家的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与针灸穴位相结合,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以保健和治疗的方法。经皮穴位电刺激克服了针刺和电针的某些缺点,如针刺入时感到疼痛,有些患者惧针,儿童不易接受等,而且具有较好的保健治疗效果。

现有的中医用电刺激设备,多为简单的调档电刺激,功能太少,同时就诊的患者平坐不方便,不利于医生进行全身的诊疗,普通保健室内用的简单床也仅仅具有躺着功能,不方便顾客放置衣服物件,以上问题都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多模式便携型穴位电刺激设备,通过体表电刺激人体穴位,无创安全。本发明相较于传统中医用电刺激设备,结构设计合理,体积小,收纳携带方便。



本技术:
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模式便携型穴位电刺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控单元和多个中医智能无线护眼单元构成的矩阵。

进一步地,中医智能无线护眼单元包括:中医智能无线护眼单元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锂电池、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一控制电路。

进一步地,中医智能无线护眼单元壳体上表面有方形开机按键,按键周围有led指示灯,下表面印刷有银浆导电线路和凝胶贴片区,侧面有第一电池安放孔。

进一步地,中控单元以及设置中控单元壳体内的第二蓝牙模块,第一充电锂电池,第二控制电路。

进一步地,中控单元壳体采用分仓设计有第一中控单元仓、第一中医智能无线护眼单元存放仓、第一凝胶储放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技术的电刺激设备收纳存取不便,使用不便等技术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智能定制多波形-强度等不同穴位电刺激模式的个性化理疗方案,小巧便携,可即时取用,连接、控制、收纳方便,理疗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相较于传统入体式电针,本发明通过体表电刺激穴位,无创安全。本发明创造通过蓝牙连接控制,结构设计合理,相较于传统电针理疗装备,本发明创造可实现电刺激穴位、波形、强度、理疗时间的个性化理疗方案智能定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便携型穴位电刺激设备,包括中控单元和五个中医智能无线护眼单元构成的矩阵。中医智能无线护眼单元包括:中医智能无线护眼单元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锂电池、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一控制电路。中医智能无线护眼单元壳体上表面有方形开机按键,按键周围有led指示灯,下表面印刷有银浆导电线路和凝胶贴片区,侧面有第一电池安放孔;中控单元以及设置中控单元壳体内的第二蓝牙模块,第一充电锂电池,第二控制电路;中控单元壳体采用分仓设计有第一中控单元仓、第一中医智能无线护眼单元存放仓、第一凝胶储放仓;中控单元中的单元存放仓采用密闭性设计,共有六个分格使单元单一存放,凝胶片收纳仓采用抽拉式设计方便取用。

作为改进,所述中控单元通过无线蓝牙连接可控制五个中医智能无线护眼单元。

作为改进,所述中医智能护眼单元设有led指示灯,提示设备工作状态,方便用户使用。

作为改进,所述穴位电刺激设备具有多模式穴位电刺激,连续波、疏密波、断续波三种波形,低强度、中等强度、高强度三种电刺激强度类型供不同穴位电刺激选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模式便携型穴位电刺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控单元和多个中医智能无线护眼单元构成的矩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便携型穴位电刺激设备,其特征在于:中医智能无线护眼单元包括:中医智能无线护眼单元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锂电池、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一控制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模式便携型穴位电刺激设备,其特征在于:中医智能无线护眼单元壳体上表面有方形开机按键,按键周围有led指示灯,下表面印刷有银浆导电线路和凝胶贴片区,侧面有第一电池安放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便携型穴位电刺激设备,其特征在于:中控单元包括中控单元壳体以及其内的第二蓝牙模块,第一充电锂电池,第二控制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模式便携型穴位电刺激设备,其特征在于:中控单元壳体采用分仓设计有第一中控单元仓、第一中医智能无线护眼单元存放仓、第一凝胶储放仓。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模式便携型穴位电刺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控单元和多个中医智能无线护眼单元构成的矩阵。本发明通过体表电刺激人体穴位,无创安全。本发明相较于传统中医用电刺激设备,结构设计合理,体积小,收纳携带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章桂红;李凯;应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章桂红
技术研发日:2019.06.14
技术公布日:2020.1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