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光LED面膜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75659发布日期:2019-10-29 03:15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光LED面膜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面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光led面膜罩。



背景技术:

led科技发展迅速,除了照明和显示屏,在美容医学上也发挥了特别的作用。出现在医疗级的美容中心、烧烫伤的皮肤修复仪器中led面膜就是采用光照射的原理,让使用者使用led低碳环保科技,既安全简单,可重复使用达到保养面部肌肤的目的。光线能影响到人体的激素分泌、心率、警觉性、睡眠品质、体温和基因表达。其中led红光能促进人体组织机能的活力提高,因此提高抗病变的免疫力,抑制细胞衰老,加速细胞的新陈代谢,使细胞呈现活跃状态。开发一种可发射led红光的面罩装置,在人们敷面膜的时候,戴上该装置,即可达到红光led与传统面膜结合美肤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面罩的美容效果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红光led面膜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红光led面膜罩,包括外圈,所述外圈的中心设有漏鼻圈,外圈与漏鼻圈之间沿周向固定连接有连接线,连接线上缠绕有呈螺旋状的电线,电线与连接线组成蛛网形,所述电线与连接线的交点处均胶粘有红光led灯,红光led灯均与电线电性连接,所述电线的两端之间连接有电源,电源的外壳上安装有开关,所述连接线上连接有漏眼圈、漏口圈,所述外圈上安装有固定组件。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分别固定于外圈上部两侧的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所述外圈下部的两侧分别带有第四连接带、第三连接带,所述第四连接带、第一连接带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刺毛层,第二连接带、第三连接带的另一端均带有圆毛层,刺毛层与圆毛层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外圈、漏鼻圈、漏口圈、漏眼圈均为软硅胶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第三连接带和第四连接带均为纤维布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连接线为绝缘材料制成,且电线的外侧设有绝缘保护套。

优选的,所述电源采用锂电池。

本方案穿戴方便,且通过红光led灯能够发出红光,进而对面部肌肤进行刺激,且将电线螺旋状缠绕于连接线上组成蛛网形,使得红光led灯的照射范围大,进而使得刺激范围大,美容效果好,使用效果好,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外圈、2连接线、3漏鼻圈、4电线、5红光led灯、6电源、7漏口圈、8漏眼圈、9第一连接带、10第二连接带、11第三连接带、12第四连接带、13刺毛层、14圆毛层、15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红光led面膜罩,包括外圈1,外圈1的中心设有漏鼻圈3,外圈1与漏鼻圈3之间沿周向固定连接有连接线2,连接线2上缠绕有呈螺旋状的电线4,电线4与连接线2组成蛛网形,电线4与连接线2的交点处均胶粘有红光led灯5,红光led灯5均与电线4电性连接,电线4的两端之间连接有电源6,电源6的外壳上安装有开关15,连接线2上连接有漏眼圈8、漏口圈7,外圈1上安装有固定组件。

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组件包括分别固定于外圈1上部两侧的第一连接带9、第二连接带10,外圈1下部的两侧分别带有第四连接带12、第三连接带11,第四连接带12、第一连接带9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刺毛层13,第二连接带10、第三连接带11的另一端均带有圆毛层14,刺毛层13与圆毛层14相匹配,外圈1、漏鼻圈3、漏口圈7、漏眼圈8均为软硅胶材料制成,第一连接带9、第二连接带10、第三连接带11和第四连接带12均为纤维布料制成,连接线2为绝缘材料制成,且电线4的外侧设有绝缘保护套,电源6采用锂电池。

本发明在使用时,只需要敷上面膜后,戴上本装置即可,通过打开开关15即可使红光led灯5通电从而发出红光,进而对面部肌肤进行刺激,而将电线4螺旋状缠绕于连接线2上组成蛛网形,使得红光led灯5的照射范围大,进而使得刺激范围大,使用效果好,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光LED面膜罩,涉及面罩领域,其包括外圈,所述外圈的中心设有漏鼻圈,外圈与漏鼻圈之间沿周向固定连接有连接线,连接线上缠绕有呈螺旋状的电线,电线与连接线组成蛛网形,所述电线与连接线的交点处均胶粘有红光LED灯,红光LED灯均与电线电性连接,所述电线的两端之间连接有电源,电源的外壳上安装有开关。本方案穿戴方便,且通过红光LED灯能够发出红光,进而对面部肌肤进行刺激,且将电线螺旋状缠绕于连接线上组成蛛网形,使得红光LED灯的照射范围大,进而使得刺激范围大,使用效果好,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胡克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同济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2
技术公布日:2019.10.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