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滞动刃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45823发布日期:2019-12-06 20:50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滞动刃针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品,具体是指一种滞动刃针。



背景技术:

滞动针疗法是对软组织急慢性损伤、局部疤痕粘连进行的一种闭合性微创手术方法;它是用一种特制的针灸针样针刀刺入人体特定部位,对穴位进行刺激,对病变部位进行剥离、松解,使得神经、血管、肌肉的卡压得以接触;但是传统刃针针体光滑、有刃、锋利,很容易通过结节、条索、僵硬、瘢痕和挛缩组织,但是不能实现滞针的效果。所以,一种既能实现滞针效果又能实现动针效果的滞动刃针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不能很好的实现滞针的效果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滞动刃针,包括针刃、针体和针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刃、针体和针柄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针体上设有若干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针体外壁与针柄内壁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针柄由铜丝缠绕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针柄底部设有固定环。

进一步地,所述针刃的规格为直径0.35mm至1.2mm、长度15、25、40、50、7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采用的针体上所设有的若干凹槽,实现滞针的疗效;本使用新型在传统刃针的基础上针刃按比例缩小原来的20%,以实现减少损伤,同时增加滞针的效果;行滞针时,针感强、针感效应时间持久;操动针时,强调治疗部位的“运动”;疗效显著、创伤小、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滞动刃针的结构;

如图所示:1、针刃,2、针体,3、针柄,4、凹槽,5、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介绍。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提供了一种滞动刃针,包括针刃1、针体2和针柄3,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刃1、针体2和针柄3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针体2上设有若干凹槽4。

本发明一种滞动刃针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本发明在使用时,根据不同部位、组织的治疗选取不同型号的滞动针,通过对穴位、反应点、劳损瘢痕部位、肌肉,能达到经络及脏腑整体的调理,从而改善组织的微循环障碍,松懈疤痕粘连,以达到舒经通络、解结散淤止痛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针体上所设有的若干凹槽,实现滞针的疗效;本发明在传统刃针的基础上针刃按比例缩小原来的20%,以实现减少损伤,同时增加滞针的效果;行滞针时,针感强、针感效应时间持久;操动针时,强调治疗部位的“运动”;疗效显著、创伤小、安全可靠。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滞动刃针,包括针刃(1)、针体(2)和针柄(3),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刃(1)、针体(2)和针柄(3)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针体(2)上设有若干凹槽(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滞动刃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2)外壁与针柄(3)内壁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滞动刃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柄(3)由铜丝缠绕制作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滞动刃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柄(3)底部设有固定环(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滞动刃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刃(1)的规格为直径0.35mm至1.2mm、长度15、25、40、50、70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滞动刃针,包括针刃、针体和针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刃、针体和针柄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针体上设有若干凹槽;本发明采用的针体上所设有的若干凹槽,实现滞针的疗效;本发明在传统刃针的基础上按比例缩小原来的20%,以实现减少损伤,同时增加滞针的效果;行滞针时,针感强、针感效应时间持久;操动针时,强调治疗部位的“运动”;疗效显著、创伤小、安全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红星
技术研发日:2019.09.02
技术公布日:2019.12.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