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胫骨近端外侧L型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1956发布日期:2020-04-07 21:18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胫骨近端外侧L型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胫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胫骨近端外侧l型接骨板。



背景技术:

胫骨,小腿双骨之一,位于小腿的内侧,对支持体重起重要作用,为小腿骨中主要承重骨。可分为一体和两端。上端膨大,形成内侧髁和外侧髁,与股骨下端的内、外侧髁以及髌骨共同构成膝关节。两髁之间的骨面隆凸叫做髁间隆起。隆起前后各有一凹陷的粗糙面,分别叫做髁间前窝和髁间后窝。上端的前面有一粗糙的隆起,叫做胫骨粗隆。外侧髁的后下面有一关节面,接腓骨小头,叫做腓关节面。

现有的胫骨平台处钢板没有专门适应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无法很好地与胫骨平台的骨表面相贴合,且其上的钉孔设计使得胫骨平台接骨板的最终固定效果不是很好,无法达到很好地内固定效果,影响术后恢复。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胫骨近端后外侧锁定接骨板,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的胫骨平台处钢板没有专门适应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无法很好地与胫骨平台的骨表面相贴合,且其上的钉孔设计使得胫骨平台接骨板的最终固定效果不是很好,无法达到很好地内固定效果,影响术后恢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胫骨近端外侧l型接骨板,包括一体成型的接骨板头部、接骨板颈部和接骨板干部,所述胫骨近端外侧接骨板靠近胫骨一侧端面呈内凹状,所述胫骨近端后外侧接骨板外轮廓呈l型状,所述接骨板头部、接骨板颈部和接骨板干部的宽度相同,连接所述接骨板头部和接骨板干部的接骨板颈部呈弧状结构,所述接骨板头部和接骨板颈部绕一侧扭转预定角度,所述接骨板头部内凹设有三个横向呈一字型排布的第一固定安装孔,所述接骨板颈部凹设有两个第二固定安装孔,所述接骨板干部内凹设有四个加压锁定孔,所述接骨板头部还凹设有第一克氏针孔,所述第一克氏针孔位于第一固定安装孔的上方,所述接骨板颈部和接骨板干部上均对称设置有多个第二克氏针孔。

优选的,所述胫骨近端外侧l型接骨板的厚度为5mm。

优选的,所述胫骨近端外侧l型接骨板由医用钛材制成。

优选的,所述接骨板头部与对应关节面垂直斜向下呈6°夹角设置。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孔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安装孔呈三角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克氏针孔和第二克氏针孔的孔径大小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胫骨近端后外侧接骨板能针对性改善原临床上无专用的接骨板植入,同时专业治疗胫骨近端后外侧伴随关节面塌陷疾病;同时,固定可靠,减少病人疼痛,设计结构简单、稳定,加工成本低;采用医用钛材制造,生物相容性好;操作简单,方便于临床的应用,给医生带来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胫骨近端外侧l型接骨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胫骨近端外侧l型接骨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骨板头部、2第一克氏针孔、3第一固定安装孔、4第二固定安装孔、5加压锁定孔、6接骨板干部、7第二克氏针孔、8接骨板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一种胫骨近端外侧l型接骨板,包括一体成型的接骨板头部1、接骨板颈部8和接骨板干部6,接骨板头部1与对应关节面垂直斜向下呈6°夹角设置,可适应各种关节形态,胫骨近端外侧l型接骨板的厚度为5mm,胫骨近端外侧l型接骨板由医用钛材制成,医用钛制成的接骨板生物相容性好,胫骨近端外侧接骨板靠近胫骨一侧端面呈内凹状,贴合于骨骼表面,提高治疗效果,胫骨近端后外侧接骨板外轮廓呈l型状,接骨板头部1、接骨板颈部8和接骨板干部6的宽度相同。

连接接骨板头部1和接骨板干部6的接骨板颈部8呈弧状结构,接骨板头部1和接骨板颈部8绕一侧扭转预定角度,以更好地适应胫骨近端后外侧的外形,与胫骨近端后外侧表面更好地贴附,以使胫骨近端后外侧锁定接骨板能够与胫骨近端后外侧表面具有更好的贴合度,从而达到较佳的临床固定效果,降低临床治疗的难度,接骨板头部1内凹设有三个横向呈一字型排布的第一固定安装孔3,三个第一固定安装孔3呈一字型排布,固定更加稳定,接骨板颈部8凹设有两个第二固定安装孔4,两个第一固定安装孔3分别与第二固定安装孔4呈三角设置,第一固定安装孔3和第二固定安装孔4内植入的锁定螺钉形成适当角度,以防止螺钉脱出,能有效支撑关节面塌陷等症状。

接骨板干部6内凹设有四个加压锁定孔5,以提供轴向加压或锁定选择,接骨板头部1还凹设有第一克氏针孔2,第一克氏针孔2位于第一固定安装孔3的上方,利用接骨板头部1凹设的第一克氏针孔2与克氏针配合使用,实现胫骨近端后外侧接骨板的临时固定,便于后续锁定螺钉的打入,接骨板颈部8和接骨板干部6上均对称设置有多个第二克氏针孔7,第一克氏针孔2和第二克氏针孔7的孔径大小相同,利用接骨板干部6和接骨板颈部8上凹设的多个第二克氏针孔7与克氏针配合使用,实现胫骨近端后外侧接骨板的临时固定,便于后续锁定螺钉的打入。

本实用新型中,本实用新型的胫骨近端后外侧接骨板能针对性改善原临床上无专用的接骨板植入,同时专业治疗胫骨近端后外侧伴随关节面塌陷疾病;同时,固定可靠,减少病人疼痛,设计结构简单、稳定,加工成本低;采用医用钛材制造,生物相容性好;操作简单,方便于临床的应用,给医生带来了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胫骨近端外侧l型接骨板,包括一体成型的接骨板头部(1)、接骨板颈部(8)和接骨板干部(6),其特征在于,所述胫骨近端外侧接骨板靠近胫骨一侧端面呈内凹状,所述胫骨近端后外侧接骨板外轮廓呈l型状,所述接骨板头部(1)、接骨板颈部(8)和接骨板干部(6)的宽度相同,连接所述接骨板头部(1)和接骨板干部(6)的接骨板颈部(8)呈弧状结构,所述接骨板头部(1)和接骨板颈部(8)绕一侧扭转预定角度,所述接骨板头部(1)内凹设有三个横向呈一字型排布的第一固定安装孔(3),所述接骨板颈部(8)凹设有两个第二固定安装孔(4),所述接骨板干部(6)内凹设有四个加压锁定孔(5),所述接骨板头部(1)还凹设有第一克氏针孔(2),所述第一克氏针孔(2)位于第一固定安装孔(3)的上方,所述接骨板颈部(8)和接骨板干部(6)上均对称设置有多个第二克氏针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胫骨近端外侧l型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胫骨近端外侧l型接骨板的厚度为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胫骨近端外侧l型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胫骨近端外侧l型接骨板由医用钛材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胫骨近端外侧l型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板头部(1)与对应关节面垂直斜向下呈6°夹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胫骨近端外侧l型接骨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孔(3)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安装孔(4)呈三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胫骨近端外侧l型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克氏针孔(2)和第二克氏针孔(7)的孔径大小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胫骨近端外侧L型接骨板,包括一体成型的接骨板头部、接骨板颈部和接骨板干部,所述胫骨近端外侧接骨板靠近胫骨一侧端面呈内凹状,所述胫骨近端后外侧接骨板外轮廓呈L型状,所述接骨板头部、接骨板颈部和接骨板干部的宽度相同,连接所述接骨板头部和接骨板干部的接骨板颈部呈弧状结构。本实用新型,胫骨近端后外侧接骨板能针对性改善原临床上无专用的接骨板植入,同时专业治疗胫骨近端后外侧伴随关节面塌陷疾病;同时,固定可靠,减少病人疼痛,设计结构简单、稳定,加工成本低;采用医用钛材制造,生物相容性好;操作简单,方便于临床的应用,给医生带来了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梁文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伯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2.28
技术公布日:2020.04.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