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黄疸婴儿用蓝光眼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8200发布日期:2020-05-08 13:42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脱黄疸婴儿用蓝光眼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光眼罩防脱领域,具体为一种防脱黄疸婴儿用蓝光眼罩。



背景技术:

黄疸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黄疸,一般发生于新生儿,在一个月以内,在新生儿科,住的婴儿也都在28天以内,不少是因为黄疸住进新生儿科。对于黄疸的治疗,一般采用蓝光照射,为了不刺伤眼部,一般采用蓝光眼罩遮挡。在实际使用中,护士经常互遇到眼罩向着鼻子一侧滑脱,以及向上滑脱的现象,这样就需要护士时刻注意观察,避免眼罩脱落,刺伤婴儿眼部,市场上也有很多防止滑脱的,比如,直接套在头上,比如公告号为cn205108052u的一种用于新生儿的蓝光眼罩,这种直接套上,不容易滑脱,但是,因为施力面积大,勒的比较紧,使婴儿不舒服,也影响透气性。为此,需要一种防止滑脱的蓝光眼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脱黄疸婴儿用蓝光眼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脱黄疸婴儿用蓝光眼罩,包括遮住眼部的罩体以及设置在罩体两侧的连接带;

两个连接带之间设置有卡和婴儿后脑勺的防止罩体滑脱的防脱机构,所述防脱机构包括套接在婴儿后脑勺的防脱带,且防脱带上开设有卡和婴儿后脑勺的防脱槽,所述防脱槽呈长轴沿着婴儿后脑勺周向的椭圆形,所述防脱带呈与防脱槽形状相适应的椭圆形,所述防脱带的两侧设置有与对应一侧的连接带粘接连接的雄粘扣带。

优选的,所述防脱槽的短轴长度为2.0~2.5cm,且防脱槽的长轴长为2.5~3.0cm。

优选的,所述连接带的下侧开设有防止磨损婴儿耳朵的圆弧形的防磨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带的端部呈圆弧形。

优选的,所述雄粘扣带的宽度小于连接带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时,将防脱带一侧的雄粘扣带粘到对应一侧的连接带上,然后将防脱带绕到婴儿的头部后侧,并将防脱槽卡住婴儿的后脑勺,然后根据两侧的雄粘扣带,调节位置,改变松紧,也适应不同头围的婴儿,并使防脱槽位于中部位置,能正好卡住后脑勺,这样,后脑勺伸出防脱槽,减小与防脱带的摩擦,降低滑动脱落风险;

2、由于防脱槽的原因,一旦罩体滑动,就会拉紧防脱带,而突出的后脑勺则会抵住防脱槽,从而限制防脱带移动,限制罩体滑脱,从而做到固定。

这样,就可以避免罩体从婴儿的眼部滑脱,降低护士的劳动强度,不用时刻担心罩体的脱落,更实用方便,成本也低,便于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罩体与连接带的连接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脱带的后视图。

图中:1罩体、11连接带、2防脱带、21防脱槽、22雄粘扣带、23防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脱黄疸婴儿用蓝光眼罩技术方案:一种防脱黄疸婴儿用蓝光眼罩,包括遮住眼部的罩体1以及设置在罩体1两侧的连接带11,罩体1呈挡住眼部的眼镜型,这里罩体1的基底和连接带11均采用无纺布,透气,如软,罩体1内部包括遮光的黑色无纺布,为现有技术,不再详述,连接带11的下侧开设有防止磨损婴儿耳朵的圆弧形的防磨槽23,避免连接带11磨损耳朵;

两个连接带11之间设置有卡和婴儿后脑勺的防止罩体1滑脱的防脱机构,防脱机构包括套接在婴儿后脑勺的防脱带2,防脱带2同样采用无纺布,且防脱带2上开设有卡和婴儿后脑勺的防脱槽21,防脱槽21套住婴儿的后脑勺处,从而卡住,这样后脑勺一部分突出防脱槽21,防脱槽21呈长轴沿着婴儿后脑勺周向的椭圆形,增大与好脑勺的接触面积,方便卡住,防脱带2呈与防脱槽21形状相适应的椭圆形,适应防脱槽21,做到防脱带2的尺寸更小,防脱带2的两侧设置有与对应一侧的连接带11粘接连接的雄粘扣带22,方便拆卸连接,同时可以调节松紧,适应不同尺寸头部的婴儿,这里,两侧都可以调节,从而保证能卡住后脑勺,位于正后方,这里连接带11采用无纺布,比较柔软透气,同时,便于雄粘扣带22粘上,这样就无需雌粘扣带,这里连接带靠近内侧,贴近头部,雄粘扣带22则位于外侧,这样内侧比较柔软,同时,连接带11的端部呈圆弧形,避免棱角磨损皮肤,为了配合雄粘扣带22,这里连接带11做的长一些,便于调节长度,适应不同大小的头围,雄粘扣带22的宽度小于连接带11的宽度,防止雄粘扣带22露出磨损皮肤,防脱槽21的短轴长度为2.0~2.5cm,且防脱槽21的长轴长为2.5~3.0cm,过小卡不住,过大,则容易滑动。

使用时,将防脱带2一侧的雄粘扣带22粘到对应一侧的连接带11上,然后将防脱带2绕到婴儿的头部后侧,并将防脱槽21卡住婴儿的后脑勺,然后根据两侧的雄粘扣带22,调节位置,改变松紧,也适应不同头围的婴儿,并使防脱槽21位于中部位置,能正好卡住后脑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防脱黄疸婴儿用蓝光眼罩,包括遮住眼部的罩体(1)以及设置在罩体(1)两侧的连接带(11);

其特征在于:两个连接带(11)之间设置有卡和婴儿后脑勺的防止罩体(1)滑脱的防脱机构,所述防脱机构包括套接在婴儿后脑勺的防脱带(2),且防脱带(2)上开设有卡和婴儿后脑勺的防脱槽(21),所述防脱槽(21)呈长轴沿着婴儿后脑勺周向的椭圆形,所述防脱带(2)呈与防脱槽(21)形状相适应的椭圆形,所述防脱带(2)的两侧设置有与对应一侧的连接带(11)粘接连接的雄粘扣带(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黄疸婴儿用蓝光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槽(21)的短轴长度为2.0~2.5cm,且防脱槽(21)的长轴长为2.5~3.0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脱黄疸婴儿用蓝光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11)的下侧开设有防止磨损婴儿耳朵的圆弧形的防磨槽(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脱黄疸婴儿用蓝光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11)的端部呈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脱黄疸婴儿用蓝光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雄粘扣带(22)的宽度小于连接带(11)的宽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脱黄疸婴儿用蓝光眼罩,包括遮住眼部的罩体以及设置在罩体两侧的连接带。两个连接带之间设置有卡和婴儿后脑勺的防止罩体滑脱的防脱机构。然后根据两侧的雄粘扣带,调节位置,改变松紧,也适应不同头围的婴儿,并使防脱槽位于中部位置,能正好卡住后脑勺,这样,后脑勺伸出防脱槽,减小与防脱带的摩擦,降低滑动脱落风险。由于防脱槽的原因,一旦罩体滑动,就会拉紧防脱带,而突出的后脑勺则会抵住防脱槽,从而限制防脱带移动,限制罩体滑脱,从而做到固定。这样,就可以避免罩体从婴儿的眼部滑脱,降低护士的劳动强度,不用时刻担心罩体的脱落,更实用方便,成本也低,便于普及。

技术研发人员:宋远洁;汪杜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宋远洁
技术研发日:2019.03.13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