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输液绑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6722发布日期:2020-06-26 22:05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定输液绑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固定输液绑带。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最常用的医疗护理操作技术之一,但目前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尤其是小儿或者神志不清的病患人员,肢体主要靠人力或者采用胶布、透明敷贴固定以进行静脉输液,临床上常因固定不好、关节活动大、导致输液针头从血管中滑脱,只能重新穿刺,给患者带来痛苦,给医护人员带来操作困难和麻烦。

另外,病人在输液时,手臂经常外露,造成手臂温度过低,特别是输液时间较长时,就很容易引发感冒症状和关节胀痛,关节胀痛主要是因为温度过低造成血管痉挛,长时低温输液会使病人倍感疼痛。同时,由于温度过低,也会影响液体药物的活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输液绑带,使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保护了手背输液时针头的稳定,防止针头错位,并且增加相应的保温装置,使得其在冬季输液时也不会手部冰凉,而且手指可以轻微活动,手臂带动手部也可以轻微的活动,降低了输液的痛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输液绑带,包括固定板、手部托板和加热结构,所述固定板的顶端连接有所述手部托板,其中,所述固定板为长条状中空结构,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中部向下凹起呈弧面结构,所述弧面结构沿所述固定板长度方向两端开放,且所述凹起部位向两端圆滑过渡,所述弧面结构径向两侧设有绑带,所述固定板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成矩形平面板状结构设置的抽拉底板,所述开口的两端边缘处设置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滑动卡槽,所述抽拉底板沿所述的滑动卡槽抽拉滑动,所述手部托板包括固定带、手指固定带、手握主体、手腕固定板和手掌固定板,所述固定带设置在所述手腕固定板上,所述手指固定带设置在所述手掌固定板上端面,所述手握主体设置在所述手掌固定板下端面并且所述手握主体位于所述固定带和所述手指固定带之间。

优选的,所述手腕固定板上设置有手腕固定凹槽,所述手腕固定凹槽沿所述手腕固定板呈径向设置并且所述手腕固定凹槽与所述弧面结构相配合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包括手腕固定带和输液管绑带,所述手腕固定带设置在所述手腕固定凹槽上方,所述输液管绑带安装在所述手腕固定带上端。

优选的,所述绑带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绑带、第二绑带和第三绑带,所述第一绑带、所述第二绑带和所述第三绑带均为扁平条状结构并且所述第一绑带、所述第二绑带和所述第三绑带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绑带、所述第二绑带和所述第三绑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的两侧端面连接,并且其位于所述固定板的弧面结构的上方,所述弧面结构与所述绑带之间留有空间。

优选的,所述手握主体的轴线与所述弧面结构的轴线垂直,所述手握主体上设置有防滑凸点和通气孔,所述防滑凸点呈矩阵结构排列,所述通气孔位于所述防滑凸点之间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加热结构包括第一加热结构、第二加热结构和第三加热结构,所述第一加热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左端的第一电加热棒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右端的第二电加热棒,所述第二加热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手握主体内的第三电加热棒,所述第三加热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手掌固定板上端面的第四电加热棒。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左端的第一通气口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右端的第二通气口。

优选的,所述弧面结构上设置有缓冲海绵垫,所述缓冲海绵垫均匀铺设在所述弧面结构的凹起处。

优选的,所述抽拉底板的下端面上间隔设有多块起到防滑作用便于保持手部稳定的防滑垫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保护了手背输液时针头的稳定,防止针头错位,并且增加相应的保温装置,使得其在冬季输液时也不会手部冰凉,而且手指可以轻微活动,手臂带动手部也可以轻微的活动,降低了输液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手部托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与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所举实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固定板1、手部托板2和加热结构,固定板1的顶端连接有手部托板2,其中,固定板1为长条状中空结构,固定板1的上端面中部向下凹起呈弧面结构3,弧面结构3沿固定板1长度方向两端开放,且凹起部位向两端圆滑过渡,弧面结构3径向两侧设有绑带4,固定板1底部设置有开口5,开口5内设置有成矩形平面板状结构设置的抽拉底板,开口5的两端边缘处设置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滑动卡槽,抽拉底板沿滑动卡槽抽拉滑动,手部托板2包括固定带6、手指固定带7、手握主体8、手腕固定板9和手掌固定板10,固定带6设置在手腕固定板9上,手指固定带7设置在手掌固定板10上端面,手握主体8设置在手掌固定板10下端面并且手握主体8位于固定带6和手指固定带7之间。

手腕固定板9上设置有手腕固定凹槽11,手腕固定凹槽11沿手腕固定板9呈径向设置并且手腕固定凹槽11与弧面结构3相配合设置。

固定带6包括手腕固定带12和输液管绑带13,手腕固定带12设置在手腕固定凹槽11上方,输液管绑带13安装在手腕固定带12上端。

绑带4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绑带、第二绑带和第三绑带,第一绑带、第二绑带和第三绑带均为扁平条状结构并且第一绑带、第二绑带和第三绑带结构相同。

第一绑带、第二绑带和第三绑带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1的两侧端面连接,并且其位于固定板1的弧面结构3的上方,弧面结构3与绑带4之间留有空间。

手握主体8的轴线与弧面结构3的轴线垂直,手握主体8上设置有防滑凸点和通气孔,防滑凸点呈矩阵结构排列,通气孔位于防滑凸点之间均匀分布。

加热结构包括第一加热结构、第二加热结构和第三加热结构,第一加热结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板左端的第一电加热棒和设置在固定板右端的第二电加热棒,第二加热结构为设置在手握主体内的第三电加热棒,第三加热结构为设置在手掌固定板上端面的第四电加热棒。

固定板1上设置有通气口,通气口14包括设置在固定板1左端的第一通气口和设置在固定板1右端的第二通气口。

弧面结构3上设置有缓冲海绵垫15,缓冲海绵垫15均匀铺设在弧面结构3的凹起处。

抽拉底板的下端面上间隔设有多块起到较好的防滑作用便于保持手部稳定的防滑垫面。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固定输液绑带,包括固定板、手部托板和加热结构,所述固定板的顶端连接有所述手部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为长条状中空结构,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中部向下凹起呈弧面结构,所述弧面结构沿所述固定板长度方向两端开放,且所述凹起部位向两端圆滑过渡,所述弧面结构径向两侧设有绑带,所述固定板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成矩形平面板状结构设置的抽拉底板,所述开口的两端边缘处设置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滑动卡槽,所述抽拉底板沿所述的滑动卡槽抽拉滑动,所述手部托板包括固定带、手指固定带、手握主体、手腕固定板和手掌固定板,所述固定带设置在所述手腕固定板上,所述手指固定带设置在所述手掌固定板上端面,所述手握主体设置在所述手掌固定板下端面并且所述手握主体位于所述固定带和所述手指固定带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输液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固定板上设置有手腕固定凹槽,所述手腕固定凹槽沿所述手腕固定板呈径向设置并且所述手腕固定凹槽与所述弧面结构相配合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输液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包括手腕固定带和输液管绑带,所述手腕固定带设置在所述手腕固定凹槽上方,所述输液管绑带安装在所述手腕固定带上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输液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绑带、第二绑带和第三绑带,所述第一绑带、所述第二绑带和所述第三绑带均为扁平条状结构并且所述第一绑带、所述第二绑带和所述第三绑带结构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输液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带、所述第二绑带和所述第三绑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的两侧端面连接,并且其位于所述固定板的弧面结构的上方,所述弧面结构与所述绑带之间留有空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输液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主体的轴线与所述弧面结构的轴线垂直,所述手握主体上设置有防滑凸点和通气孔,所述防滑凸点呈矩阵结构排列,所述通气孔位于所述防滑凸点之间均匀分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输液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结构包括第一加热结构、第二加热结构和第三加热结构,所述第一加热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左端的第一电加热棒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右端的第二电加热棒,所述第二加热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手握主体内的第三电加热棒,所述第三加热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手掌固定板上端面的第四电加热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输液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左端的第一通气口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右端的第二通气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输液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结构上设置有缓冲海绵垫,所述缓冲海绵垫均匀铺设在所述弧面结构的凹起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定输液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底板的下端面上间隔设有多块起到防滑作用便于保持手部稳定的防滑垫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输液绑带,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该实用新型包括固定板、手部托板和加热结构,其中,固定板的上端面中部向下凹起呈弧面结构,弧面结构径向两侧设有绑带,固定板底部设置有开口,开口内设置有抽拉底板,手部托板包括固定带、手指固定带、手握主体、手腕固定板和手掌固定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保护了手背输液时针头的稳定,防止针头错位,并且增加相应的保温装置,使得其在冬季输液时也不会手部冰凉,而且手指可以轻微活动,手臂带动手部也可以轻微的活动,降低了输液的痛苦。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3.29
技术公布日:2020.06.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