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痰连接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37602发布日期:2020-05-06 23:32阅读:15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痰连接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捷的吸痰连接管,主要用于吸除痰液用。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均采用中心负压吸引器进行吸痰操作,该种操作需要使用一次性的吸引管。一次性使用的吸引管为一段长约1.8m的两端开口的管道,一端连接在负压吸痰罐,另一端连接无菌吸痰管,吸痰后当有痰液黏附在其管径内需要进行冲洗,以保证其使用的次数,冲洗时护士需要提前准备以下物品:铺1个无菌治疗盘,2个治疗盅,一瓶翘去金属边缘的盐水。这种操作需要准备的物品较多,不仅耗材多,工作的环节很多,从而增加护士的工作量;此外,冲洗痰液时无法达到更好的无菌操作,易污染。而且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准备的两个治疗盅,一个用于冲洗气道,一个用于冲洗口鼻腔,再在冲洗时护士比较容易混淆/容易忽视,增加了肺部感染的风险。用后的无菌治疗盘及治疗盅,治疗巾需要送去消毒处理。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便捷的吸痰连接管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的吸痰连接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污染的吸痰连接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捷的吸痰连接管,所述的吸痰连接管具有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引液管道和第二引液管道,第二引液管道用于连接负压吸痰罐,第一引液管道用于连接液体储藏装置。

所述的液体储藏装置用于存放冲洗的液体,一般临床上使用的冲洗吸痰连接管的液体为盐水,但不限于盐水。

所述的第一引液管道靠近第二引液管道的一端上设置有一可活动的盖帽,所述的盖帽与第一引液管道适配。

所述的第一引液管道上还设置有一液体流量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液体储藏装置中液体的流量。在本发明的一个示范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液体流量控制装置为小开关。

所述的第一引液管道和第二引液管道拆卸分离后,第二引液管道的分离口用于与吸痰管连接,进行吸痰操作。第一引液管道的分离口可用盖帽盖住,密封第一引液管道,防止微生物、灰尘等进入,污染吸痰连接管。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引液管道和第二引液管道通过螺纹连接或拔插连接。

其中,第二引液管道的长度长于第一引液管道。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引液管道的长度为1.5-2.1m;更为优选1.8m。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引液管道的长度为0.4-1.0m;更为优选0.7m。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痰连接管的材质为医用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或医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abs)。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吸痰和清洗在同一简单的管道中,无需准备无菌治疗盘和治疗盅,减少耗材的使用。

2.操作方便,不易因多次操作而带来污染,规避了患者因吸痰感染的风险,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

3.无需准备耗材和手动冲洗,无需将无菌治疗盘及治疗盅,治疗巾等送去消毒处理,极大地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4.可进行多次吸痰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连接管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痰连接管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痰连接吸痰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痰连接冲洗时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为:

1.负压吸痰罐2.液体储藏装置

3.吸痰管4.第一引液管道

5.第二引液管道6.盖帽

7.液体流量控制装置8.第二引液管道的分离口

9.第一引液管道的分离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医院均采用中心负压吸引器进行吸痰操作,将现有技术中的连接管(吸引管)一端连接负压吸痰罐1,另一端连接吸痰管3,进行吸痰操作。

如图2、3和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痰连接管,其具有第一引液管道4和第二引液管道5。其中第一引液管道4和第二引液管道5可拆卸连接(螺纹或拔插连接)。

第二引液管道5连接负压吸痰罐1;第一引液管道4连接液体储藏装置2(本实施例中为储藏盐水)。

第一引液管道4靠近第二引液管道5的一端上设置有一可活动的盖帽6,可与第一引液管道5适配。

第一引液管道4上还设置有一液体流量控制装置7(在本实施例中为一小开关),用于控制液体储藏装置2中盐水的流量。

第一引液管道4和第二引液管道5拆卸分离后,第二引液管道的分离口8用于与吸痰管3连接,进行吸痰操作。第一引液管道的分离口9可用盖帽6盖住,密封第一引液管道4。

第二引液管道4的长度为1.8m,第一引液管道5的长度为0.7m。

吸痰连接管的材质为医用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

吸痰操作时,关闭第一引液管道4上的液体流量控制装置7,第一引液管道4和第二引液管道5拆卸分离,用盖帽6盖住第一引液管道的分离口9,第二引液管道的分离口8与吸痰管3连接,进行吸痰操作。

吸痰结束后打开盖帽6,连接第一引液管道4和第二引液管道5,打开液体流量控制装置7,用盐水冲洗吸痰连接管。

实施例2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其区别在于第二引液管道5的长度为1.5m,第一引液管道4的长度为0.4m。

实施例3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其区别在于第二引液管道5的长度为2.1m,第一引液管道4的长度为1.0m。吸痰连接管的材质为医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abs)。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吸痰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痰连接管含有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引液管道(4)和第二引液管道(5),第一引液管道(4)靠近第二引液管道(5)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引液管道(4)适配的盖帽(6),第一引液管道(4)上设置有一液体流量控制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引液管道(5)连接负压吸痰罐(1),所述的第一引液管道(4)连接液体储藏装置(2);

第一引液管道(4)和第二引液管道(5)拆卸分离后,第一引液管道的分离口(9)可用盖帽(6)盖住,第二引液管道的分离口(8)可连接吸痰管(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连接管,其特征在于,第一引液管道(4)和第二引液管道(5)通过螺纹连接或拔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体流量控制装置(7)为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连接管,其特征在于,第二引液管道(5)的长度长于第一引液管道(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连接管,其特征在于,第二引液管道(5)的长度为1.5-2.1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痰连接管,其特征在于,第二引液管道(5)的长度为1.8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连接管,其特征在于,第一引液管道(4)的长度为0.4-1.0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痰连接管,其特征在于,第一引液管道(4)的长度为0.7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连接管的材质选自医用聚氯乙烯pvc或医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痰连接管,所述的吸痰连接管具有专用的第一引液管道和第二引液管道,第二引液管道一端用于与负压吸痰罐连接,第一引液管道连接冲洗的盐水。第一引液管道和第二引液管道可拆卸连接,拆卸分离后,第一引液管道的分离口用配型的盖帽盖住,第二引液管道的分离口连接无菌吸痰管进行吸痰操作。本实用新型的吸痰连接管减少了耗材,操作方便,极大地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且规避了污染,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吴克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克阳;胡春林
技术研发日:2019.04.12
技术公布日:2020.05.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