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8634发布日期:2020-06-02 19:29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针。



背景技术:

肿瘤热疗时,需要将患者的皮肤组织切口,然后将热疗针插入病变组织,因而需要使用医用针进行破皮。

一般医用圆杆状针尖是单边斜口。为了容易破皮,就需要斜口的角度较小,使得针尖部分比较长,尤其是针杆较粗时,针尖部分就会更长。

如图1所示,现有医用针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针杆和针尖11,针尖11的斜刃口12长度很长,因此也使得针尖11长度较长。

因此,会存在以下缺陷:1、医疗针的斜刃口长度过长会增加对人体组织的损伤。2、医疗针的斜刃口长度过长也会造成操作上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医用针,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现有医疗针的斜刃口长度过长会增加对人体组织的损伤。(2)现有医疗针的斜刃口长度过长也会造成操作上的难度。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医用针,包括针尖(21)和针杆(24),所述针尖(21)位于所述针杆(24)顶端,所述针尖(21)两侧对称的设有左直线斜刃后角(22)和右直线斜刃后角(23),左、右直线斜刃后角能够减少斜刃口的长度。

一种医用针,包括针尖(31)和针杆(34),所述针尖(31)位于所述针杆(34)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31)两侧对称的设有左弧形斜刃后角(32)和右弧形斜刃后角(33),左、右弧形斜刃后角能够减少斜刃口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左弧形斜刃后角(32)在为所述针尖(31)上形成凹陷结构。

进一步,所述右弧形斜刃后角(33)在为所述针尖(31)上形成凹陷结构。

该医疗针与传统医疗针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医用针在保证破皮功能的情况下,尽量减小针尖部分的长度,使针杆前端的有效部分尽量接近针尖,减小对组织的损伤程度。

(2)本实用新型采用双侧弧形斜刃后角,可以使得很小的长度实现了破皮,并且还是得针体内的工作空间能够更加接近前端。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中医用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医用针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医用针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3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针尖;12—斜刃口;

21—针尖;22—左直线斜刃后角;23—右直线斜刃后角;24—针杆;

31—针尖;32—左弧形斜刃后角;33—右弧形斜刃后角;34—针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2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一种医用针,包括针尖21和针杆24,针尖21位于针杆24顶端,针尖21两侧对称的设有左直线斜刃后角22和右直线斜刃后角23。左、右直线斜刃后角能够减少斜刃口的长度。

实施例2:

一种医用针,包括针尖31和针杆34,针尖31位于针杆34顶端,其特征在于:针尖31两侧对称的设有左弧形斜刃后角32和右弧形斜刃后角33。左弧形斜刃后角32在为针尖31上形成凹陷结构。右弧形斜刃后角33在为针尖31上形成凹陷结构。左、右弧形斜刃后角能够减少斜刃口的长度。

该医疗针与传统医疗针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医用针在保证破皮功能的情况下,尽量减小针尖部分的长度,使针杆前端的有效部分尽量接近针尖,减小对组织的损伤程度。

(2)本实用新型采用双侧弧形斜刃后角,可以使得很小的长度实现了破皮,并且还是得针体内的工作空间能够更加接近前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针,包括针尖(21)和针杆(24),所述针尖(21)位于所述针杆(24)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21)两侧对称的设有左直线斜刃后角(22)和右直线斜刃后角(23),左、右直线斜刃后角能够减少斜刃口的长度。

2.一种医用针,包括针尖(31)和针杆(34),所述针尖(31)位于所述针杆(34)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31)两侧对称的设有左弧形斜刃后角(32)和右弧形斜刃后角(33),左、右弧形斜刃后角能够减少斜刃口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弧形斜刃后角(32)在为所述针尖(31)上形成凹陷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弧形斜刃后角(33)在为所述针尖(31)上形成凹陷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针,包括针尖(21)和针杆(24),所述针尖(21)位于所述针杆(24)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21)两侧对称的设有左直线斜刃后角(22)和右直线斜刃后角(23),左、右直线斜刃后角能够减少斜刃口的长度。本实用新型医用针在保证破皮功能的情况下,尽量减小针尖部分的长度,使针杆前端的有效部分尽量接近针尖,减小对组织的损伤程度。

技术研发人员:韩俊江;琚力强;秦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爱克瑞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16
技术公布日:2020.06.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