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中隔提取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5867发布日期:2020-05-22 21:1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鼻中隔提取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外科手术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鼻中隔提取刀。



背景技术:

鼻综合整形术是目前较为盛行的鼻部整形手术,在提取鼻中隔软骨的过程中,由于视野狭小,鼻中隔软骨的下方及后方无法显露清晰,医生只能使用手术刀或软骨切开刀,凭个人经验和感觉切取,不能保证充分切取整块的鼻中隔软骨,同时中隔软骨既薄又脆,力度掌握不准,容易切透对侧软骨膜或粘膜,导致出血不止,而被迫中止鼻中隔软骨切取手术。现有技术中也有专门用于提取鼻中隔的鼻中隔提取刀,参照图1所示,主要由刀头1、刀头蜗杆2、刀杆3三部分组成。刀头呈笔直状,在提取鼻中隔的过程中,由于鼻中隔自体软骨先天的特征,经常会出现取材不完成,破碎、浪费自体材料资源,以及延长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感染几率等。有鉴于此,需要在传统鼻中隔提取刀的技术上予以改进更新,以便更好的推动手术的进行,同时减少对患者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鼻中隔提取刀,实现的目的为,按照鼻部生理结构,改进现有技术中的鼻中隔提取刀,减少患者损伤的手术器械,改进之后的手术刀,在医疗操作过程中更加便捷,省时,更安全,极大的提高了手术效果,减少了术中因时间过长而导致的感染并发症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鼻中隔提取刀,包括刀头、与刀头一体成型的刀头蜗杆,以及与刀头蜗杆连接在一起的刀杆,所述刀头呈弧度弯曲形状,所弯曲弧度的角度为45°,在刀杆上紧邻刀头蜗杆的位置处安装有微型灯。

本实用新型经过大量的临床模拟实验,设计出符合鼻部生理结构的刀头,能够起到取材迅速、取材完整,减少出血的作用,增设的微型灯有助于医生看到鼻内部的结构。

进一步的,刀杆与刀头蜗杆采用螺纹连接。采用这种比较简单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方便更换刀头蜗杆,以适于不同手术。

进一步的,所述刀杆包括第一空心管和第二空心管,第二空心管包裹套在第一空心管上,在第一空心管和第二空心管上开有互相贯穿的定位孔a、定位孔b,定位孔上插接有定位销,第一空心管内壁上固定有弹性挡片,定位销穿进第一空心管的端部与弹性挡片连接。将刀杆设计成可伸缩式,使刀杆因人而异,使操作者更为顺手。

进一步的,在刀柄上贴覆有防滑层。增设的防滑层有效防止脱手,避免手术风险。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提取刀具有符合鼻部生理结构的刀头,能够起到取材迅速、取材完整,减少出血的作用,从而保护自体材料不被浪费,最大程度减轻病患的损伤,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鼻中隔提取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鼻中隔提取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刀杆与刀头蜗杆连接关系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刀杆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刀头;2、刀头蜗杆;3、刀杆;4、微型灯;5、螺纹;6、第一空心管;7、第二空心管;8、定位孔a;9、定位孔b;10、定位销;11、弹性挡片;12、防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鼻中隔提取刀,参照图2所示,包括刀头1、与刀头一体成型的刀头蜗杆2,以及与刀头蜗杆连接在一起的刀杆3,所述刀头呈弧度弯曲形状,所弯曲弧度的角度为45°,在刀杆上紧邻刀头蜗杆的位置处安装有微型灯4。所用的微型灯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微型灯珠、led灯珠等。

实施例二:除了实施例一公开的结构外,为了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参照图3所示,刀杆与刀头蜗杆采用螺纹5连接(为了能够看清内部螺接的螺纹结构,该图实际采用了剖面处理)。

进一步的,参照图4所示(为了能够看清内部结构,本图实际上也采用了部分剖面处理),所述刀杆包括第一空心管6和第二空心管7,第二空心管包裹套在第一空心管上,在第一空心管和第二空心管上开有互相贯穿的定位孔a8、定位孔b9,定位孔上插接有定位销10,第一空心管内壁上固定有弹性挡片11,定位销穿进第一空心管的端部与弹性挡片连接。所述弹性挡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任意一种具有弹性形变材质制成,例如弹簧。在按下定位销时,定位销向第一空心管方向移动,此时第二空心管则可以活动,将把第二空心管移动到合适的定位孔时,再松开定位销,这样定位销在弹性挡片的作用下回到定位孔中与第二空心管上的定位孔卡在定位孔里实现固定,以此来调节刀杆的长短,从而适用于不同的操作者。

进一步的,在刀柄上贴覆有防滑层1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安装现有技术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鼻中隔提取刀,包括刀头(1)、与刀头一体成型的刀头蜗杆(2),以及与刀头蜗杆连接在一起的刀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呈弧度弯曲形状,所弯曲弧度的角度为45°,在刀杆上紧邻刀头蜗杆的位置处安装有微型灯(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中隔提取刀,其特征在于,刀杆与刀头蜗杆采用螺纹连接(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中隔提取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包括第一空心管(6)和第二空心管(7),第二空心管包裹套在第一空心管上,在第一空心管和第二空心管上开有互相贯穿的定位孔a(8)和定位孔b(9),定位孔上插接有定位销(10),第一空心管内壁上固定有弹性挡片(11),定位销穿进第一空心管的端部与弹性挡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中隔提取刀,其特征在于,在刀柄上贴覆有防滑层(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鼻中隔提取刀,包括刀头、与刀头一体成型的刀头蜗杆,以及与刀头蜗杆连接在一起的刀杆,所述刀头呈弧度弯曲形状,所弯曲弧度的角度为45°,在刀杆上紧邻刀头蜗杆的位置处安装有微型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具有符合鼻部生理结构的刀头,能够起到取材迅速、取材完整,减少出血的作用,从而保护自体材料不被浪费,最大程度减轻病患的损伤,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智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画美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4.16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