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束辅助标识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34504发布日期:2020-05-06 23:18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束辅助标识套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切割专用套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束辅助标识套管。



背景技术:

在周围神经系统内,若干条神经纤维构成一神经纤维束,外包数层扁平上皮样细胞组成的神经束膜(即神经外膜)。数个神经纤维束集中形成神经。每条神经纤维外包以网状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的神经内膜。神经将神经中枢、感觉器官和效应器连结在一起。由感觉传入纤维组成的神经称感觉神经;由传送冲动至效应器的传出神经纤维组成的神经称为运动神经。大多数神经由感觉和运动两种纤维组成,而称为混合神经。

神经大致分为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混合神经:

感觉神经:又称传入神经。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由传入神经纤维集合而成,外包有结缔组织膜,膜中有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和脂肪细胞群。外膜及内部的神经束膜中布有血管。神经的一端由感觉纤维末梢分布于感受器,另一端与脑或脊髓联系。感受器感受机体内外的刺激后产生兴奋,并转化为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中枢,引起感觉或反射。感觉神经包括单纯具有传递感觉功能的神经,如脑神经中的嗅神经、视神经、位听神经;亦有既包含运动纤维又含有感觉纤维的神经,如三叉神经、面神经、迷走神经和全部脊髓神经。感觉神经能感知气味、光线、声波、位置;亦能感知温度、疼痛、触摸;亦包括震动与位置的感觉等。感觉神经发生病变则感觉减退或丧失。

运动神经:又称传出神经。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由传出神经纤维集合而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通过运动神经能将脑或脊髓所产生的冲动传到有关内脏器官、肌肉或腺体,使效应器作出相应的反应。根据传出神经支配部位的不同,又可分为体躯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前者支配头、颈、躯干和四肢骨骼肌的运动,神经自中枢至周围以神经干的形式并只需一个神经元;后者又叫植物性神经,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神经自中枢至周围需多个神经元,在周围部分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后才到达效应器。运动神经由脑或脊髓发出,但均受大脑皮质和皮质下各中枢的控制和调节。

混合神经:属周围神经系统。由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的神经干,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在人体脑神经中的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是混合神经;31对脊神经均为混合神经。每种混合神经内传入纤维和传出纤维的组成也不尽相同。典型的脊神经有4种纤维成分:躯体传出纤维、躯体传入纤维、内脏传出纤维和内脏传入纤维。

在一些手术过程中,需要将神经切断,然后再将切断的神经接起来,但是,当同时切断多跟神经的时候,容易导致神经接错,因此需要一种机构来避免神经接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切割专用套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束辅助标识套管,包括套管机构本体,所述套管机构本体上设有软磁管,所述软磁管的外侧设有套管,所述软磁管在四个套管的中央,所述套管机构本体上的四个套管的颜色分别为红色,橙色,黄色,绿色。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两端均设有管口,所述套管的外部侧壁上设有捏筋,所述套管两端的管口以及套管侧壁上的捏筋均与套管为一体结构,所述套管的内壁中设有磁吸条,磁吸条与套管为一体结构,所述套管的内部为波纹管状。

优选的,所述管口采用敞开式的设计,管口的外侧端口的内径大于套管本身的内部直径。

优选的,所述捏筋的两侧设有防滑凸筋,防滑凸筋的界面为等腰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磁软管的内径为套管内径的二分之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设计合理,套取方便,利用颜色的不同来区分相应的神经头,有效避免神经接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套管机构本体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套管机构本体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捏筋截面图。

图中:1、套管机构本体;2、套管;3、管口;4、软磁管;5、捏筋;6、磁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神经束辅助标识套管,包括套管机构本体1,套管机构本体1上的四个套管的颜色分别为红色,橙色,黄色,绿色,在使用套管2的时候,将切断的同一根神经末梢套在一个颜色的套管2两端,在套管机构本体1上设有软磁管4,软磁管4的外侧设有套管2,软磁管4在四个套管的中央,软磁管4的内径为套管2内径的二分之一。

套管2的两端均设有管口3,管口3采用敞开式的设计,管口3的外侧端口的内径大于套管本身的内部直径,较大的管口3方便套管2套在神经端头。

套管2的外部侧壁上设有捏筋5,捏筋5的两侧设有防滑凸筋,防滑凸筋的界面为等腰三角形,在采用镊子夹住捏筋5的时候,增大镊子与捏筋5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套管2滑落,在套管2两端的管口3以及套管侧壁上的捏筋5均与套管2为位一体结构,套管2的内壁中设有磁吸条6,磁吸条6与套管2为一体结构,套管2的内部为波纹管状,当套管2两端的端口处均套有神经,波纹管可以增加摩擦力,避免神经轻易地从套管2的内部滑出。

本装置设计合理,套取方便,利用颜色的不同来区分相应的神经头,有效避免神经接错。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神经束辅助标识套管,包括套管机构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机构本体(1)上设有软磁管(4),所述软磁管(4)的外侧设有套管(2),所述软磁管(4)在四个套管的中央,所述套管机构本体(1)上的四个套管的颜色分别为红色,橙色,黄色,绿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束辅助标识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的两端均设有管口(3),所述套管(2)的外部侧壁上设有捏筋(5),所述套管(2)两端的管口(3)以及套管侧壁上的捏筋(5)均与套管(2)为位一体结构,所述套管(2)的内壁中设有磁吸条(6),磁吸条(6)与套管(2)为一体结构,所述套管(2)的内部为波纹管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束辅助标识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口(3)采用敞开式的设计,管口(3)的外侧端口的内径大于套管本身的内部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束辅助标识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捏筋(5)的两侧设有防滑凸筋,防滑凸筋的界面为等腰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束辅助标识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磁管(4)的内径为套管内径的二分之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束辅助标识套管,包括套管机构本体,在套管机构本体上设有套管,管口,软磁管,捏筋,磁吸条,在套管机构本体的中央设有软磁管,在软磁管的外侧设有四个相同的套管,四个套管的颜色分别为红色,橙色,黄色,绿色,每一个套管的两端均设有敞开式的管口,管口的外部口径大,方便将切割的神经套入到套管的内部,套管的外部侧壁设有捏筋,捏筋与套管为一体结构,在使用套管的时候,镊子夹住套管侧面的捏筋套在切断的神经上,本装置设计合理,套取方便,利用颜色的不同来区分相应的神经头,有效避免神经接错。

技术研发人员:曹新平;陈情忠;龚炎培;孙冬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4.24
技术公布日:2020.05.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