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转运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8746发布日期:2020-04-24 21:35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转运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转运床。



背景技术:

手术室对环境要求较高,病房病床一般不能直接推进手术室转运病人。由于手术过程中,经常会有冲洗液等液体流到地上,或术后对地面进行冲洗使得地面潮湿,病床的滚轮会将外部杂质带到手术室内,对手术室的清洁造成影响且清理困难。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在进手术室前对滚轮进行擦拭,要求较高的手术室会采用转泊车进行转运病人,这些方案或存在杂质难以清理干净,或存在需要二次转运、操作复杂、易对病人造成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转运床,能够快速、便捷的更换滚轮,避免将外部杂质带入手术室。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转运床,包括床体,还包括第一滚轮、第二滚轮以及升降机构,所述第二滚轮的数量为多个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滚轮在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下相对所述第一滚轮上下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气缸和升降体,所述升降体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滚轮设置在所述升降体上。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床体包括床板以及位于所述床板下端的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导轨,所述升降体沿所述导轨上下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升降体的数量为两个并位于所述床体两端,所述第二滚轮位于所述升降体端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和升降体,所述升降体上设有齿条,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床体包括床板以及位于所述床板下端的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滑轨,所述齿条与所述滑轨嵌合并沿所述滑轨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升降体的数量为两个并位于所述床体两端,所述齿轮的数量为两个并与所述升降体中部相对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滚轮的数量均大于三个。

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升降机构升降第二滚轮,实现其与第一滚轮的替换,避免第一滚轮上的杂质沾染到手术室的地面上;操作方便快捷,无需对病人进行二次转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如下:

1.床体,11.床板,12.基座,121.导轨,13.架体,131.滑轨,2.第一滚轮,3.第二滚轮,4.升降机构,41.气缸,42.升降体,43.升降电机,44.输出轴,441.齿轮,45.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该新型转运床包括床体1,床体1下端设有第一滚轮2、第二滚轮3以及升降机构4,床体1上端设有挡板。第二滚轮3的数量为多个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二滚轮3在升降机构4的驱动下相对第一滚轮2上下移动。通过升降机构4升降第二滚轮3,实现其与第一滚轮2的替换,在进入手术室前驱动第二滚轮3下降以提升床体1和第一滚轮2,避免第一滚轮2上的杂质沾染到手术室的地面上。其适用于大多数手术室,无需对滚轮或地面进行多余清理操作,也无需采用接驳车对病人进行转运。

第一种实施例中,升降机构4包括气缸41和升降体42,升降体42与气缸41的活塞杆连接,第二滚轮3设置在升降体42上,通过气缸41驱动升降体42,进而驱动第二滚轮3移动。床体1包括床板11以及位于床板11下端的基座12,基座12与床板11之间通过连杆机构连接,可采用倾斜设置的气缸伸缩驱动连杆机构转动以调节床板11的高度。基座12上设有导轨121,升降体42沿导轨121上下移动。导轨121位于靠近基座12侧部位置,升降体42两端与导轨121嵌合。升降体42的数量为两个并位于床体1两端,第二滚轮3位于升降体42端部。

第二种实施例中,升降机构4包括升降电机43和升降体42,升降体42上设有齿条45,升降电机43的输出轴44上设有与齿条45啮合的齿轮441,升降电机43驱动齿轮441进而带动齿条45上下移动。床体1包括床板11以及位于床板11下端的基座12,基座12上设有架体13,架体13上设有竖向设置的滑轨131,齿条45与滑轨131嵌合并沿滑轨131移动,对齿条45进行导向,同时减小齿条45在齿轮441作用下的变形,以保证升降机构4的稳定性。基座12上设有垂向导轨121,升降体42沿导轨121上下移动。导轨121位于靠近基座12侧部位置,升降体42两端与导轨121嵌合。升降体42的数量为两个并位于床体1两端,齿轮441的数量为两个并与升降体42中部相对设置。

第一滚轮2与第二滚轮3的数量均为四个并关于基座12对称设置,第二滚轮3位于第一滚轮2内侧,便于安置升降机构4,同时对第二滚轮3提供保护。

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转运床,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滚轮(2)、第二滚轮(3)以及升降机构(4),所述第二滚轮(3)的数量为多个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滚轮(3)在所述升降机构(4)的驱动下相对所述第一滚轮(2)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气缸(41)和升降体(42),所述升降体(42)与所述气缸(41)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滚轮(3)设置在所述升降体(4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包括床板(11)以及位于所述床板(11)下端的基座(12),所述基座(12)上设有导轨(121),所述升降体(42)沿所述导轨(121)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体(42)的数量为两个并位于所述床体(1)两端,所述第二滚轮(3)位于所述升降体(42)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升降电机(43)和升降体(42),所述升降体(42)上设有齿条(45),所述升降电机(43)的输出轴(44)上设有与所述齿条(45)啮合的齿轮(4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包括床板(11)以及位于所述床板(11)下端的基座(12),所述基座(12)上设有架体(13),所述架体(13)上设有滑轨(131),所述齿条(45)与所述滑轨(131)嵌合并沿所述滑轨(131)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体(42)的数量为两个并位于所述床体(1)两端,所述齿轮(441)的数量为两个并与所述升降体(42)中部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2)与所述第二滚轮(3)的数量均大于三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转运床,包括床体、第一滚轮、第二滚轮以及升降机构,所述第二滚轮的数量为多个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滚轮在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下相对所述第一滚轮上下移动。该病床能够快速、便捷的更换滚轮,避免将外部杂质带入手术室。

技术研发人员:胡玉琴;张皖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市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5.15
技术公布日:2020.0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