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内镜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3539发布日期:2020-04-28 20:56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内镜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转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内镜转运车。



背景技术:

内镜使用过程中,内镜镜身需多次在操作间与洗消间之间往复转运,内镜转运车为必不可少的设备。现有的转运车多由2-3层水平托盘及不锈钢喷塑车架、万向轮组合而成。内镜为水平盘绕后转运,因层距较小,在下层取放内镜镜身时,操作者必须反复俯身甚至下蹲操作,且因视野欠佳,盘绕镜身困难,镜头常与车体发生碰撞,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内镜转运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新型内镜转运车,包括车架1,车架1上固装有把手2,车架1底面安装有万向轮3,所述车架1内设有并列分布的装有内镜的内镜盒6,内镜盒6竖直设置,内镜盒6两侧面分别转动连接有滑块,车架1侧面并列设置有竖直的导轨5,导轨5内滑动连接滑块;所述导轨5的长度不小于竖直设置的内镜盒6的高度。

所述滑块转动连接在内镜盒6的上段。

所述车架1底部设置有底层托盘4。

所述导轨5内设有滑槽,滑槽的外端设有开口;滑块包括卡接在滑槽内的连接球61,所述开口的尺寸小于连接球61的尺寸,连接球61固接有连接轴62,连接轴62通过开口向外伸出,其伸出端外套装有轴承63,轴承63外侧固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固定在内镜盒6侧面上。

所述内镜盒6包括上盖64和盒体65,上盖64一端铰接在盒体65一端上,上盖64另一端与盒体65另一端卡接固定;盒体65内设置有两个用于放置内镜的凹槽,凹槽中部设置有用于束紧内镜的束紧带67。

所述上盖64另一端上固接有螺杆6601,螺杆6601上螺纹连接有螺母6602,螺母6602外端面固接有卡接杆6603,卡接杆6603固接有t型旋钮6604;所述盒体65另一端上固装有下卡接体6605,下卡接体6605上开设有与卡接杆6603相配合的卡槽6606,卡槽6606两侧分别设置有与t型旋钮6604相配合固定的档杆6607,档杆6607固接在下卡接体6605外侧面上。

所述车架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内镜盒6的横梁11。

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设计竖直设置的内镜盒,使用时,只需将内镜盒先向上拉出,再转动至水平位置,再向下移动内镜盒使其支撑在相邻内镜盒或车架上,然后打开内镜盒取出内镜即可;操作简单,使每个内镜盒取出时均视野好且位于水平位置,保证了内镜安全转运、取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内镜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下卡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车架,11是横梁;2是把手;3是万向轮;4是底层托盘;5是导轨;6是内镜盒,61是连接球,62是连接轴,63是轴承,64是上盖,65是盒体,66是卡接部,67是束紧带;6601是螺杆,6602是螺母,6603是卡接杆,6604是t型旋钮,6605是下卡接体,6606是卡槽,6607是档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内镜转运车,包括车架1,车架1上固装有把手2,车架1底面安装有万向轮3,所述车架1内设有并列分布的装有内镜的内镜盒6,内镜盒6竖直设置,内镜盒6两侧面分别转动连接有滑块,车架1侧面并列设置有竖直的导轨5,导轨5内滑动连接滑块;所述导轨5的长度不小于竖直设置的内镜盒6的高度。图1、图2中内镜盒6为并列三个,当然也可以是两个或三个以上。上述导轨5的顶端和底端均为封口设计,以防止滑块滑出。

为了便于内镜盒6稳定地竖直地自然下垂,所述滑块转动连接在内镜盒6的上段,以使内镜盒6的重心位于其下段,从而使其自然下垂。

为了便于放置其他物品,所述车架1底部设置有底层托盘4。

优选地,所述导轨5内设有滑槽(图中未标出),滑槽的外端设有开口(图中未标出);滑块包括卡接在滑槽内的连接球61,所述开口的尺寸小于连接球61的尺寸,连接球61固接有连接轴62,连接轴62通过开口向外伸出,其伸出端外套装有轴承63,轴承63外侧固接有连接杆(图中未画出),连接杆固定在内镜盒6侧面上。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内镜盒6包括上盖64和盒体65,上盖64一端铰接在盒体65一端上,上盖64另一端与盒体65另一端通过卡接部66卡接固定;盒体65内设置有两个用于放置内镜的凹槽(图中未标出),凹槽中部设置有用于束紧内镜的束紧带67。本实用新型的内镜盒6内设置有用于密封上盖64和盒体65之间的缝隙的内衬(图中未画出),以防止用过的内镜放置时其上的感染液体通过上盖64和盒体65之间的缝隙漏出。上述内镜盒6竖直放置时卡接部66向上,内镜盒6还固装有吊环(图中未画出),便于人手握吊环拉出内镜盒6。

为了便于卡紧内镜盒6,如图3、图4、图2所示,所述上盖64另一端上固接有螺杆6601,螺杆6601上螺纹连接有螺母6602,螺母6602外端面固接有卡接杆6603,卡接杆6603固接有t型旋钮6604;所述盒体65另一端上固装有下卡接体6605,下卡接体6605上开设有与卡接杆6603相配合的卡槽6606,卡槽6606两侧分别设置有与t型旋钮6604相配合固定的档杆6607,档杆6607固接在下卡接体6605外侧面上。螺杆6601、螺母6602、卡接杆6603、t型旋钮6604、下卡接体6605、卡槽6606、档杆6607共同形成卡接部66。

需要关闭内镜盒6时,只需将上盖64与盒体65合上,此时卡接杆6603刚好卡在卡槽6606内,t型旋钮6604位于竖直状态,然后手动旋拧t型旋钮6604使其至水平位置,此时刚好档杆6607位于t型旋钮6604上方,从而将上盖64与盒体65卡紧固定。

优选地,所述车架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内镜盒6的横梁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过程为:需要使用内镜时,只需手动将内镜盒6沿导轨5向上拉出,使此内镜盒6底端高于相邻的内镜盒6顶端,然后转动内镜盒6至水平位置,再向下移动内镜盒6使此内镜盒6的一端支撑在相邻内镜盒6顶端或车架1上,然后旋拧t型旋钮6604打开上盖64取出内镜即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内镜转运车,包括车架(1),车架(1)上固装有把手(2),车架(1)底面安装有万向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内设有并列分布的装有内镜的内镜盒(6),内镜盒(6)竖直设置,内镜盒(6)两侧面分别转动连接有滑块,车架(1)侧面并列设置有竖直的导轨(5),导轨(5)内滑动连接滑块;所述导轨(5)的长度不小于竖直设置的内镜盒(6)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内镜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在内镜盒(6)的上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内镜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底部设置有底层托盘(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内镜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5)内设有滑槽,滑槽的外端设有开口;滑块包括卡接在滑槽内的连接球(61),所述开口的尺寸小于连接球(61)的尺寸,连接球(61)固接有连接轴(62),连接轴(62)通过开口向外伸出,其伸出端外套装有轴承(63),轴承(63)外侧固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固定在内镜盒(6)侧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内镜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镜盒(6)包括上盖(64)和盒体(65),上盖(64)一端铰接在盒体(65)一端上,上盖(64)另一端与盒体(65)另一端卡接固定;盒体(65)内设置有两个用于放置内镜的凹槽,凹槽中部设置有用于束紧内镜的束紧带(6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内镜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64)另一端上固接有螺杆(6601),螺杆(6601)上螺纹连接有螺母(6602),螺母(6602)外端面固接有卡接杆(6603),卡接杆(6603)固接有t型旋钮(6604);所述盒体(65)另一端上固装有下卡接体(6605),下卡接体(6605)上开设有与卡接杆(6603)相配合的卡槽(6606),卡槽(6606)两侧分别设置有与t型旋钮(6604)相配合固定的档杆(6607),档杆(6607)固接在下卡接体(6605)外侧面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内镜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内镜盒(6)的横梁(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内镜转运车,包括车架,车架上固装有把手,车架底面安装有万向轮,所述车架内设有并列分布的装有内镜的内镜盒,内镜盒竖直设置,内镜盒两侧面分别转动连接有滑块,车架侧面并列设置有竖直的导轨,导轨内滑动连接滑块;所述导轨的长度不小于竖直设置的内镜盒的高度。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设计竖直设置的内镜盒,使用时,只需将内镜盒先向上拉出,再转动至水平位置,再向下移动内镜盒使其支撑在相邻内镜盒或车架上,然后打开内镜盒取出内镜即可;操作简单,使每个内镜盒取出时均视野好且位于水平位置,保证了内镜安全转运、取出。

技术研发人员:杨强;黄锦;王利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萱闱堂医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6
技术公布日:2020.0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