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患者进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29734发布日期:2020-04-10 16:33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卧床患者进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床患者进食装置。



背景技术:

部分卧床患者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常常需要医护人员或者家属喂饭、喂水,患者一般采用勺子或吸管进行进食,喂饭速度缓慢,并且给医护人员和家属带来麻烦,耗费大量精力,而且医护人员或家属喂饭不能控制温度,喂入的食物可能存在较大颗粒导致患者难以消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卧床患者进食装置,采用该卧床患者进食装置,可有效的帮助卧床患者自主进食,减轻了医护人员与家属的负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卧床患者进食装置,包括储存箱和保温箱,储存箱内部通过隔板分为储水槽和储食槽,储存箱顶部设有两个箱盖,两个箱盖分别位于储水槽和储食槽上方,储存箱的储食槽侧壁上设有食物粉碎机构;

保温箱内腔分为储水腔和储食腔,储存箱的储水槽和储食槽分别通过连通管与保温箱的储水腔和储食腔连通,每根连通管上均设置有第一单向阀;保温箱的顶面上穿设有两根拉杆,两根拉杆分别垂直插设在储水腔和储食腔内,拉杆的上端设有握柄,拉杆的下端设有推板,其中一个拉杆下端推板的外周边与储水腔腔壁滑动密封配合,另外一个拉杆下端推板的外周边与储食腔腔壁滑动密封配合;

保温箱储水腔和储食腔分别通过输送管连接有进食管,输送管设有第二单向阀,进食管的出液端连接有手柄,手柄为套管结构,手柄前端连接有注食球,注食球上设有注食孔,两根输送管的交汇处设有三通控制阀;

食物粉碎机构包括转轴,转轴穿设在储食箱侧壁上,且转轴与储食箱侧壁转动配合,转轴一端部伸入到储食槽内且该端部外周固定设有切刀,转轴另一端穿出储食箱侧壁传动连接有电机。

保温箱前侧竖直设有两个透明窗,一个位于保温箱储水腔前侧壁上,一个位于保温箱储食腔前侧壁上,两个透明窗上均设有容积刻度线。

储存箱和保温箱底部均设有电加热器。

保温箱前侧面设有两个温度显示屏,保温箱的储水腔和储食腔均设有温度传感器,两个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有微控制单元,微控制单元通过信号线与两个温度显示屏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储存箱的储食槽侧壁上穿设有转轴,转轴与储食箱侧壁转动配合,转轴一端部伸入到储食槽内且该端部外周固定设有切刀,转轴另一端穿出储食箱侧壁传动连接有电机,通过电机带动转轴转动使内部的切刀随转轴转动,从而将储食槽内大块食物切碎,以便于食物通过连通管进入保温箱内;储存箱的储水槽和储食槽分别通过连通管与保温箱的储水腔和储食腔连通,每根连通管上均设置有第一单向阀,使储水槽和储食槽内的水或食物只能向保温箱内流动;保温箱的顶面上穿设有两根拉杆,两根拉杆分别垂直插设在储水腔和储食腔内,拉杆的上端设有握柄,拉杆的下端设有推板,向上拉动拉杆,使保温箱内推板下侧产生负压,从而将储存箱内的水或食物吸入保温箱内,推板的重力作用也可以对保温箱内的水或食物给予一定的压力;输送管设有第二单向阀,使保温箱内的水或食物只能向输送管内流动;两根输送管的交汇处设有三通控制阀,可根据患者自身需要,控制进水或进食;保温箱前侧竖直设有两个透明窗,一个位于保温箱储水腔前侧壁上,一个位于保温箱储食腔前侧壁上,两个透明窗上均设有容积刻度线,医护人员或家属可透过透明窗观察储水腔和储食腔内水或食物的剩余量;储存箱和保温箱底部均设有电加热器,可对储食箱和保温箱内加温;保温箱前侧面设有两个温度显示屏,医护人员和家属可通过观察温度显示屏来及时调节保温箱内的温度。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的帮助患者自主进水或进食,减轻医护人员或家属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食物粉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卧床患者进食装置,包括储存箱1和保温箱2,储存箱1内部通过隔板分为储水槽和储食槽,储存箱1顶部设有两个箱盖3,两个箱盖3分别位于储水槽和储食槽上方,储存箱1的储食槽侧壁上设有食物粉碎机构;

保温箱2内腔分为储水腔和储食腔,储存箱1的储水槽和储食槽分别通过连通管4与保温箱2的储水腔和储食腔连通,每根连通管4上均设置有第一单向阀;保温箱2的顶面上穿设有两根拉杆5,两根拉杆5分别垂直插设在储水腔和储食腔内,拉杆5的上端设有握柄6,拉杆5的下端设有推板7,其中一个拉杆5下端推板7的外周边与储水腔腔壁滑动密封配合,另外一个拉杆5下端推板7的外周边与储食腔腔壁滑动密封配合;

保温箱2储水腔和储食腔分别通过输送管8连接有进食管9,输送管8设有第二单向阀,进食管9的出液端连接有手柄,手柄10为套管结构,手柄10前端连接有注食球11,注食球11上设有注食孔,两根输送管8的交汇处设有三通控制阀12;

食物粉碎机构包括转轴13,转轴13穿设在储食箱侧壁上,且转轴13与储食箱侧壁转动配合,转轴13一端部伸入到储食槽内且该端部外周固定设有切刀14,转轴13另一端穿出储食箱侧壁传动连接有电机15。

保温箱2前侧竖直设有两个透明窗16,一个位于保温箱2储水腔前侧壁上,一个位于保温箱2储食腔前侧壁上,两个透明窗16上均设有容积刻度线17。

储存箱1和保温箱2底部均设有电加热器18。

保温箱2前侧面设有两个温度显示屏19,保温箱2的储水腔和储食腔均设有温度传感器,两个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有微控制单元,微控制单元通过信号线与两个温度显示屏19连接。

推板7具有一定的重量,其重力作用可对保温箱2内的水和食物施加一定的压力,使食物和水更容易进入输送管8内,且推板7与保温箱2的内壁相接触,密封良好。

在使用该实用新型时,医护人员或家属打开储存箱1的箱盖3,向储存箱1的储水槽加入水,向储食槽加入食物,然后打开储存箱1和保温箱2的电加热器18,接着打开电机15,使切刀14将储食槽内的食物切得更加粉碎,通过手动拉保温箱2的两个握柄6,使储存箱1内的水和食物通过连通管4进入保温箱2内,患者便可手持手柄10,将注食球11放入嘴内进水或进食;医护人员和家属可通过观察透明窗16上的容量刻度线来确保保温箱2内水和食物充足,也可通过观察保温箱2上的温度显示屏19来控制保温箱2内的温度在合适的温度范围。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卧床患者进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存箱和保温箱,储存箱内部通过隔板分为储水槽和储食槽,储存箱顶部设有两个箱盖,两个箱盖分别位于储水槽和储食槽上方,储存箱的储食槽侧壁上设有食物粉碎机构;

保温箱内腔分为储水腔和储食腔,储存箱的储水槽和储食槽分别通过连通管与保温箱的储水腔和储食腔连通,每根连通管上均设置有第一单向阀;保温箱的顶面上穿设有两根拉杆,两根拉杆分别垂直插设在储水腔和储食腔内,拉杆的上端设有握柄,拉杆的下端设有推板,其中一个拉杆下端推板的外周边与储水腔腔壁滑动密封配合,另外一个拉杆下端推板的外周边与储食腔腔壁滑动密封配合;

保温箱储水腔和储食腔分别通过输送管连接有进食管,输送管设有第二单向阀,进食管的出液端连接有手柄,手柄为套管结构,手柄前端连接有注食球,注食球上设有注食孔,两根输送管的交汇处设有三通控制阀;

食物粉碎机构包括转轴,转轴穿设在储食箱侧壁上,且转轴与储食箱侧壁转动配合,转轴一端部伸入到储食槽内且该端部外周固定设有切刀,转轴另一端穿出储食箱侧壁传动连接有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床患者进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前侧竖直设有两个透明窗,一个位于保温箱储水腔前侧壁上,一个位于保温箱储食腔前侧壁上,两个透明窗上均设有容积刻度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床患者进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箱和保温箱底部均设有电加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床患者进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前侧面设有两个温度显示屏,保温箱的储水腔和储食腔均设有温度传感器,两个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有微控制单元,微控制单元通过信号线与两个温度显示屏连接。


技术总结
卧床患者进食装置,包括储存箱和保温箱,储存箱内部通过隔板分为储水槽和储食槽,储存箱顶部设有两个箱盖,储存箱的储食槽侧壁上设有食物粉碎机构,保温箱内腔分为储水腔和储食腔,储存箱的储水槽和储食槽分别通过连通管与保温箱的储水腔和储食腔连通,每根连通管上均设置有第一单向阀;保温箱的顶面上穿设有两根拉杆,拉杆的上端设有握柄,拉杆的下端设有推板;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的帮助患者自主进水或进食,减轻医护人员或家属的压力。

技术研发人员:郭魁元;闫军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5.21
技术公布日:2020.04.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